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新机遇:中国电动车,挺进莫斯科?

出海新机遇:中国电动车,挺进莫斯科?,第1张

出海新机遇:中国电动车,挺进莫斯科

蔚来的屡次爆发和NOP事故,让智能电动车的话题最近相当平淡。在冗长的自动驾驶辅助事故责任讨论中,甚至出现了几条吴亦凡涉嫌强奸被捕后“哪吒借势营销”挖坟的评论。

国内没有热点,自然要放眼国外。但除了特斯拉在美国更新了FSD,在AI日发布了一颗超级芯片“卫星”,海外甚至比国内还安静。

多难啊!

选个题目我都急得只能回头看上周,一边在办公室里欺负编辑部刚买的“减压神器”,希望能在毒气弹的“砰砰”声中捕捉到一丝灵感。

幸运的是,最后,在新闻的角落里,我发现了这条旧新闻:

8月3日,商务部发布俄罗斯新能源汽车发展调研报告,明确指出:下一步,中国企业可以考虑抓住俄罗斯市场的增长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大对俄罗斯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在俄罗斯进行营销推广,逐步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探索与俄罗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基础设施合作,包括充电设施建设、管网优化、调度和配送优化、智能服务、偏远地区供应等,分享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机遇。

众所周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除了节能环保,还有一个更宏大的产业命题:“弯道超车”。

“用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在燃油车时代被证明行不通后,新能源车成为本土企业打破合资品牌市场垄断的“全村最大希望”。

随着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内产业链的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承载着几代中国汽车人的共同梦想:走出国门,在全球乘用车市场与国际巨头“角力”。

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中国,走向海外的消息就不断传出,其中既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有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

这些公司都选择了欧洲电动车最受欢迎的国家挪威作为他们出海的第一站。

挪威看起来天寒地冻,应该是电池衰减最严重,电动车最不实用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电动车天堂”,已经被很多讨论和分析搞清楚了。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人家有钱,爱环保,充电设施完善,政府支持。

于是我不禁疑惑,难道是因为这个同样寒冷的国家是另一个“被忽视的挪威”,商务部才鼓励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俄罗斯?」

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俄罗斯电动车市场做了一点调查,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昨天在中国,今天在俄罗斯?

首先明确结论:俄罗斯不是挪威,新能源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如果非要打个比方,从市场环境到消费观念,和前几年的中国很像。

这一点在商务部的调查中非常明确:“由于天气寒冷,俄罗斯的电动汽车销售规模有限,主要是在展示新产品和推广环保创新理念的层面。」

那么,俄罗斯有多少电动汽车在行驶呢?

根据商务部的研究报告,2020年俄罗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6300辆,市场渗透率仅为0.01%。

俄罗斯媒体上的数据稍微漂亮一点。截至2021年1月1日,全国电动汽车注册登记量为1.08万辆(含新车和二手车),较2019年增长71%。

总的来说,相比俄罗斯4500万辆的乘用车,无论是6000辆还是10000辆,都是杯水车薪。

稍微深入分析一下俄罗斯的电动车都卖到了哪里,卖给了谁,就会发现几个特点:新车购买集中在大城市,二手车销量高于新车,电动车在俄罗斯远东近亚洲地区最受欢迎。

新车销量很好理解。大城市经济水平高,居民更富裕,自然愿意尝试新鲜的电动车。

2020年,俄罗斯新型纯电动汽车购买力最强的两个城市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最畅销的品牌是特斯拉,占总量的32%。

与新车相比,二手电动车在俄罗斯卖得更好。去年,俄罗斯售出了5000多辆二手电动汽车,其中93%是从日本进口的日产Leaf或右舵驾驶车型。

这些二手车大部分被俄罗斯远东市场消化,那里的水的优势就是月的优势。续航只有300公里的老叶子遇上西伯利亚的寒风,想想都觉得续航会严重降低。俄罗斯民众之所以依然选择它,无非就是两个字:便宜。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炼油厂产能不足,燃料价格远高于该国其他地区。

在当地买一辆二手日产聆风只需要40-50万卢布(约合3.5-5.3万人民币)。

显然,更便宜的是汽油的成本。据了解,在这些地区开一片树叶每月的电费约为500卢布(约合人民币44元)。相比之下,如果开俄罗斯“国神车”拉达牌燃油车,一个月的油费就要近1万卢布(约合人民币888元)。

换句话说,现在俄罗斯民众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很简单:不要把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放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上,开着它,省钱就好。

2021年俄电动汽车销量分布,图片来源:彭博

目前俄罗斯人口约1.46亿,但欧洲只有25%的国土面积居住着75%的人口。二手聆风在远东的火爆显然不足以说明电动车已经进入主流消费市场。

事实上,身材魁梧的俄罗斯人对买车的态度和对电动汽车的疑虑与中国消费者颇为相似:

俄罗斯人爱“大车”,开大型SUV,大家都尊重你;如果你开的是娇小的小型车 hellip hellip

俄罗斯的城市建设充满了强烈的“苏石弘达”感。除了人口密集的首都莫斯科,基本不用担心车太大停车难的问题。如果你在莫斯科,不管你开的是大车还是小车,最省心的交通方式就是坐地铁 hellip hellip

寒冷带来耐力焦虑。同时,充电设施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这两个大城市相距700公里,沿途充电桩也非常匮乏。

