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祖训》为何让朱元璋编纂了一辈子?预言为何最终被精准实现?

《皇明祖训》为何让朱元璋编纂了一辈子?预言为何最终被精准实现?,第1张

《皇明祖训》为何让朱元璋编纂了一辈子?预言为何最终被精准实现?

作者|赵立波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从农民的底层经历了世态炎凉和世事变迁。他虽然驰骋沙场,指点江山,做了皇帝,却依然保持着农民本色,甚至一辈子打拼。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朱元璋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从最底层挑战人性的极限,一生做出各种“向不可能挑战”。《明史》以高度赞扬的口吻称赞说:“毛以的智慧和济世利民的志气,顺势而为,群雄并起,征伐乱世,消灭强者。十五年后,他当上了皇帝。布衣的兴起和大海的铺设,是西汉以来前所未有的。”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农民一样,他从饥寒交迫中逐渐谋生。他一生致力于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让这项事业得以传承。他只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牢牢地继承这笔庞大的遗产,不要有能推翻明朝的“败家子”或“二流子”。

(1)朱元璋到底有多勤快?一天要处理400多件政务,到死都还在任。

洪武十三年(1380年)八天,朱元璋在其书案旁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衙门的书信1660封,涉及需要他人当面批示的事情共计3391件[1]。也就是说,他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份奏章,400多件事情,才能在8天内完成这些政务。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朱元璋也没有停止处理政务。“天下少有疾病,而他任劳任怨,面对朝鲜也如往常一样不知疲倦。”

“国家的政务,无论大小,都应该亲自处理。如果是别人做,当然可以节省精力和时间,但一是他不放心,二是更重要的是他这样做会逐渐失去动力。......就这样,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班,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都没有休息,没有节假日,也从来不关注调节精神的文化娱乐。”[2]朱元璋当了帝国的元首之后,就开始了软实力的建设,设置了“三法司”配合他处理政务。这些人是他的工作手,但他们无法染指任何权力。他曾说,“三代向上,根本原因是心;三代人,法治。”[3]三代指的是姚舜禹,朱元璋指的是当时的人懂得仁义道德,不需要过度管理。现在的人不懂仁义道德,他只能从上到下亲自管理。

面对帝国中素质参差不齐的团队,有时候会觉得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因为对被提拔的东西不满,往往管得很严。他每天上朝,满清官员都小心翼翼地观察他的情绪,看他今天有没有生气。朱元璋平时有个习惯,就是把腰带放在胸前,但是每当生气的时候,就往下压,这样官员们就会知道皇帝生气了。”毛死死地盯着朝鲜。如果把腰带当胸提,那就是一记耳光。如果你把它推倒,它会变得苍白。”【4】

在朱元璋本人的推动下,大明的官僚机器飞速旋转。经过20多年的“削、削、画、粉饰”,大明的蓝图越来越接近朱元璋勤政的预言: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础稳固,包括元朝残余势力被彻底镇压。吴二十六年,据户部统计,全国耕地面积达850多万公顷,比鼎盛的北宋时期的最高数字多出300多万公顷。全国人口已超过6000万大关。朱元璋检阅奏章的时候,看到房部出示的数据,满意地苦笑了一下。他的勤奋终于结出了鲜红的果实。

(2)自学成才,早年建立了知识梯队,最终养成了学习大家的“帝王之心”。

朱元璋很聪明。他没有从童年开始学习。在逐鹿中原的时候,他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早年非常尊重知识分子,甚至建立了强大的知识分子储备中心。朱元璋深邃的眼神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他非常反感“以无知服务知识”。建国后,他在一份圣旨中说:“我既然统治,就应以我所做好的事为本分,使我知而不妄。其前代必欲以愚而知之,不知其所以然。”[5]朱元璋深深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与掌权的知识分子相差甚远,于是决心后天努力学习,争取赶上这些知识分子。

他听过一些因为没文化而被嘲讽的话。当初张士诚到处招贤纳士,附庸风雅,有些儒生利用他不识字,用言语侮辱他。张世诚原名94。他从军后,觉得名不副实。儒生建议他改名叫石城。他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孟子:“士可与小人诚。”张士诚没文化的例子就是他的教训。正因如此,这个意志坚强的人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文化建设,掀起了学习的浪潮。

朱元璋的读书内容很复杂,涉及面很广。从开始骑马耕田,到洪武三十一年七十一岁去世,往往是“披星上朝,夜归寝”。学习的力气一天比一天大,为此经常是“天天忘饭”。每天处理完日常政务,就是读书,有时候一有空闲就要把当天的书看完。“毛...就在那一行,他的手从未停止阅读”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阅读画面。【6】

通过刻苦学习,他逐渐成为一名学者,诗歌水平和执政理论都有所突破。刘基这样描述:“秦是皇帝...闲暇之余,作为一篇文章,他可以用笔立起来,不仅气势磅礴,而且飘逸深远。”清代学者赵翼深情地总结朱元璋的学术境界说:“明太祖初为乞丐,不知书。然而,从那以后,他们的文学受到了启发,他们一直在学习...这是由于他们的聪明和勤奋的学习。”【7】

