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范|云南称甸地名初探

吴光范|云南称甸地名初探,第1张

吴光范|云南称甸地名初探

陆良坝子

云南省多民族的特点,在称甸地名上也有所反映。全省称为某某甸的地名,其数量之多,译名之异,称呼之奇,为其他省所罕见;而且称甸的地方实为各类坝子,属于全省膏腴之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探索云南称甸地名的形成、演化、转译、分类和涵义等问题,对了解云南省情,研究云南地方史、民族史等,都不无益处。本文所引史料,系说明问题之需;因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多有侮称之辞,文中难以逐条注明,希读者予以批判鉴别,谬误之处,并望指正。

一、称甸地名以云南居多

有些字典、辞书对我国称甸地名的解释,值得商榷。如《中华大字典》:“东三省各县多以甸称,奉天有宽甸县,吉林有桦甸县,黑龙江有林甸县。云南各地古亦称甸,如昭通古窦地甸,澄江古罗伽甸,顺宁古庆甸,元江古里(惠字之误)龙甸之类”。照此解释,似乎东北三省称甸的县名最多,而云南仅古代称甸而已。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云南各地古亦称甸”确实有之,但未言明其多。仅笔者就元、明、清部分文献记载大略统计,云南历史上的称甸地名就有六十九个,且此数只是因这些称甸地名与历史沿革、重要出产以及较大的历史活动有关,才载入文献,远非云南古代称甸地名之全部。

第二,云南不仅“古亦称甸”,而且现在称甸地名也很多,字典对此却只字未提。

第三,字典谓“东三省各县多以甸称”,亦欠妥。查字典初版时(1935年)有关资料,当时东北三省所列一百多个县中,总共只有三个县称甸,即吉林省桦甸县、辽宁省宽甸县、黑龙江省林甸县。以东北每省各一县称甸,而言“东三省各县多以甸称”,殊觉言过其实。而当时云南就有寻甸、鲁甸、中甸三县称甸,比东北各省称甸的县都多。若以现在情况来看,则云南有四县称甸(增加了施甸县,1962年由保山县南部的施甸地区析置),东北三省仅二县称甸(宽甸改为公社),则称甸的县名更应以云南居多。

笔者初步统计,云南较大的称甸地名(包括一部分自然村、生产大队)就有一百七十多个,主要分布在滇西的楚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滇南的红河、思茅、文山,滇东北的曲靖、昭通,滇中的玉溪、昆明等十三个地州市的五十一个县,其中以滇西为最多,约占全省称甸地名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至于较小的称甸地名,则多不胜数,仅峨山彝族自治县就有二十多个。云南还有不少称为底、迭的地名,属于译音用字上的不同,实际上都属于称甸地名一类,若把它们都算上,则云南称甸地名为数更多,遍布全省。此外,其他少数省、市、自治区也有少量称甸的地名,在此不赘。

二、称甸与称睒有关

云南历史上的称睒地名,在唐元时期有关云南地区的文献资料上屡有所见,有些写为“睒”,有的写为“賧”。《南诏德化碑》说:“越睒(今腾冲附近)天马生郊”;《新唐书》记有越睒、剑睒(今剑川);《元史·地理志》则记有俄碌睒(今楚雄县附近)、路睒(今禄丰广通一带)、成偈睒(今永胜县城附近)等,均写作“睒”字。樊绰《云南志》(又称《蛮书》)则作“賧”,记有河賧(今大理洱海附近坝子)、邆賧(今洱源邓川坝子)、穹賧(今保山潞江坝、坝弯、上江坝等地)等,并录有“河賧贾客”去寻传经商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共上雪;秋夏欲归来,无那(奈)穹賧热”。

剑川坝子

唐时南诏蒙氏割据云南期间,在其统治区设有节度、都督、睑的行政建制。《新唐书》说“夷语睑若州”;樊绰《云南志》“六第五”注释说:“者州之名号也。韦齐休《云南行记》有十,字作此字。案:字原本误作脸,今从《一统志》改正。”但《元混一方舆览胜》论及南诏蒙氏建制,又都写作脸,如威远脸(今景谷县一带)、喜脸(今大理喜洲公社一带)、赵脸(今大理县凤仪公社一带)等,可见“睑”有“”、“脸”等异写。设睑的数量、名称各书记载不一,当与南诏中后期建制增减变动有关。明时程立本作《晚至晋宁州》之诗“青山蒙氏睑,绿树僰人家”,这说明南诏蒙氏统治区有过称睑的行政单位。

