蜀汉五虎将都是如何评价其他四位的,他们的武艺高低该如何排序?

蜀汉五虎将都是如何评价其他四位的,他们的武艺高低该如何排序?,第1张

蜀汉五虎将都是如何评价其他四位的,他们的武艺高低该如何排序

蜀汉武虎将军最早出自三国平话,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个设定用在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原本第五名的赵云被提升到了第三名。除了关羽和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原本属于其他势力,马超和黄忠甚至一度成为刘备的敌人。那么当他们都聚集在刘备麾下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评价彼此的,他们的武功应该如何排名?我们一起聊聊吧。

关羽:霸道的评论。

五位将军中,只有关羽对其他四位评价一般。下面就一个一个说吧。

首先,张飞。他们是结拜兄弟,所以关羽自然很看重张飞。中前期关羽高度评价张飞的胸怀,如白马斩阎良后与曹操的对话。

关羽说:“什么办法!我的兄弟张翼德从百万大军中探出头来,好像在寻找什么。”

虽然这是讲公对弟的感情成分,能让关羽这样骄傲的人“自贬身份”,且不说武功高低,单说分量绝对不轻。

后来随着刘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羽等人的地位上升。尤其是在奉命镇守荆州并成为政府官员后,关羽本人、张飞、赵云等。都默认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关羽是刘备麾下第一将。当然,这里第一个指的是地位。

诸葛亮曾在给关公的信中说“马超虽勇,只可与一德,不能与关公。”关羽听后很受用,天真地把信里的话告诉了一遍遍的客人,说明此时在关公心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刘备之下的第一人。

而他对张飞的最终评价是“义德,吾兄也”。一句话包含了很多,兄弟之间的认同就不用说了,但另一层意思是张飞即使和自己在一列也只能排第二,因为他是“大哥”。

其次是赵云。虽然言情中两人交流不多,但可以看出关羽对赵云的认可很大,可能比张飞还大,因为关羽和张飞本身就是兄弟,反正自己的兄弟也不错。但是我对赵云没有这样的感情。我完全站在同事的角度来看。关羽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忠诚的人,所以他很欣赏赵云同样的品质。况且赵云为人低调,谦逊,知进退,武功堪比自己。所以关羽对赵云的感情从同事到了兄弟——“子龙和我哥在一起久了,他也是我哥”。

放眼天下,能入关公法眼的人不多,但能被他视为兄弟的又有几个?虽然出现在高地上,关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第三名是马超。马超刚加入时,关羽感到有些不安,因为他的第一将军的地位第一次受到挑战。马超不仅武功高强,还曾经是某镇的诸侯。某种程度上,他与刘备平起平坐,于是关羽上书刘备声称要入蜀与马超抗衡。其实他是向刘备要了一颗“定心丸”。诸葛亮明白了,于是一封信安抚了关羽。

没有竞争,关羽自然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所以马孟起这个“一代大官”有资格和他同列。

最让人惊讶的是关羽看不上黄忠,虽然黄忠整体看起来确实不如其他四人。论资历,不如赵云;就家族史而言,并无过人之处。相对于其他四大门派,最傲娇的武功未必强,所以关羽孤傲的性格说“君子不与老卒为伍”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沙之战期间,关羽和黄忠两次交战。第一次关羽没有趁人之危,第二次黄忠为了报恩大发慈悲,两人打了个平手。所以关羽无论人品还是武功都应该认可黄忠。毕竟当时是“相敬如宾”,那么为什么在刘备恩封了五虎上将军衔后,关羽却一反常态的翻脸了呢?其实这是罗贯中挖的洞。

关羽鄙视黄忠是历史,关羽对黄忠的战争是罗贯中的虚构。罗贯中没有把原著情节和历史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出现了“自相矛盾”。

不过,由于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了。总之,关羽拒绝了,看不起黄忠。

张飞:神挡杀神的凶残。

张飞性情粗犷,没有关羽那么多顾虑。他心里佩服的人只有他大哥和他二哥。对于其他人,虽然有很多认可,但是这种认可和他和他两个哥哥的敬佩是不一样的。

关羽是张飞的结拜兄弟。自然就不用说了。赵云经历了刘备最艰难的时期,几乎挑不出毛病,所以张飞要认出他来并不容易。马超和张飞打架比二百合厉害,他的武功水平一目了然,家世显赫,所以张飞对马超大概没什么感情,还有一些接纳和认可。黄忠和张飞并没有太多交集,但是《五虎将》封侯的时候,刘备曾经说过赵云和张飞亲眼见过黄忠屡建战功,所以不会对黄忠和他们一起上市有太大的异议,这也算是一种肯定吧。