学以致用是朱元璋最大的目的。此后,他的作品,如诏令、书信、书信,以及一般的散文、骈文、谚语、碑铭、后记、诗词等,都有所规范和创新。

圣旨的相对内容和基调,朱元璋的白话圣旨,“接地气”的圣旨是其最大的特点。当时有这样的圣旨,地方官员请示如何处理。朱元璋颁布圣旨,说:“奉天载货。昭帝说,叫百姓备刀。当这些人来的时候,杀了他们。秦这才大笑道中国的封建帝制真的很长,浩如烟海的诏令也大多如此。只有朱元璋的圣旨能让人眼前一亮。【8】

朱元璋的圣旨

作为糙皇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后,其危害也是负面的,即平白无故地制造了许多“文字狱”,亲自参与删改孟子,无辜地掠夺了许多文人的生命。在人才济济的时刻,“没有幸存者。”方孝孺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近一段时间,海中名人不是穷就是死或者病。”总是带着怀疑的眼光,开始用屠刀清洗一大批曾经被他推崇的知识分子。这一举动让那些学者开始像暴雨中的树叶一样瑟瑟发抖。有一个很搞笑很典型的故事很生动:朱元璋在考察一首叫邓的诗,他很喜欢“岩脚立四柱,钟山平,伊陇平”这两句诗,但他拍桌子觉得不好。躺在大厅里的邓以为自己得罪了皇帝,于是当场晕倒,太监在他醒来前把他抬出了东华门。

(3)朱元璋极力防止明朝出现“害群之马”和“二流子”。

生为农民,思为农民,凡事要求勤奋敬业。朱元璋的价值观中,最讨厌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败家子”。他站在明朝的高度,千方百计设计软硬实力,保证这个国家不会被后人糟蹋。他登基不久,就开始亲自编撰《明朝祖训》,作为明朝的法宝。

该书历时六年,其稿七改,郑重告诫:我所有子孙,凡接受我命令者,不可自作聪明,乱我既定之法,不可更改一字”,语重心长,无休止地告诫后人如何当皇帝,如何治理好这个国家。

明祖勋

二是利用制度强化子子孙孙的特权。朱元璋在后期背弃了自己的英雄好友,苦心杀之,却对后代仁慈。他规定:“所有朝臣受命入宫,或见国王,并行四拜。三公将军、将军虽须拜四拜,国王必坐收。”[9]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末了又规定:“使臣若经过王国,故意绕道而行,不可上王斩之。”甚至从“如何施政”“如何执法”的大规矩,到“如何安排日常生活”“如何管理后宫”的小细节。亲王府每年有五万石米,亲王府是郡王,每年也有一万石米。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公爵,比如徐达的魏公,他最高的米露只有5000石,南朝鲜的李善长公爵只有4000石,其余的都是3000石。

太子朱标十三岁那年,在老家给朱元璋上坟,朱元璋特意叮嘱他要体察民情:“商在外辛苦,早听过‘逃不掉’的教训,王民的苦大家都知道。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勤政,勤政,他的儿子是富贵人家长大的,习惯了灯红酒绿。今天,我去了附近的一个县,游览了山川,体验了山野。我知鞍马辛苦,观民生知温饱难,观人好恶知风俗美恶,即祖居,访父老,问我过江时事,心中有数,使我创业不易。”明史

备受争议的朱元璋画像

他甚至承担了英雄们孩子的教育工作。朱元璋见到这些孩子后,发表了生动的演讲:“一个男人的家庭,要学得像他的父亲一样,不必过日子。你们(我们)每次趁我在,每年扣钱,每年还休息。你还年轻,不要像那些流氓一样顽固。......你也年轻,好好学习。每次你学,我都会去做。”【10】

朱元璋的影视形象

听说北京的侍卫喝多了,朱元璋还找了一个狠批,认为不仅误事,持续的家业也会被挥霍一空。除此之外,他还讨厌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打球吹笛子,装“小鲜肉”。他曾下令严惩:“在北京,有官兵学唱歌割舌头,下棋打双地。踢掉你的脚,做个交易来充军队。”[11]这些或许有些极端,但都说明了朱元璋扎实的保守农民思想。有意思的是,他治下的臣民也把九五皇帝朱元璋说成是“老头子”。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在路上听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跟人说话,朱元璋不叫他“皇上”,反而很生气,说:“张士诚占领东南之前,当地人还叫他“王璋”。我当了皇帝,老百姓居然叫我“老头”。它真的很生气。这位倔强好胜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他对儿孙最大的关心,在明朝中后期不断出现。“二流子”“败家子”式的奇葩皇帝对朱元璋的地下知识是什么感受?

注意事项:

[1]《明太祖实录》卷165

[2]吴晗《朱元璋传》

[3]史明·卢,明太祖的布道家

[4]《剪胜野闻》

[5]《明太祖全集》第三卷

[6]《明朝年谱》

[7]《二十二史笔记》

[8]朱元璋的《赵立波白话圣旨》,载《沈阳日报》第一期。

[9]《史明录》卷二十

[10]《明朝年谱》

“11”和“大请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53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