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镫引发的闪击战:2万柔然逃军,仅用四年就打穿了欧洲大陆

中国马镫引发的闪击战:2万柔然逃军,仅用四年就打穿了欧洲大陆,第1张

中国马镫引发的闪击战:2万柔然逃军,仅用四年就打穿了欧洲大陆

阿瓦尔骑兵和斯拉夫步兵

马镫被认为是西方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考古实物证明,双面马镫(单面马镫更早)是公元四世纪中国发明的,使骑兵战术有了很大进步。

公元6世纪,阿瓦尔人第一次将马镫带入欧洲,形成了对所有欧洲军队的压倒性优势,引发了匈奴之后的第二波冲击。当时只有2万名Awars逃到欧洲,但4年后他们突破了欧洲大陆!

北魏骑士

阿瓦人是心软的人吗?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发明的马镫在欧洲引起的“闪电战”。但在此之前,有一个争议需要解决:Awars到底是不是软的?

在西方,“awar”本身就是柔然的名字。但在历史上,进入欧洲的“阿瓦尔人”被后世许多学者视为冒用柔然(阿瓦尔)称号。这些实际上是柔然的从属部落,甚至是不相关的游牧部落。但是,当我们对比东西方的史料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关键原因是这段历史“太短”!

突厥骑兵

公元552年,土耳其第一领土门联合高速车辆对柔然发动突袭,杀死柔然安娜汗。柔然由盛转衰,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但随后均被柔然所破,分别于公元553年和555年投奔北齐和西魏。其中,西魏的宇文泰在突厥人的压力下,将西柔然可汗邓叔子及其部下三千余人交给突厥使者,在长安门外将其杀死,从而宣告了柔然的正式灭亡。

与此同时,突厥图们江可汗又派自己的亲弟弟米颠可汗奉献出一个西突厥汗国来追击柔然的残余势力。公元567年,西突厥和萨桑波斯联合起来进攻并摧毁了可兰经盟友,可兰经帝国本身也发展成为可兰经人的附庸。此前,许多柔然的残余势力逃到中亚的达达领地寻求庇护。可见,西突厥对塔大的进攻和破坏,也是摧毁柔然帝国战争的延续。

阿瓦尔骑兵

在这段时间里,仅仅在柔然灭亡三年后(公元558年),阿瓦士就在东欧出现了!此时,达赖帝国尚未灭亡,仍在与西突厥进行惨烈的斗争。

据拜占庭史书记载,公元558年,阿瓦尔的使者(后来的可汗巴彦)来到拜占庭,面见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请求政治庇护。通过这次采访,阿瓦尔人在欧洲第一次正式亮相,也让西方第一次知道了突厥汗国的存在。根据拜占庭的记载,阿瓦尔人请求东罗马皇帝招募他们为雇佣兵,而查士丁尼一世同意了这一请求,要求他们保卫边疆,阻止其他“野蛮人”。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东罗马)

随即,阿瓦人穿过高加索山脉,进入黑海东北部的欧洲地区。这一年是公元558年,距离柔然的灭亡只有三年。

后来,在公元568年,一个突厥使团被派往拜占庭帝国。突厥使团和东罗马皇帝之间的一次对话也揭示了柔然人残余的下落。

根据米南德的《希腊历史残卷》,“(马格纳克)还告诉皇帝,土耳其人已经征服了,让他们臣服了……皇帝说,‘告诉我们,有多少化身从土耳其人那里叛逃?有受突厥统治的阿瓦尔人吗?陛下,仍有一些附在我们身上。大约有20,000名阿瓦尔人逃脱了。" ……"

阿瓦尔骑兵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土耳其人把逃到欧洲的两万“阿瓦士”当成了真正的软蛋。不仅如此,西突厥甚至还派兵追击这支进入欧洲的败军,后来发展为汗国。

事实上,根据西方史料,即使在后期的鼎盛时期,阿瓦隆也只有5万军队,其中包括大量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附庸军队。可见阿瓦士的核心人口是如此之少。所以土耳其人“两万软败”的说法基本接近事实。

阿瓦尔的考古修复负责人

短短四年时间,两万败兵击溃欧洲大陆。

通过对比东西方的历史,可以确定进入欧洲的两万阿瓦尔人是真正被打败的。不然也不会招惹土耳其人一路追杀。

我们来梳理一下过程:公元555年,西约兰汗国被突厥所灭,可汗邓叔子率数千人西魏,数万残兵西逃至中亚,被盟友收留。但是西突厥人穷追不舍,达赖人受到攻击。一些柔然人(约2万人)继续逃亡,经高加索山脉(据拜占庭)经中亚进入欧洲。

公元559年,保加利亚人率领匈牙利各部入侵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被迫使用闲置的著名贝利撒留,并以少数兵力击退了保加利亚人。然而,博加尔人真正撤退的原因是作为拜占庭雇佣兵的阿瓦尔人在背后偷袭。