关于称甸地名与称睒(賧)、称睑(、脸)历史地名的关系,《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四在引证各书睑、睒的不同写法和读音后指出:“、睑、賧、睒并为译音字,虽形异而音读不宜参差若是。《元史·地理志》及景泰《云南志》诸书大都作賧,又作甸,今滇西尚通用甸字为地名,当古昔相沿,盖夷语谓州若甸音,字作賧,亦作睒,后以形近误为睑或脸,致音读不能相通,今以賧为正”。另外,《辞海》也说,“睑(jian),唐时南诏称州为睑,即賧,一作”。除了对睒(包括賧)与睑(包括脸、脸)之称是否完全等同尚有不同看法外(本文不赘,拟另文讨论),笔者基本上赞成前述论断,即賧与甸,是不同时期音译选字之别,二者具有同一性:

第一,转化趋势。唐时文献只见称睒或賧,不见称甸;现今云南只见称甸,不见称睒;元时两称并用。一消一长,趋势显然,而元时则为转化的过渡阶段。

第二,转化实例。《读史方舆纪要》广通:“蛮名古路賧”;该县舍资驿:“自舍资驿四程而达县,为路甸驿”。《元史·地理志》亦称广通为路睒,至清时已译称路甸。同书顺州:“古蛮夷地,唐时名牛睒”;牛甸湖:“州东二里,其下流合于河头溪”。顺州今为永胜县团街公社,解放初尚有顺州区,其地还设过牛甸乡,即唐之牛睒已转为清之牛甸。

第三,用法相似。《大明一统志》芒市长官司:“其地旧曰怒谋,曰大枯賧、小枯賧,……至元十三年立茫施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所说的二甸即指大枯賧、小枯賧。樊志所录异牟寻与崔佐时誓文:“管诸賧首领,永无离贰”;《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一谓“西拥诸甸”,用法亦同。

第四,发音相近。据《中文大辞典》、《辞海》诸书:“甸”字,堂练切,音电(diàn);“睒”字,《广韵》吐滥切,倓勘去声(tàn);“賧”字《广韵》、《韵会》吐滥切(tann),《正韵》、《集韵》杜览切、睒感上声(dann),它们韵母均同。今彝语称甸或其近音的地名,尚有甸(diàn)、点(diǎn)、迭(dié)、滴(di)、底(dǐ)、顶(ding)等,与賧读杜览切(dann)声部皆有“d”音,且与甸、点尤近。

《大理古代文化史》一书在引证方国瑜先生的研究成果后指出,“凡属于羌族系统中的民族,则其语言、宗教、居住、衣服、发式、习尚、姓氏(连名制)、丧葬(火葬)等等,大体相同。至于今日,或多或少,有形无形,尚残存于此区域内羌族系统之人民生活中也”。此说是可信的。羌族后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分化为多种民族,以及同一民族分布变迁,对同一事物的称呼、语音会发生某些变化,比如彝族,就有多种方言土语。睒与甸的不同译字,既可能与音译的准确程度有关系,因彝语鼻音重,译为汉字殊难准确;又可能有彝族自身语音的历史变化的原因。早先多译为賧、睒,其后译为甸字更臻切合,以至今日,译为睒(賧)字的地名不复存在,成了历史上的遗迹,而称甸地名则取而代之。以现今彝语发音考之,译为甸字较宜,读音当在甸、点、迭、滴、底、顶范围内,大体说来,以读为甸(音电dian)较妥。

三、称甸地名的分类

云南省的称甸地名,可分为少数民族语、汉语、复合语甸名三类。少数民族语甸名出现最早,数量最多;长期生活在云南的汉族人民在少数民族称甸的影响下,也逐渐习惯以甸作为地名的称号,并以汉语呼为某某甸,于是产生了汉语甸名;复合语甸名是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相互影响融合产生的。后两种属于派生。

