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临终前妥善安排4件事,一件事关日本人

92年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临终前妥善安排4件事,一件事关日本人,第1张

92年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临终前妥善安排4件事,一件事关日本人

图|聂帅

十大元帅中,刘伯承元帅寿命最长,享年94岁,其次是聂元帅。1992年,当聂帅预感到大限将至的时候,他已经妥善安排了四件事。......

聂帅晚年

其实聂帅的健康是十大元帅之一。战争年代,长时间的工作和劳累早已压垮了聂帅的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委以聂帅重任,使他工作更加繁忙,这也导致了聂帅健康状况的恶化。

即便如此,聂帅也确实活了很久,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聂帅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和疾病的科学态度。

1952年的一天,当聂荣臻元帅结束他的职务,准备休息时,他突然感到眼前一黑,几乎跌倒在地。本来聂帅以为是太累了,要休息一会儿,但是下午工作的时候,还是没有恢复。为此,秘书立即请来了医生检查聂帅的身体。医生检查后确认聂帅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要求聂帅尽快住院治疗。

面对医生的提议,聂帅没有拒绝。当身体逐渐恢复后,聂帅出院了。但由于工作繁忙,1970年后,聂帅的心脏病总是反复发作。面对治疗,怎么吃药,采取什么治疗措施,聂帅总是要求医生大胆决策。他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个人的要求或者家人给出不同的意见,他事事听从医生。

为此,聂帅昌说:“与外国专家相比,中国医学专家医术超群。给我看病的医生和专家都是一流的,我不信他们信谁。”

随着聂帅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心脏病、肠道功能紊乱等严重疾病都在打击着聂帅。虽然这些疾病把聂帅折腾的很惨,但是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聂帅总是从容不迫,就像他的工作一样,充满了科学的态度。每当身体发出“红色警报”,聂帅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过度劳累。

作为中国国防科技的奠基人,聂帅在身体不好的时候,依然每天为党努力工作,关心国家和人民,关心改革开放事业。

图|晚年的聂帅

1984年4月初,我国准备发射地球同步卫星。那时候聂帅身体很差,特别是拉肚子,最让他老人家难受。有时,他甚至一天腹泻多达15次。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聂帅依然紧盯国防科技发展。

同年4月8日晚,我国研制的第一颗通信卫星准时发射。4月16日18时,卫星成功固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聂帅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不容易,不容易!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如此先进的技术。”

作为北京的老市长,聂帅生病时总是关注北京市民的衣食住行。他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感到非常高兴。正因如此,聂帅经常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北京刚解放时的情况,工作人员也不断给他讲北京的新变化。

聂帅心情特别好,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今晚我们去看北京夜景吧。”

当天晚饭后,工作人员陪同聂帅开车经过东西长安街和几座立交桥。看到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聂帅非常高兴。

没过多久,怕聂帅身体支撑不住,工作人员劝聂帅回家,老人却摇摇头,坚持要看。工作人员不忍心扫聂帅的兴,就陪着聂帅走了一会儿。最后,经过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聂帅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图|聂帅

除了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聂帅还习惯每天晚上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吃晚饭。他特别关注每天发生的国际国内事件。看到个别国家战乱,聂帅会担心,看到贪官被揭发,聂帅会大骂。当他看到另一个地方刮起了大风或暴雨,或者遇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聂帅会感叹天道无常,同时也会失眠。

有预感大限将至,要妥善安排三件事。

聂帅晚年经常对身边的人调侃道:

“生活在70岁转向,汽车在80岁转向。我的经验是,人过了70岁,没有拐杖就动不了。当他们80多岁时,他们没有轮椅就不能移动。”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聂帅依然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地锻炼。他拄着拐杖走不动的时候,就靠轮椅或者别人扶着走。当他体操不稳的时候,人们在他身后帮他做各种动作。后来,他什么也做不了。他还坐在轮椅上,躺椅上,甚至病床上,做着各种动作,活动着四肢。这就是聂帅如何与病魔顽强抗争和斗争的。

时间不等人。毕竟聂帅顽强的意志跟不上他日渐衰老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聂帅的身体越来越差。1991年9月,聂帅的身体再次发出红色警报。这一次,聂帅照常住院。与医生“密切合作”两个月后,他又转危为安了。

但是回国后,聂帅没能像以前一样尽可能的锻炼。只要他做一点运动,就会有心力衰竭的迹象。正因如此,医生对聂帅的限制越来越多,最后他只能躺在床上。对于医生的话,聂帅很听,但也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很快就会死去。

那段时间,聂帅经常跟家人、工作人员甚至医生说,他该走了。但每当听到聂帅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纷纷安慰聂帅。面对大家的安慰,聂帅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1992年初,聂帅把他的秘书周俊伦、陈克勤叫去找他谈话。他说:“我93岁了,入党已经70年了...我死了一辈子都没有后悔,现在病情越来越严重。你要做好准备。”

图|聂帅和工作人员

那段时间,聂帅给秘书安排了三件事:一件和毛主席有关,一件和老战友彭真有关,一件和国家有关。......

