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清朝的服装很丑,到底丑在哪?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清朝的服装很丑,到底丑在哪?,第1张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清朝的服装很丑,到底丑在哪?

清朝服饰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民众的反抗。随着黄袍、马褂、旗袍的盛行,反映了清廷统治的逐渐稳固。

清朝的服饰变化,主要是因为清廷为了显示满人的尊贵,实行“剃发换衣”的政策,甚至打出“留发不发,留发不发”的口号。

清廷的「剃发更衣」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一,清朝官员的皇袍

清廷吸取了金、蒙等少数民族汉化后被赶回草原的教训。为了维护满语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在禁止满语汉化的同时,要求汉族移风易俗,剃发换衣,是手段之一。

明朝时,官员一般都戴黑白相间的帽子,穿着东拼西凑的衣服,即使是明朝的普通百姓也可以戴,只是颜色不同。

清代官服的主要品种是长袍和马褂。官帽是像帽子一样的小纬帽。根据身份装上不同的“尖”和孔雀翎,脖子上挂着珠子。官服上绣着不同的动物和野兽,显示官阶。清帝高兴的时候会给黄马褂,受赏的官员也以此为荣,以为得到了特殊的恩惠。

而且从清朝开始,官员开始自称“奴才”,地位急剧下降,成为皇帝生死攸关的对象。

第二,清代平民的服装

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后,为了消除元朝的影响,他“上承周涵,下接唐宋”,重新建立和推广汉服,即明代汉服。明代有地位的人穿又长又宽的衣服,戴方奶嘴,平民穿短衣服,戴头巾。学者们通常戴着直发或头巾。

清兵入关时,特别是占据优势地位时,就命令汉人穿满族服饰,并强制执行。在屠刀的威慑下,男人穿笔挺的长袖长袍,女人穿旗袍。直到清末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旗袍。

第三,身体的毁坏不可怕,但断掉的脊梁才可怕。

清廷的“剃发更衣”政策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汉人真的习惯了满人发型,清朝推翻了。中华民国成立后,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号召人们剪辫子,穿中山装,但很多人不愿意。可见清政府愚民政策的可怕,另一方面也可见“留头发,留发不发”政策的可怕威慑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98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