1. 少数民族语甸名。称睒者如俄碌睒、成偈睒、路睒、邆賧、越睒;称甸者如罗伽甸(今澄江县境)、窦地甸或巴的甸(亦称宝地甸,今昭通县境)、碌琫甸(今禄丰县境)、洪农碌券甸(今禄劝县境)、匿弄甸(今师宗县境)、塔敝纳夷甸(今罗平县境)、路甸(今路南县境)、黎灢甸(今富民县境)、马笼他郎甸(今新平、墨江县境)等等。这类地名易于识别,古代文献多冠以“夷名”、“蛮名”等名称。

2. 汉语甸名。如唐南诏时的河賧、大賧,今保山地区的上甸、右甸、甸头,大理州的甸中、甸头、甸南、西甸,楚雄州的北甸、新甸,曲靖地区的甸头、甸尾等,由上、下、左、右、头、中、尾、东、西、南、北等汉语词汇加一甸字构成。沿晋宁县夕阳公社西南行,进入峨山县境,首先是甸尾(大队),南行是甸中(公社),再南行为甸头(大队),三个坝子依次排列,显系汉语地名。又如玉溪县洛河公社锅底甸,因有一块大平地,形如锅底,故汉语呼为锅底甸。

3. 复合语甸名。《读史方舆纪要》陇川宣抚司:“汉永昌郡徼外地,其地曰大布茫,曰賧头附赛,曰賧中弹吉,曰賧尾福禄塘,皆白夷所居”。头、中、尾为汉字,附赛、弹吉、福禄塘为少数民族语的音译。上述地名由汉语的头、中、尾与少数民族语的賧、附赛等构成。今峨山彝族自治县尚有上迭所、下迭所,上迭若、下迭若,玉白迭上寨、玉白迭下寨等地名,上、下为汉语,“迭所”即彝语小平地之义,亦为复合语称甸地名之一种。

按称甸地名得名原因,又可分为:

1. 以族称或部号而得名。樊绰《云南志》:“银生城在扑賧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扑賧”,约处在今巍山西南与景东相接之澜沧江边,以“扑子”即蒲人亦即今布朗等民族的先民而得名。云龙县蒲甸亦因蒲人聚居当地而得名,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该村“五十余”蒲人“迫于土役”,曾举行起义,遭到封建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元史·地理志》元江路步日部:“蒙氏立此甸,徙白蛮镇之,名步日”;《读史方舆纪要》新化州:“蛮名马笼、他郎二甸”,又马龙山:“旧名马笼,蛮酋结寨其上,因名马笼部”,则步日甸(今普洱)、马笼甸系由步日部、马笼部而得名。

2. 以山川、岩石、植物等得名。《清史稿·地理志》鲁甸厅(今鲁甸县):“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移大关通判驻此。北,鲁甸山,厅以此名”,1913年4月废厅,置鲁甸县。即甸以山名;一说因当地土司鲁者的姓氏而名,笔者疑之。云南称鲁甸者并非一地,今丽江县西北角即有鲁甸村。《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四龙和“今爨语谓石为鲁”,直到现在,小凉山彝语仍呼石为鲁(lu)带鼻音。另外,寻甸彝族所呼之“鲁”,又有驻兵之地的意思;而在镇雄一带,古彝语所呼之“鲁”则是指牛。因此,鲁甸最初很可能是彝语地名,鲁甸山、鲁甸厅、鲁甸县当为派生地名。《大明一统志》潞江安抚司,“旧名怒江甸,讹为潞江甸”,“怒江,源出雍望”,即潞江甸因怒江而名。《元史·地理志》禄丰县,“至元十三年割碌琫(即碌琫甸白村)、化泥、骥宗龙三处立禄丰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今禄丰县尚有石甑村);同书禄劝州,“甸名洪农碌券,杂蛮居之,无郡所,至元二十六年立禄劝州”,当地彝语谓洪农碌券为硬石头很多,则两甸皆得名于石。今峨山彝族自治县塔甸,彝语呼为tādié(塔迭),意为长松树的平地。峨山县还有他达新寨、他达旧寨(他:松树、达:小平地),双柏县有妥甸,宁蒗县有拖甸,寻甸县有妥托,沾益县有妥罗、禄丰县有拖罗甸。塔、他、等近音字,多为彝语松之意;但因各民族、方言、土语等差别很大,故近音地名的涵义不可一概而论。