但是,如果张飞发动飓风,没有人会认出他。古城相见,大骂关羽忘恩负义,誓与他一决雌雄。糜芳说,赵云投曹,带枪北上找赵云,亲手刺死;贾梦关也大叫着杀了马超。因为和黄忠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我从来没有骂过他。

如果再加上诅咒吕布“三家奴”的金句,啧啧,汉末的顶级武将几乎被他骂遍天下,张飞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太傲慢了。

赵云:低调谦逊,但有时候也能看错东西。

赵云性格稳重,平日不招灾不惹事,老老实实守着主人,尽职尽责。所以,尽管他实力不俗,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长坂坡血战,才让世人知道刘备的“千人之敌”不仅限于关羽和张飞。

之后,名声大噪的赵云渐渐开始“显山露水”,比如接到贵阳后的“为什么没有老婆”;“空营盘”设定在汉水大战,号称83万君在长坂坡被视为粪土。不过赵云还是比较低调的,从来不和关羽张飞打架。原因很简单。他能区分大国王和小国王。自然,他对关羽和张飞没有意见,或者说赵云觉得他没有资格评论张观。

至于马超,他的地位让关羽不安,赵进退的性格自然不会和他抗衡。但是,为了不让马超小看这位英雄,当马超刚归顺刘备,邀请他赴宴的时候,赵云故意露出了一个手段,那就是迅速杀掉刘璋的第二个将军。这是一次客气的殴打,马超真的“尊重”了刘备。

赵云唯一一次看不起黄忠,是在诸葛亮任命黄忠和闫妍领兵救霍军的时候,赵云提出反对,认为派两个老将过去没有帮助,但事实是黄忠成功了。

马超:从鄙视到认同

马超是继富博·马援之后,又一位被汉朝授予的将军。马腾敕令入京后,负责镇守西凉的马超成为实际统治者。马腾被曹操杀死后,马超联合韩遂,在渭水之战中杀死曹操,曹操称之为“吕布之勇”。

马超作为曾经的某镇诸侯和朝廷授予的官员,在率军支援刘璋的时候多少有点看不起刘备的将领。与张飞对质时,张飞习惯性地要求“能知颜者”。结果马超直接回答说:“我家世代为官,不知道山野的匹夫”。

两军交锋通常不太好说话,但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马超的真实心态。虽然他没有评价别人,但是如果是其他三个来玩,恐怕也是如此。这个时候,毕竟大家属于不同的阵营。以马超的人生地位,看不起他们很正常。

但加入刘备后,马超对别人的地位、资历、武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从未表现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可以说他很低调。抛开出身不谈,其他四虎确实“值得”他的认可。

黄忠:一个拼命想洗清自己名字的老顽固。

黄忠没有评价任何人。虽然百合在长沙之战中拉拢了关羽,在入蜀之战中立下了不小的军事功勋,但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位老人从来就没有大用。就连曾和他在长沙共事过的魏延也敢“挑衅”。黄忠知道自己老了,背后有很多非议,所以保持低调,从不妄加评判别人。他要做的就是拼命挣兵役,为自己正名。

所以黄忠除了在汉末大战中力压赵云为盟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之外,从来没有“招惹”过其他四虎。最多就是和魏延这个级别的人物较劲。毕竟赵有资格,马超有地位,所以黄忠从来没想过要和其他四虎斗。他只想洗清自己的罪名,仅此而已。

五将武功排名分析

首先必须声明,五虎都是演义里的特级将领。按照罗贯中的习惯,这种级别的武将在公平格斗中的成绩基本是平手,所以排名只是理论上的,相当于无穷和无穷减一的比较。看似有高有低,其实是平等的。

第五名:黄忠

黄忠之所以能跻身大将之列,完全是因为关羽和百合在长沙不落下风。况且也没有什么辉煌的战绩。与夏、张合二十平可以接受,但四五十平拿不下李延。诸葛亮甚至认为只能智取,敌不过,有些说不过去。但是汉水之战的表现明显不如赵云,所以五虎之中,只能拜最后一个。

第四名:关羽

把“武生”排在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跳起来骂妈妈。从战斗的结果来看,关羽赢了整本书,但是三个被谈论最多的功绩在我看来都不太有说服力。

先斩阎良。这是老生常谈了。颜良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与关羽作战,嘉靖写道“因玄德离别之言,英雄被杀”。所以一战虽然是正面厮杀,但不是公平的战斗。