此外,俄罗斯民众对电动汽车的普遍质疑还包括:电池是否真的环保,新型电动汽车是否是昂贵的“有钱人”玩具 hellip hellip

总之,虽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同,但中俄民众对电动车的疑虑基本相同。

市场上充斥着二手电动汽车,这让俄罗斯政府意识到电动汽车的深层潜力,开始向中国学习,加强政策支持:

从今年5月到今年年底,将对纯电动汽车进口实行零关税。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为俄罗斯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四分之一车价的补贴,最高62.5万卢布。

计划每年拨款650亿卢布(约合10亿美元),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混合动力和电动技术。

首都莫斯科的定位是“有轨电车的先驱”。计划从今年开始,每年新建200个充电站。目标是到2023年将全市充电站数量增加5倍,达到600个,同时开始规划电动汽车停车位。

到2030年,俄罗斯生产的所有汽车中将有10%是纯电动汽车。

从这些政策中,我们可以读出两层意思。

短期来看,今年年底免征进口税的优惠政策是包括中国厂商在内的全球新能源品牌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和中国一样,未来会大力扶持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俄罗斯生产的电动车有哪些?

俄罗斯魔幻电动车

对于不懂俄语的我来说,想找到一些俄罗斯电动车的蛛丝马迹并不容易。目前能找到并引起全球媒体关注的最早的俄罗斯电动汽车是这样的:

这款外形奇特的电动车名为卡拉什尼科夫CV-1 hellip; hellip对,就是发明AK-47冲锋枪的卡拉什尼科夫。

2018年,俄罗斯军工巨头推出了这样一款电动概念车:官方宣布将配备高达90千瓦时的电池组,可在百公里后6秒内加速。量产后有望与特斯拉竞争。仅 hellip hellip它的续航里程只有350公里。

配备这么大的电池组,只能跑350公里。这是国际玩笑吗?于是,我启动了搜索引擎,发现了下面这件事。

上面这辆车是前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伊拉克-日本旅行车。设计师声称CV-1“借鉴”了其设计风格,是对经典的致敬,翻译成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呃,大概就是简单粗暴的“油改电”。

这么说吧,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坚固,坦克造得好。请认真对待造车这件事。

另外,同样在商务部的调研报告中,我也发现了这句话:“自主研发初见成效。俄罗斯LADA公司推出了本土电动车品牌Ellada,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城市电动SUV Kama-1和紧凑型电动车平台Zetta等。」

于是,期待看到战斗民族制造的特斯拉,我谷歌了一下这个“自主研发初见成效”的进展。

拉达埃拉达,看起来是这样的。乍一看还是“油改电”。

卡马-1终于没有了油罐车的影子,但看起来也不像城市SUV hellip hellip

在车辆性能方面,Kama-1配备了33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约为25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外形酷似五菱洪光的迷你电动汽车的制造商卡玛斯(Kamaz)也正在进行电动汽车的转型和生产。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下面这个庞然大物。

至于商务部提到的最后一个紧凑型电动车平台Zetta hellip hellip算了,还是看图吧。

你还觉得似曾相识吗?下面请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E200。

不用猜,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对Zetta的描述是这样的:“一开始声称电池组是从中国进口的,最后承认从车门、车载屏幕到屏下的软件都是从中国购买的。」

更有趣的是,Zetta也是俄罗斯的“造车新势力”——该公司已经宣布将从2016年开始打造“属于俄罗斯的纯电动汽车”,并且非常迅速地公布了纯电动平台计划和产品的3D渲染。

但未来五年,俄罗斯媒体总会看到这款车的渲染图。这款拉杆箱的上市时间,从原计划的2019年跳票到今年,还有待量产。

量产车迟迟不上市的同时,Zetta一直在烧钱:从俄罗斯政府和投资机构获得了超过750万美元的资金。

对于烧钱不断推出产品上市时间的Zetta来说,学中文的俄罗斯人民大概能深刻理解一个神奇的词汇:“PPT造车”。

谁能“掘金”俄罗斯?

发生在中国新能源时代的故事,似乎正在俄罗斯重演。那么,对于已经很强大的中国车企,谁能响应商务部掘金俄罗斯的号召呢?

大概是那些有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而不是像韦小立这样的造车新势力。

从产品形态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无疑领先俄罗斯。但单纯卖车而言,除了过硬的产品力,产能和渠道的本地化同样重要。

目前长城、吉利、奇瑞等厂商都在俄罗斯或周边国家建有生产基地,拥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资源。

在这样的前提下,顺势而为,将欧拉、蚂蚁等产品引入俄罗斯市场,争取俄罗斯进口关税和补贴政策的红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新势力的厂商,他们在国内的产能还不足,如果贸然开拓俄罗斯市场,试错成本必然更高。要知道,长城汽车当年在俄罗斯遭遇经销商破产,亏损3.32亿人民币。

更何况,在俄罗斯把智能和自动辅助驾驶技术本地化作为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势力厂商的一大烦恼。用最简单的方式把UI翻译成俄语并不容易,不管用户交互有多深符合俄罗斯人的习惯。

总之,在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下,俄罗斯的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

对于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的中国本土厂商来说,向俄罗斯出口品质优良、续航里程更长、价格更亲民的电动车,显然是扩大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的好机会。

100多年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改变国运的理念。现在,也许是时候把优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送到俄罗斯了,让俄罗斯人民知道特斯拉不是唯一领先的电动汽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75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