聂帅对毛主席有很深的感情。在战争年代,他跟随毛主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新中国成立后,他追随毛主席的脚步,始终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对毛主席的敬仰早已深入到聂帅的骨子里和血液里。

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时间,聂帅时常想起自己跟随毛主席走过的路。他还经常盯着毛主席在办公室的照片,但由于视力模糊,看不清楚。为此,聂帅给秘书打电话交待:“你在办公室挂一张毛主席的放大画像。我的视力不好。我看不清楚,因为我太小了。”

知道了聂帅的意图,秘书立刻小心翼翼地找了两张照片。一次是毛主席单独办公,一次是聂帅、贺龙元帅、罗荣桓元帅等人陪同毛主席观看空军事表演。这两张照片都很棒。秘书找到照片后,马上拿给聂帅看,说:“你们和毛主席合影的那张,我看你们都很好看。

聂帅看着手里的照片,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还是挂毛主席一个人工作的那个好。之后我的形象比毛主席大,看不清何帅和罗帅的形象。如果要挂集体画像,那毛主席一定要在显眼的位置,因为他一直是我们老兵的核心!”

图|毛主席和聂帅的合影

听了聂帅的话,秘书觉得聂帅很体贴。不久后,毛主席办公室的画像挂在了聂帅办公室的墙上。从此以后,聂帅躺在长沙发上时,常常会盯着那幅100×70厘米的毛主席画像看很久。有时候,聂帅盯着毛主席画像,总会不自觉地笑。也许他想起了和毛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

除了怀念毛主席,聂帅也很挂念老同志。当聂帅得知比自己小三岁的老同志彭真也因为身体原因躺在病床上时,他很想去看望自己,但又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去不了。最后,他不得不委托他的秘书亲自给彭真的妻子张洁清打电话,带来他对彭真的问候并转达他的关心:

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党的领导人只有四五个。请照顾好自己。如果不能离开,就不要勉强自己。你可以坐在车里,让人家推你。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这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我的心脏病略有好转,但问题依然严重,肠胃消化不好。谢谢你的关心,永远欢迎你。

我今年93岁,入党70多年了。我还想多活几天,看看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发展的大好形势。

我这一生,死而无憾,死而无恨。

这短短的几个字里,不乏聂帅对老战友彭真的关心,但也更多地表现出他不惧死亡,渴望更多地看到祖国的发展。

1992年4月初,解放军总医院发布通知,聂帅病危。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央和军委领导以及许多老同志都前去看望或打电话表示慰问。然而,医生以聂帅的健康为由拒绝探望他。

与此同时,聂帅感觉自己病得很重,主动对秘书说:“我的心脏衰竭恐怕很难熬过这一关。趁我还醒着,写几个字,就当是我的临别赠言吧!”

图|晚年的聂帅

听到聂帅的话,秘书哽咽了。虽然不想听到遗言之类的话,但他也知道聂帅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他马上拿来了录音机,只为了把共和国元帅的遗言忠实地留在人间。

看到秘书拿来录音机,聂帅声音嘶哑,断断续续地说:

“我已经93岁了,我还有很长的寿命。我入党70年,从未离开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虽然我对党没什么贡献,但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我都坚决完成了。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正确的。

……

现在要回家了,走了,靠了,好像有很多话要说。总之,我衷心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维护和平。我希望台湾海峡两岸能尽快统一。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技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国争光,为人类进步多做贡献。"

书记听了,觉得聂帅的遗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也为聂帅对祖国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所深深感动,也为多年相处的深厚感情所激动。一瞬间,秘书控制不住自己,泪流满面。

聂帅安慰道:“我不怕死。这是自然规律。人活百岁,终有一死。我的心脏衰竭很难抢救。不要为我难过。最后,我要向所有在我身边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专家、医生、护士、参谋、秘书,以及所有为我服务的同志们...祝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再次繁荣、文明、富强!”

在我弥留之际,我安排我的女儿。

1992年5月14日,是聂帅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听工作人员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关心国内外大事。

当天,见到女儿聂丽时,聂帅和女儿聊得很开心。与此同时,聂帅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女儿”,拉着女儿聂丽的手说:“你有机会可以去日本看看你姐姐美穗子。”

听到父亲的话,聂丽不自觉地紧紧握住父亲的手,然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聂帅看到后也满意地笑了。或许是因为提到了美荷子,聂帅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回了过去。......