昭鲁坝子

3. 转译甸名。寻甸县,元、明、清地理志皆谓,当地历史上曾有“乌蛮”部落,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至元十三年改仁德府,明洪武中置寻甸军民府。“清为寻甸州,1931年改寻甸县,1979年改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辞海》)。即“寻甸”为人名“新丁”的转译。又如施甸,也是“石甸”的转译。《明史·地理志》施甸长官司,“元石甸长官司,洪武十七年五月更名”;《大明一统志》云:“元至元间置石甸长官司,后讹为施甸”;《徐霞客游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书所记略同。石、施音读仅阴阳之别。“石甸”的来历,文献未详。《读史方舆纪要》镇康州,“古蛮夷地,蛮名石賧”,石賧即石甸,唯地点与施甸异;同书潞江安抚司(今龙陵)潞江关细甸,“在司东南”;今安宁县太平公社有始甸;且施甸、镇康、龙陵、安宁等县,历史上均有少数民族聚居,凡石甸、石賧、施甸、始甸等,疑皆音译选字之别,则施甸县的原名石甸疑亦来自少数民族地名。

四、称甸由来与民族

云南称甸地名的起源,同不少兄弟民族有关:

第一,同彝族有关。

《元史·地理志》师宗州(今师宗县),“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改名师宗部”;《读史方舆纪要》有云“爨蛮师宗者”,则师宗部落亦属“爨”。同书又谓路南州(今路南县),“夷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同书武定路军民府(今武定县),“昔卢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尼共城于共甸,又筑城曰易龙”。《天下郡国利病书》说“爨蛮”即《唐书》所称的“东爨乌蛮”、“西爨白蛮”,并列举了“黑、白罗罗”、撒弥、阿者、撒完以及“白人”等;《辞海》亦云“唐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以白蛮为白爨,明以后爨专指罗罗”。“卢鹿”为唐时“乌蛮”之一部,旧时文献亦称“罗罗”(因历代封建统治者赋予民族歧视、侮辱之意,此称呼今已不用),与撒弥、撒尼、撒完等,皆彝族支系,故上述称甸地名之起源与彝族先民的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彝族聚居区称甸地名最多。直到现在,彝语习呼如故,如路南县撒尼群众(属彝族支系)仍称当地为路底(或译作娄底),与路甸音近;其他彝族聚居区称甸、底、滴、迭、顶等近音地名也多。

师宗

第二,同其他彝语支民族也有直接、间接的联系。

《元史·地理志》临安路舍资千户(今马关县一带[11]),“蒙自县之东,阿僰所居之地,昔名褒古,又曰部嫋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元江路罗槃甸,“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一般认为,元、明时代,往往称白人为僰人,僰与白音近,是译音别字,实际称谓是一致的[12]。若上述记载可靠,则称甸地名与部分白族先民有关。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称甸地名尚属不少,如大理县花甸坝、祥云县禾甸、米甸、力必甸等皆是。元之罗槃甸(今元江),明置罗必甸长官司,今元江坝子当地彝族尚呼为luóbìdie,与“罗必甸”音近。由于历史上白族形成过程中,融合进了部分彝族先民和其他某些民族先民[13],故上述记载把称甸地名与白族联系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

《元史·地理志》澄江路(今澄江县)“今夷中名其地日罗伽甸。初么些蛮居之,后为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摩些蛮之裔复居此甸,号罗伽部”,即宋段时纳西族居其地,号罗伽部,至元时犹呼罗伽甸。《元混一方舆览胜》澄江路:“蛮名罗阁,汉语虎迹也”。阁ge与伽kā发音不太吻合,且以老虎的脚印为部号也不大好理解。《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府城旧建于绣毯山,宏治中迁于金莲山,正德中迁场博山麓,嘉靖中复迁于金莲山南,隆庆四年与县同迁于舞凤山……复建于抚仙湖”,由府城、县城旧址在山上,罗伽部当亦据山而居,“散居山谷”。今彝族语支部分民族尚有类似“罗伽”的口语,丽江纳西族呼罗伽(luókā),小凉山彝语呼罗古(luógǔ),澜沧县拉祜族呼罗柯(luókē),有的含有山箐漕子之义。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巨甸、鲁甸、甸头等地名,部分纳西族口语尚呼丽江县城所在坝子为yi gǔdī(以古滴),称甸地名当与纳西族先民有一定的关系。