第二个是文丑。文丑被关羽大开杀戒的打法忽悠了,关羽杀了颜良的名声,以至于心理崩溃,三位一体不敢离开。结果他被抓了,被杀了。虽然这是文丑自己的问题,但这并不能证明关公的实力足以打败文丑。因此,这场战争不能反映关公实力的上限。

第三个杀死了储旭和黄旭。结合语境,这场战争不是一场战役,而是各领风骚的战役。

只有一声枪响,黄旭在左边,储旭在右边。两军截住去路,关公抢路,两边伏兵放百弩,箭如飞蝗。关公没有通过,部队回去了。黄旭和储旭赶上了这场战斗。关欲杀之,引兵回下邳,被截住,杀之。

除了这些证明不了实力的所谓成绩,关公只有斩杀五人渣的一些成绩,加上百合战平黄忠和庞德之后,两个超一流的大将“守门员”真的在五虎中排不上号了。

第三名:张飞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恐怕有一半以上都认为张飞是仅次于吕布的天下第二。毕竟他跟吕布也有过两次平局,第一次是五五开,第二次是百合。这确实足以证明张飞的实力,但说只有他能做到这种程度,或者敢和吕布打两场仗,也是不客观的,因为别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言情里的每一场战斗都有前因后果,不像武侠小说里,没有人会为了验证自己而那么闲的找人挑战。关羽是有机会的,但是刘备手下已经有一个张飞,和吕布没有关系。如果关羽也这样,他会把刘备放在哪里?而马超,黄忠,赵云,阎良,文丑,这些人连吕布都没见过。他们怎么打?也就是说,这些人既然没和吕布交手过,就不能证明他们做不到张飞这种程度。

同时张飞有一个不利的战绩,就是30-50组合拿不下张合,要突破,这也是我把他列在马超和赵云下面的原因。

第二名:马超

很多人认为马超和张飞的第一战说明张飞略强,因为是马超先出轨的,马超年轻。我个人不同意。

第一,马超确实带头作弊,但这只能证明他找不到通过正常战法打败张飞的方法。黄忠,关羽,也在大战中吃亏,战败,但恐怕没人会觉得黄忠比关羽强。

其次,马超确实有年龄优势,但张飞也有身体优势。马超中了诸葛亮的疲兵之计,而张飞,折腾了半天才开始争取轻松,所以年龄优势和体力优势相互抵消,所以两人打得不相上下,完全打成平手,不能以此战来判断强弱。

另外,有人说马超二三十年都架不住储旭,刚认识的时候还很怂,但是张飞让储旭挨了三顿打。这也不够客观。储旭面对张飞三次,每次他都处于正常状态。第一次新野大战,先有大火,后有洪水。储旭能活着出去已经很好了。他哪里敢继续打?我认为没有必要说储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张飞时连马鞍都没有。如果不是为了给曹操突围争取时间,他是不忍心打张飞的。更别说第三次大战了,我醉得连马都骑不动了,没中枪就不错了。因此,通过储旭来证明张飞比马超强是不可行的。

至于马超遇到储旭的怯懦,那只能说明他气势上被震住了,武艺低下。吕布看到张飞就一塌糊涂,但很少有人觉得张飞比吕布强。

渭水的战马比张合快了二十多倍,是书中对张合最好的记录之一。同样面对张赫,两人有差距,马超屈居第二。

第一名:赵云

可以预见的是,大家都会先被虐。赵云被攻击最多的点就是没杀过名将,没和顶级将领交手过,再就是历史地位低,都是靠言情赢来的。

没杀过名星是有争议的,因为高兰是被赵云杀的。有人会说那是偷袭,又不能证明武功。没错,但我们现在说的是“杀不杀”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杀,所以这本身就不成立。再说,是否斩杀名将,不应该作为武学的参考,至少不能一概而论。吕布杀了谁?

赵云年轻时和文丑50比60战平,在琅琊山之战中和储旭30比30战平。虽然小,但说不是也不客观。

赵云最好的战绩是,在让山之战中经过一夜混战,突袭高览,然后在高览的指挥下杀了后队,再杀了前队,30年打败张合。虽然回合比马多,但难度相对更大。

再加上长坂坡和汉水两次,个人认为赵云有资格成为冠军。至于赵云的历史,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我们讨论的是言情。不然怎么会有“五虎上将”呢?

总的来说,除了关羽对黄忠的轻视,五虎将军整体上是相互认可的,比较和谐。对于武术的排名,每个人的理解方向不一样,所以众说纷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03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