图|聂帅和女儿聂丽

1940年,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根据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元帅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部队向铁路东段日军发起了进攻。聂帅下令重点进攻井陉煤矿,分头进攻新矿、老矿和贾庄炮房。

经过一夜激战,八路军攻占了锌矿,随后贾庄炮塔被拿下,敌军全军覆没。但岗头老矿十分顽强,井陉煤矿火车站副站长加藤李青和妻子在大火中遇难,留下两个女儿,最大的五六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中,脚后跟也受了伤。

当士兵们在废墟中看到两个小女孩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她们。聂荣臻元帅立即指示将他们送往军区指挥所。

看到这两个小女孩后,聂荣臻元帅非常苦恼。他剥了雪梨,喂给大一点的小女孩吃。然后,他慈爱地抱起还在襁褓中熟睡的小女孩。看到小女孩还小,聂帅又叫来了警卫员,让警卫员抱着小女孩去村里试着找哺乳期的妇女,给孩子喂奶。他还指示军区的医生医治这两个孩子。

那段时间,大一点的小姑娘一直跟在聂帅身边。她经常用小手拽着聂帅的裤腿,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为此,聂帅留下了与她合影的照片,后来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图|聂帅和美穗子

考虑到战争激烈,边区环境恶劣,敌人经常“扫荡”,部队调动频繁,照顾两个孩子难免会有很多困难。经过深思熟虑,聂荣臻元帅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老乡,请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儿送到石家庄日军军营。

为了防止孩子们在路上因为饥饿而哭闹,聂帅还好心地请人给他们准备了食物。和聂帅分别前,孩子们很不情愿,聂帅依依不舍地把两个孩子一个个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表示祝福。

临行前,聂帅还郑重地交给老乡一封亲笔信,请他交给日军,信中不仅交代了两个孩子的情况,还写道:

“我们的八路军,基于国际主义的精神,是仁义的,是有前途的。它必须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而斗争到底。它必须与残酷的一天战斗到底。我深深地希望你和其他人突然醒悟,和中国军民一起寻求解放。那么日本很幸运,中国也很幸运。”

日军收到这两个小女孩和这封信后,立即回信表示感谢。

其实早在1980年,聂荣臻元帅就问过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年那两个日本姑娘没找到吗?”

工作人员轻轻摇头,聂帅叹了口气,然后陷入了沉思。秘书知道聂帅很关心这两个日本女孩。为了完成聂帅的心愿,他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个心愿。不久,解放军报发表了《日本小女孩,你在哪里?

无独有偶,日本方面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并找到了其中一名日本女孩——美穗子。她的姐姐早在被送到石家庄后的那一年就在医院去世了,美穗子后来回到了日本。

当美荷子得知当年救了她一命的“父亲”还记得她时,她被深深地感动了。

1980年秋,美保子应聂元帅的邀请访华。见到“父亲”后,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她的“父亲”伸出那双温暖的手时,美穗子弯腰用额头触碰聂帅温暖的手,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感激。

图|聂帅遇上美穗子

这次见面,聂帅和美穗子聊了很久,这也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

聂丽知道她的父亲非常想念美穗。她父亲告诉她后,她打算邀请美穗子去中国看望她的父亲。然而,让聂力意外的是,父亲聂帅的命令成了他对女儿的最后一个命令。

5月14日晚10时许,聂帅入睡后,心电监护仪显示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很快心力衰竭。虽然医生及时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就这样,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安详地离开了,没有哼一声,也没有说一句话。这一年,聂荣臻元帅已经93岁了。

不久,远在日本的美穗子得知了他的“父亲”聂·荣臻去世的消息。她悲痛万分,发来慰问电表示哀悼:

“惊悉聂·荣臻阁下不幸逝世...多亏了聂将军的营救,我才有了今天.....我一直敬仰聂将军是我灵魂的支柱,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却因路途遥远不能前去吊唁,深感遗憾。”

当时美穗子的丈夫卧病在床,她无法抽身前往中国悼念聂帅。为此,美穗子特意给聂丽写了一封信,请求聂丽原谅她。虽然没能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聂帅,但美穗子还是在自己家里设立了灵堂,举行了悼念仪式,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直到2007年,美穗子的女儿直子带着孩子随日本代表团访华。这一次,直子受母亲美穗子的委托,去看望聂帅的女儿聂丽。与聂丽见面后,直子高兴地说:

“终于又见到你了!我们全家都很想念你,我妈妈美荷子让我转告她我对你们全家的美好祝愿。”

当天,聂力陪同直子来到聂帅铜像前,鞠躬三次以示缅怀。后来,他们聊了很久。临别前,聂丽拉着直子的手说:“回去告诉你妈妈,我邀请你们全家来中国,来你家。”

多年后回忆父亲聂时,聂力曾说:“我常常梦见父亲。在他生活了43年的老院子里,他坐在那辆旧轮椅上,把自己置身在明媚的阳光下。他笑着看着我,什么也没说。然后,他微微仰起头,望向蓝天深处。他在1992年去世后,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我梦中的父亲是这样的姿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6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