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汉中发现两匹三国时期石马:魏延的冤屈原来早已被洗清

1973年,汉中发现两匹三国时期石马:魏延的冤屈原来早已被洗清,第1张

1973年,汉中发现两匹三国时期石马:魏延的冤屈原来早已被洗清

蜀汉将军魏延。诸葛亮在位期间,昔日的“五虎上将”逐渐凋零,蜀汉只有魏延还能忍受危机。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天生“反骨”的叛逆者。至于魏延,诸葛亮从一开始就不信任他。所以诸葛亮在利用魏延的同时,一直想杀了他。上谷,诸葛亮以魏延为诱饵,将他与司马懿父子烧死。诸葛亮死后,设下计策,让马岱去杀魏延。

但在现实历史中,诸葛亮和魏延并不矛盾。反而诸葛亮很重视魏延。魏延和诸葛亮唯一的矛盾,可能就是伍兹谷的奇迹了。诸葛亮虽然否定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并没有否定他。魏延一直是诸葛亮北伐的主力和先锋。

就性格而言,魏延傲慢无礼,和同事相处不来。但当魏延遭到同僚攻击时,诸葛亮总是为他辩护。比如骑着车的将军柳岩,曾经用言语攻击魏延,结果却被诸葛亮骂了一顿,甚至骂他没了志气。

除了柳岩,魏延与主簿杨仪也有很深的矛盾。前面说过,魏延和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处不来。但魏延有诸葛亮护着,一般人不敢惹他。不过杨毅很有人情味,经常敢作敢当魏延配公牛。这是因为杨易真的很有统筹后勤的天赋。如果说魏延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那么他就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所以杨仪常常借着口舌之利讽刺魏延。而魏延却说杨仪却摆出武夫的架势,拔刀杀人,把杨仪吓得哭了。对于两位将军的争吵,诸葛亮选择了各打50板,无人辩解。毕竟,蜀汉的人才太少,不会轻易被屠杀。

因为杨仪和魏延的冲突太有名了,连胃炎都传到孙权耳朵里了。一次,孙权在一次宴会上对蜀汉特使费祎说:

“告诉诸葛丞相,你们魏延、杨易都是小人。虽然有点天赋,但终究上不了台面。丞相诸葛在世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安静。如果首相不在了,这两个家伙肯定会造反。所以,希望你能早做打算!”

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引起了轩然大波。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死后,杨仪率军退守汉中。姜维负责直接指挥,魏延负责巡逻。杨仪担心魏延不听,于是派费祎去探魏延的口风,魏延真怒道:

“丞相虽然死了,但我亲眼所见。如果你属于政府官员,你可以把葬礼恢复成土葬。我应该带领军队去攻击盗贼。一朵云怎么可能杀死整个世界?而魏延是谁,应该是杨仪部的领导?”

在魏延看来,诸葛亮死后,无论是官职、爵位还是战功,都是蜀军中最高的。诸葛亮死了,魏延自然要统率军队,继续北伐。在魏延看来,诸葛亮的死是展示他古武智谋的最好机会,他绝不能放弃。就算不能北伐,也不能为他一直讨厌的杨毅做决定。

杨毅见魏延没有跟随,便率领大军前进,把魏延留在后面。魏延领兵烧栈道,先回军,示杨仪谋反。杨仪也急忙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回,示威魏延谋反。不到一日,两报送到成都,刘禅问明侍郎董允、刺史蒋琬。

两个人都认为杨仪说的是真的,魏延造反了。刘禅急遣蒋琬领兵出成都,以防魏延取成都。要和杨易竞争。然而王平对着魏延的军队大喊:丞相尸骨未寒,你敢造反吗?士兵们相对看了一眼,果然一哄而散。与魏延相比,他的士兵更敬畏诸葛亮,他们的父母妻儿还在蜀汉。如果你跟着魏延去打杨毅,那岂不是自杀?

无奈之下,魏延只好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往汉中,但最终被马岱追杀斩首。当魏延的人头送到杨仪面前时,杨仪得意地踩在魏延的头上,狂笑不止。

“奴隶!还能再作恶吗?”

之后,杨仪把魏延的三族都杀了,把魏延谋反变成了铁案。

那么魏延真的造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魏延想做的只是实现自己的北伐理想。诸葛亮死前,魏延做了一个梦,梦见头上长了角。在这方面,赵志,一个军队占卜师,骗他说:你头上的角是一个迹象,敌人将打破自己不战而降。然而,赵志回头对他的朋友说:“角字,分裂时,剑使用。”用刀子在头上很凶!"

而这个梦似乎误导了魏延,以为他一定能领兵击破司马懿,实现诸葛亮未竟的事业。所以,当杨毅率军回南的时候,魏延表现得那么无脑,他真的不想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付诸东流。

对于魏延的恩怨,连刘禅也想通了。他想:“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了,他为什么不北上投降魏国,而是南下呢?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杀杨易,而不是为了造反”。

而同时代的《三国志·魏略》有更惊人的记载,即诸葛亮病重时,曾对魏说:

“我死后,小心不要回来!”

后来诸葛亮让魏延“管好自己的事情,保守秘密”。换句话说,诸葛亮实际上是让魏延掌管兵权,而不是杨毅。但因为杨仪不同意魏延的意见,就散布谣言说魏延准备投降魏,于是就领兵攻打魏延。

《三国演义》和《魏略》哪个是真的?学者们仍然众说纷纭。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魏延的死是一个永恒的不公。最终杀死魏延的杨仪被刘禅冷藏,不再重用。后来,杨仪因屡次发表奇谈怪论,被刘禅处死。

1973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发现了魏延的坟墓。墓旁挖出两匹汉代风格的石马,一匹断了,一匹完好。据当地人说,有两匹石马,一匹代表杨仪,一匹代表马岱,要求他们为魏延的冤死赎罪。

但学者们认为,这个石马应该是蒋琬竖立的。毕竟,在蜀汉,魏延已经平反了。石马也代表了魏延对蜀汉的巨大贡献。要知道,在墓前立石马,对于武将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所以可以说魏延的恩怨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洗清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50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