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颁行《大义迷觉录》让天下人阅读,为何乾隆上台后却下令销毁?

雍正颁行《大义迷觉录》让天下人阅读,为何乾隆上台后却下令销毁?,第1张

雍正颁行《大义迷觉录》让天下人阅读,为何乾隆上台后却下令销毁?

雍正写了一本自己的黑料集,他要在全国推广学习!乾隆一上任就把自己父亲的书列为禁书,强制收回!

这本精彩的书叫《正义感之谜》。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本真正的书,它只是一个阴谋案件的档案文件。也有人说是收集了涉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秘闻、惊天大案、黑料。

雍正曾这样评价自己,说自己虽然比不上姚舜禹汤,但与唐宗宋祖相比,是一代君主。

那么自信的雍正,为什么要写这种充满“大义绝迷录”的黑料?

事情是这样的,湖南书生曾静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如弑父、逼母、弑兄、贪财、杀人易、酗酒等。

雍正看到了,内心的委屈可想而知。

他上任以来,面对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一直勤政敬业,兢兢业业。大力扭转康熙后期官僚松散、贪污猖獗、国库空虚空的混乱局面。这样也就被发明成了“十恶不赦”的昏君。

所以雍正亲自去和他当面对质,一一反驳。胜利之后,雍正还是觉得不够。我怎么会如此强大?我想把我睿智的话语和开明的真理写成一本书。所以,它和曾静的自白一起,被编辑成《正义感》这本书。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印刷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呢?他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上位的黑幕吗?

事情是这样的,雍正一直很好奇。一个湖南小镇曾静的穷老师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点点证据。

雍正调查后才知道,被老八老九牵连的宫女、太监、官员在流放过程中心怀不满,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造谣。

这些人被流放到全国各地,东西南北,横跨大半个中国。他们看上去就像一个庞大的宣传团,所到之处,都在爆料雍正的黑历史。

雍正不想承受这样的谣言。他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别人,占领舆论制高点,挽回声誉,赢回民心。

因此,雍正大力推广此书,要求从府县乡镇到穷乡僻壤的每一个人都要熟悉此书的精髓。他想用这本书让天下所有人相信,他是一个根植于义、法、义、心的好皇帝。

但雍正没想到的是,老百姓对书中高大上的话题并不感兴趣,比如“满汉之争”。他们反而津津乐道于书中透露的宫廷秘闻,成为闲暇时的消遣。

八卦是人之常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群众也觉得你这个皇帝占了天下的便宜,还要卖得很惨。你一定很可怜。

1735年,雍正在圆明园猝死,继位。

但乾隆继位后两个月就禁书,违反雍正不杀曾静的劝诫,将他处死。那为什么甘龙拒绝违背他父亲的命令呢?

这是因为甘龙清楚地意识到,雍正通过向世界发布诽谤来获得清白是不可行的。

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谣言流行,一字一句的传播,发展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传说。只是适得其反!

于是,甘龙干脆不再解释,以免雪上加霜,干脆一刀切地禁止,不允许传播。

雍正九子上任,谣言四起,风雨满楼;长走夺冠,根红,山河稳。或许这才是两代皇帝对谣言持两种不同态度的真正原因。

雍正和甘龙谁对谁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作者:小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38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