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初,鲁迅对毛主席的词进行了评价,毛主席知道后哈哈大笑

三十年代初,鲁迅对毛主席的词进行了评价,毛主席知道后哈哈大笑,第1张

三十年代初,鲁迅对毛主席的词进行了评价,毛主席知道后哈哈大笑

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毛主席评价他为“中国第一圣人”,号召当时的全体人民一起学习“鲁迅精神”。

鲁迅虽然是一位伟大的文学领袖,但不得不承认,他能在身后的文坛上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毛主席对鲁迅思想的无比推崇有关。

从1937年开始,毛主席在多次公开讲话中引用鲁迅的名言。他看鲁迅的作品看得入迷,对身边的人说:“我和鲁迅的心思一样。”

但事实上,毛主席和鲁迅从未谋面。20世纪30年代初,毛主席曾和党员冯雪峰谈及鲁迅。

冯雪峰曾告诉毛主席,他给鲁迅看过他在井冈山写的诗。结果鲁迅说了这些诗:“蛮山大王。”毛主席对此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毛主席听了鲁迅的评价,并没有生气,因为当时在国民党的恶意抹黑下,红军一度被诬蔑为“土匪”。鲁迅不了解红军和共产党,所以做出这样的评价很正常。

事实上,毛主席当时对鲁迅的理解,远非他后来所说的“感同身受”。1936年鲁迅去世已经一年了,他和鲁迅才真正有了“感同身受”。

要理解鲁迅评价毛主席诗词的真正含义,首先要了解这一事件的大背景。

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当年毛主席鲁迅看过哪些诗词。那么,接下来就要搞清楚“挺山大王精神”这句话是对毛主席“身份”的评价,还是对其诗风的褒贬。

鲁迅主席诗词评价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一个名叫冯雪峰的关键人物。他的外在身份是诗人兼作家。事实上,他在早期是我们党的地下党员。

1925年前后,冯雪峰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者,鲁迅在那里讲授中国古代小说史和文学理论。后来鲁迅和胡适在报刊上有一场“骂战”。冯雪峰不仅观看了整个过程,还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干预。

因为《柔石》,冯雪峰对鲁迅产生了好感。后来,“左联”成立,冯雪峰取代柔石成为共产党人和鲁迅之间的“桥梁”。

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曾撰文回忆冯雪峰,说他是一个热血青年,“有勇敢的精神,几乎什么都想过”,“从没见他灰心过”。

另外,这个年轻人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他常对鲁迅说:“先生,你可以这样;先生,你可以这样做。”

鲁迅明确拒绝的时候,还是会请他说:“先生,你就试试吧!”可以说,在鲁迅夫妇的眼里,冯雪峰这个年轻人是有些“霸道”的。幸运的是,他们不讨厌他。

当时,毛主席是冯雪峰党内最崇拜的人,鲁迅是党外最崇拜的人。所以他把毛主席在井冈山写的诗给鲁迅看。

那么,鲁迅看到的是毛主席的哪首诗?现在学者普遍认为是指《西江月·井冈山》。然而,在那个时候,冯雪峰不能只是让鲁迅尝尝这个词的味道。

事实上,毛主席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是相当丰富的。从1927年到1933年,毛主席写了十多首诗。

包括但不限于: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桂江会战、摘桑子重阳、广昌绞肉玉兰路、第一次大围剿的渔父豪情、第二次大围剿的渔父豪情等

这些诗的内容主要涉及红军与敌人正面作战的过程。相当一部分诗歌不用看内容,只看标题就知道写的是什么。但是,鲁迅是文化斗士,不是政治家。

所以鲁迅看到这些诗的时候,都是充满杀气的句子,涉及的内容都是战争。再加上冯雪峰给鲁迅留下的“霸道”印象,难怪鲁迅说这些诗“挺山大王”。

所以此时有人想问:鲁迅的这种评价,当初是基于毛主席当时的“身份”吗?不完全是。

因为毛主席写的诗都是“老套”的诗,实际上他在遣词造句时,往往打破格局的禁忌,同时在诗中引入白话和口语。

这样普通人也能理解毛主席诗词的内容。但是太大众化的东西,对于有文化的人来说,总是不够优雅。

鲁迅虽然是“革命战士”,但也爱写旧体诗,而且写得相当好。他还写“半文半白”的小说。为此,郭沫若称他们为“前清遗民”、“双反革命”。

作为一个擅长写旧体诗的文学巨匠,鲁迅看到毛主席的“改良”旧体诗时,虽然心里难受,但在冯雪峰面前也不可能说什么。

但鲁迅因为性格原因,说不出违背自己内心的话,只能用“挺山大王”来下结论。说完鲁迅对毛主席诗词的评价,再来说说毛主席对鲁迅的看法。

事实上,直到鲁迅去世,毛主席对他一无所知。毛主席当时除了读过《阿q正传》等几部比较有名的小说外,没有读过鲁迅的思想著作。

然而,早在1920年4月,毛主席就在北京看望了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可惜鲁迅当时不在周作人身边。

如果鲁迅在青年时代见过毛主席,了解他的真实志向,那么他后来对毛主席诗词的评价,可能就不仅仅是“挺山大王精神”了。

标签

鲁迅有句诗说:“当你习惯了一夜未眠的春天,一个妻子年轻的太阳穴上会有丝。梦里母亲泪昏,王旗换城头。”在这首诗中,城头上不断变化的“王旗”指的是军阀的旗帜。

鲁迅用这首诗控诉国内军阀混战,给李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山大王”和“大王”只有一字之差,可见“山大王”在他的作品中未必是一个很好的评价。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鲁迅是“左联”作家,所以在思想上倾向于共产主义。他怎么可能评价毛主席是“山大王”呢?

毛主席曾说鲁迅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但是,鲁迅可能一直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上,看着共产党,看着革命。

所以在心理上,鲁迅和共产党人可能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在他看来,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不幸的是,他在那天之前就去世了。

但毛主席在认真阅读鲁迅的思想著作后,从中提炼出民主革命的思想,并向全国人民大力普及,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新的“文化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30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