只用了两万败兵,就把黑海北岸的匈奴部落(库特勒格尔匈奴和乌特格尔匈奴)打败了,剩下的这些匈奴都合并了。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阿瓦尔人(柔然人)征服了东欧大片原本属于匈牙利部落的土地,以及大量的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等附庸国。此时,时间刚刚到了公元560年。

阿瓦尔和附庸部落

公元562年,阿瓦士的杰出领袖巴彦正式出现在西方史书中。这一年,巴彦率领阿瓦尔的军队进入多瑙河流域。据分析,可能是西突厥汗国的追击部队已经到达黑海东北部。在追兵的逼迫下,这些败军开始西进。据估计,西征的阿瓦尔军队总人数仍然只有2万人,很多匈牙利部落都投靠了新西突厥追击部队(后来的汗国)。

这一年(进入欧洲仅四年),阿瓦尔人终于穿越了整个大陆,到达了最西端的法兰克王国,随即展开了侵略战争。52年底或563年初,第一次入侵阿瓦士被法兰克国王梅斯(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格伯特一世击败。

鼎盛时期的阿瓦尔汗国

尽管首战失利,但阿瓦人的力量在越南日益壮大,迅速控制了中欧广大地区,并在匈牙利(原阿提拉帝国中心)正式建都。公元565年,阿瓦尔汗国正式建立(或重新建立),巴彦成为第一代可汗。建国之初,阿瓦尔汗国成为欧洲霸主,不断向四面八方征伐,对拜占庭、法兰克等国构成长达一个世纪的威胁,甚至于617年围攻君士坦丁堡,掳走27万拜占庭人做奴隶。

阿瓦尔(柔然)入侵欧洲引发了继匈奴之后的第二次民族震荡,导致欧洲多个民族地区重新洗牌。很多斯拉夫民族的迁徙,比如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都和阿瓦尔人有直接关系。直到公元796年,阿瓦尔汗国才被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大帝所灭。

阿瓦尔骑兵

柔仁和马镫

我想强调的是,这段历史的进程极快。公元555年柔然灭亡,558年柔然败兵出现在东欧,560年征服黑海北岸,562年到达法兰克领土。整个过程只用了7年时间。其中“破欧”只用了四年,距离匈奴近百年。阿瓦尔汗国于565年正式恢复中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时,距离柔然在东方灭亡只有10年时间。

两万败兵,被土耳其人打败,怎么可能在人口众多的欧洲取得如此夸张的军事奇迹?

贝佳奇模型

据拜占庭史料记载,阿瓦人与其他游牧军队有着共同的特点,比如每个士兵都有几匹马,大量使用东方复合弓进行骑射攻击。虽然阿瓦人也有大量的轻弓手,但是他们有一个关键的特点:这支军队原本就有既能使用矛又能使用弓的重骑兵!

拜占庭人认为阿瓦尔人和匈奴人(匈奴人)属于同一个种族,他们的作战装备非常接近。比如他们也采用了匈奴特有的高桥鞍,但做了更好的改进。其实这种高桥马鞍是中国人的发明,传到了西方。然而至关重要的是,阿瓦尔人第一次把金属马镫带到了欧洲,这是更早来到欧洲的匈奴人所没有的。金属马镫使骑兵能够更好地固定在马鞍上,从而更容易操作武器,尤其是使“用长矛突击”成为可能。

北魏壁画

正是“高桥马鞍和金属马镫”这一划时代的装备组合,使阿瓦尔人迅速征服了曾经强大的匈牙利部落和大量只有两万劣等人的斯拉夫部落。也正是阿瓦尔人带来的马镫,让欧洲人迅速增加了“重装突击骑兵”的新兵种。

从马镫发展史来看,中国在三国西晋时期(三世纪末到四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用于上马的单面马镫,并且出现了很多陶马俑。真正能用于作战的双面马镫,应该是在东晋南北朝初期,大约是公元四世纪中叶发明的,东晋南北朝的一些文献中已经出现了“登”字。

苏菲墓出土的马镫

目前出土最早的真马镫是辽宁冯素福墓出土的一件镀金铜片包裹的桑葚马镫。这座墓属于北燕,它的主人冯素福死于公元415年。柔然作为漠北的霸主,通过吸收北魏和北燕的技术,掌握了马镫的制造和使用。

突厥的崛起成为马镫向西方传播的重要契机。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约555 -562年),马镫从中国北方传到了欧洲大陆的最西部,直接使得欧洲省略了这一发明的所有中间发展过程。

通过这一快节奏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柔然人在欧洲的“闪电战”是战争推动技术快速传播的典型。

照片和文字分享自:博物馆狐狸,陶木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4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