云龙

《读史方舆纪要》云龙州:“唐初为匡州西境,蒙氏谓之云龙甸,段氏因之,元至元末,立云龙甸军民府”,云龙甸“州东北七十里,甸广衍,宜畜牧”。据王文风《云龙纪往》当地最初是阿昌族和布朗族杂居之地。后者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与佤语、崩龙语有亲属关系[14],与彝语差别甚大。而阿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今彝语支民族聚居区与“云龙”近音的地名不少,楚雄彝族自治州就有四个以上的地名称“云龙”,还有不少雨龙、易笼、矣六一类地名。“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元史·地理志》)。今云龙县西有澜沧江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县中尚有沘江自北而南经县城附近流过,至功课桥汇入澜沧江;县城之西还有天然湖泊天池;《雍正志》“旧州治在江外三七之地”,明崇祯间“迁于雒马井,即今州治”,则可推测阿昌族先民部落在坝内结寨筑城而居,因近湖川,遂取水城之义呼为“云龙”,当有可能;一说因山而名,但难以解释“云龙”等近音地名何其多也,疑以前说为是。

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称底地名不少,如福贡县就有拉马底、布拉底、利沙底、主路底、麻甲底、施底、乔底等,傈僳语拉马底即有虎之地,布拉底即有龙潭之地。“底”兼有平地之意,“娃底”则指平坝。另外,红河县有哈尼、彝、汉、傣、瑶等民族,其中哈尼族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该县也有不少称底、称垤(dié)的地名,如底玛、底丕、贾垤、朋垤、俄垤等,哈尼语“贾”为席子,“朋”为秧田,“垤”指小平地。傈僳族、哈尼族均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故与称甸地名也有一定关系。

罗平

第三,与苗族的关系。

《元史·地理志》罗雄州(今罗平县),“夷名其地为塔敝纳夷甸,俗传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邱,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孔,名其地曰罗雄”;清《云南通志稿》卷一百八十五载“苗人相传为盘瓠之种”(有民族歧视之意)、瑶族“自谓盘瓠之后”。盘瓠虽为神话传说,但若记载可靠,则称甸地名又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先民有一定关系。苗族虽然进入云南的时间较晚,但罗平东接贵州,元代以前可能已迁居其地,今县内居民有汉、彝、壮、苗、回、白等民族,山区苗族居民尚不少;其境且有法金甸、闷坑底、长底等地名;今昭通苗族称偏坡地为“阿酿底”、台地为“阿则底”、小平坝为“底甸”、平得很为“甸打颠”,“甸”即平,“底”为地方。故疑《元史·地理志》所说的奉“盘瓠”为其祖先的罗雄部落可能是苗族的先民。

根据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云南称甸地名的起源,与古代羌人分化形成的许多民族有关,且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民族有较多的关系,特别是同彝族的先民关系最为密切。

五、云南称“甸”的涵义

云南不少地名虽然称之为“甸”,但由于是来自少数民族口语的音译,因而不能按汉语的意思去理解。

汉语中的甸字,《说文解字》谓“从田、包省”,即甸由田字和勹(读包)字构成。其涵义,一是指古代郊外或五百里内之地,即“郊外曰甸”;“周以前王城周围五百里以内之地”。二是作度量面积的单位,即“四丘六十四井为甸”。三是指田地和谷物,即“甸之言田也”,“甸谓田野之物”。四是治理,“甸,治也”。五是指田猎、狩猎。此外,古代尚与田、畋、乘、淀字涵义相通[15]。

云南地名之“甸”,也与东北地名之“甸”的涵义有别。东北的林甸、桦甸、大甸子、喇嘛甸子等,其“甸子”是指放牧的草地[16],并泛指历史上的野草丛生的荒地、沼泽地等。

