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讲古” |马带村的故事

“老曹讲古” |马带村的故事,第1张

“老曹讲古” |马带村的故事

连州新世界

搜索

马村的故事

在连州西侧小镇西南不到2公里处,有一座绝美的山峰突兀而起,被称为“白鹤山”。为什么叫白鹤山?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座山四周是无数的田野,田野里升起一座孤峰,就像一群鸡;第二,是因为这座突兀的山峰苍翠美丽,景色非凡。这里常年云雾环绕,像仙女升腾。山中还有一座如仙境的道观,叫“白鹤寺”。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陈的道士,修行成仙,乘鹤飞翔,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白鹤山”。

不管什么原因,总之白鹤山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一处风景名胜。现在,白鹤山的岩壁上,镌刻着一首宋代赞美白鹤山的古诗。诗中说:“灵坛之碑自吹自擂,峰峦繁花似锦。白鹤归洞府,青山锁烟云。寻词绕丹灶于庭,争羡天。欲除尘骨,愿随风去仙府。”这首诗的作者是吴世璠,他是宋代连州的一名学者,后来在寺庙里做官。

离白鹤山不远,有个村子叫马代村。为什么叫马代村?这还得从马代村门楼的石碑说起。

代村有门楼,雕梁画栋。马头墙的飞檐很高,显得高大雄伟。高耸的门洞上方,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匾,匾上用楷书镌刻着“金马”四个字。据说这四个字是北宋皇帝宋仁宗写的。也很难相信,岭南这种荒山僻地,怎么会有北宋皇帝题写的金匾?这还得从唐祖上的辉煌历史说起。

戴村唐家的祖先是唐宓。雍二年(公元985年),之子唐元进京参加科举,一举成为高中状元。唐代进士后,历任重庆、韶山、陕西等四州知府,后至尚书、屯田员外郎为官。

二十年后,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唐元之子唐静,中了高中秀才,后到大理寺讲评事。唐静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学识渊博,深受政府和反对派的尊重。当时严舒、范仲淹等名人都以兄长之礼敬他。

二十年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唐静之子唐嫣一举成为秀才,官至赞善亲王。

公孙,连州唐家第三代进士,成为当时朝野的佳话。为表彰这一盛事和“诗、礼、传家宝”的推广,宋仁宗赵真特赠唐家“金马、世都”的金匾作为答谢之礼,并特准唐嫣回连州老家建“金马、世都”大宅,以示政府对士人的鼓励和褒奖。

唐·冯至回到连州白鹤山脚下的老宅,在陆地上建了一座宅邸。但他看到老宅址太小,就打算另择风水之地,建豪宅村。在古代,要选择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和村庄,必须要有这个地方非同一般的说法。唐嫣于是编造了一个故事,说他自己从朝廷骑回来的马每天晚上都要呆在河对岸的山脚下。过了几天,老马居然带回了一匹小马驹,于是断定此地一定是风水宝地。如果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政府和一个村庄,就会有繁荣的人口和大量的人才。

然后,唐嫣在马代村现在的地方破土动工,建立了一个基础设施房屋。不久,宏伟壮丽的“金马石堤”建成,唐嫣将宋仁宗亲笔题写的匾额刻在石上,镶嵌在门楼上。因为皇帝赐的“金马师地”的牌匾,以及老马带回小马驹的传说,人们把这个村子叫做“马代村”。

白鹤一去不复返,风景依旧,文脉延续百代。连州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30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