云南地名之“甸”,其基本涵义为坝子、平地;派生涵义则代指地方、村寨和某些行政单位。

(一)“甸”谓坝子、平地

第一、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一是樊绰《云南志》“蛮夷风俗”中说:“川谓之賧”;在高黎共山一条又说:“高黎共山,在永昌西,下临怒江,左右平川,谓之穹賧”,则樊志“川谓之賧”的“川”乃指平川、坝子;穹賧即今保山县潞江坝(又称怒江坝)及江对岸的坝弯、上江坝一带,与樊志所记左右平川、气候、路径均符(《蛮书校注》说“穹賧即纪要之湾甸”之说,疑位置不合,笔者已另文阐述,此不赘)。前已论及,称睒(賧)与“甸”是不同时期译字之别,賧即甸,賧谓平坝,则甸亦平坝。二是《元史·地理志》开南州“其川分十二甸”;《读史方舆纪要》广西府(今泸西[17]),“诸山为屏,八甸为堑”;澄江府(今澄江县)“介壤甸之中,厚藩瀚之势”,上述“其川分十二甸”,川谓大坝,分十二个小坝,又以山对甸,称山为屏、甸为堑,以及壤甸并用,皆谓“甸”为坝子。三是明人徐霞客实地考察右甸(今昌宁县)、乔甸(在今宾川县)、米甸、禾甸(在今祥云县)后认为,称甸之地都是坝子,“甸乃员平”,“平”者平畴、平川、坝子之谓也。以上历史文献的记载说明,云南所称之“甸”,其涵义实为坝子。

施甸

第二、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是遍查云南所有称甸的地方,都有坝子、平地或缓坡。其面积有大小,地形也多种多样。有的是高原隆起,顶上平衍,如中甸县大中甸、小中甸,即县志所说“县境居西康高原与云南高原之间,即骑于沙鲁里山脉与云岭之过岬,复加金沙江之夹迫,地势特别隆起,成一盾形”,构成大、小中甸两个坝子。有的是高山峡谷,江岸有坝或大、小平地,如唐时所称的穹賧,以及怒江州傈僳族的称底地方,如利沙底等等。有的是高山为屏,中有盆地和坝子,如昌宁县的湾甸,介于昌宁、施甸、永德三县之交,呈狭长葫芦形坝子。而施甸县的施甸坝子,虽然东、西两面山屏较高,但因坝子海拔亦高,且地势阔展,沿坝中公路行进,颇有旷野中开之感。此外,还有不少称甸之地,丘陵起伏,地势平缓。总之,都有大小不等的坝子、平地。二是从现今彝语称甸地名来看。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科白甸(小街公社),彝语呼为kebaidian,即蒿枝多的平地;坡落甸(塔甸公社),彝语呼为poluodian,谓山均中的小平地;布者甸(塔甸公社),彝语呼若buzhedian,意为有刺猬的平地;此外,近音的还有西舍迭(富良棚公社),彝语呼为xishedie,意为长黄莲的平地;峨迭(富良棚公社),彝语呼为edie,即坡下小平地。以上称甸(diàn)、迭(dié)以及称底、顶等地名,皆有平地、坝子之义。

大理弥川坝子

(二)“甸”也泛指地方、村寨和某些行政单位

如《读史方舆纪要》“西拥诸甸”,“自永昌之西,皆蛮甸环立”(蛮为侮称);《大元一统志辑本》云南诸路行中书省“路三十六、府二,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大理行记》云南州“又西行三十余里至品甸”(在今祥云县城一带),“又山行三十里至白岩甸”(今红岩一带),“又山行四十里赵州甸即赵睑(今大理县风仪一带)也”,“川行三十里至河尾关”(今下关)。另外,《元史》卷二十九谓泰定三年于大车里(今西双版纳)置“木朵一、木来州一、甸三”、在孟笼置“孟隆路一、甸一”等。上述称诸甸、甸寨,以及将甸与睑、关、路、州并用,即含地方、村寨和某些行政单位之义。原因是甸即坝子,小者建村寨,大者置州、县,皆以甸名称之,即如今日之施甸县,乃因施甸(元称石甸)得名,峨山县之塔甸公社、塔甸大队、塔甸街,皆因塔甸得名,有时省称,直呼施甸、塔甸,即指其地和行政建制。由此可知,以“甸”泛指地方、村寨、行政单位,乃是派生涵义。

总之,从以上对云南称甸地名的初步探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伟大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94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