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03航母下水后,英国1墓地摆满了福建舰的照片?原因让人泪目

中国003航母下水后,英国1墓地摆满了福建舰的照片?原因让人泪目,第1张

中国003航母下水后,英国1墓地摆满了福建舰的照片?原因让人泪目

福建号航母下水,举国沸腾,我却不知道。英国一处墓地贴满了福建的照片,默默祭奠英雄!

陵园埋葬了5名漂洋过海到英国接船的北洋水兵,也记录了一段中国屈辱的历史。

当时的晚清政权陶醉在洋务运动的光环下,闭关锁国,自以为是亚洲第一,整天过着奢侈的生活。

就连慈禧六十大寿也不惜动用国库,但左去新疆打仗,却需要借钱维持军需库的开支。

在满清政权后期,打仗更是要举白旗,放下白旗,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让土地,赔款,人们要什么就用手给什么。

然而,即便如此,满清政权仍然不以为耻。相反,举杯自以为割让土地的补偿可以避免灾难,却不知道一步一步的撤退最终会导致钱狼的入侵。

1874年4月,日军突然宣战,派出3000多人的所谓“台湾省圣番远征队”,悍然入侵台湾省。

清廷得到消息后,派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省守疆护土,不料清军没有铁甲舰,无力对日作战,白白交出50万两白银,乞求其撤走。

经过这件事,大清彻底被吵醒了,连一个弹丸小国都敢欺负大清。不就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大国吗?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省,整整34年,被“强舰用炮”打击的清廷终于痛定思痛,决定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

当时清朝虽然有造船局,但技术水平有限,很难造出能抵御外侮的铁船。第二,日本虎视眈眈,恨不得马上上来,一口咬住大清的领土。如果船造好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所以,你不能造,只能买。

好在当时没有外贸限制,只要有钱就可以自由买卖。直隶总督李鸿章直接从英国订购了11艘军舰。

第一批战舰因为吨位小,当时被称为“蚊子舰队”。虽然他们的火力比较强,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速度极慢,只适合辅助防御。如果受到攻击,他们根本追不上日本的装甲船只。

1881年,李鸿章向英国订购了两艘碰撞巡洋舰,即“朝永”号和“洋威”号。至此,清政府逐渐有了可以出海的战船。

但当时清政府为了节省开支,从丁派水兵到英国纽卡索的一家造船厂接单。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水土不服和营养不良,水兵袁和顾世忠不幸病死。

1887年,清政府再次派人到英国接收订购军舰,执行接船任务时,水兵陈寿福、陈成奎、连金元也相继病死。

铭记水兵为国捐躯,清政府于当年6月从英国纽卡斯尔买下一块墓地,将这5名水兵安葬于此。

后来随着各型战船的不断购买,到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时,清朝已经成为拥有25艘战船、40艘巡洋舰、30艘运输舰的舰队国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看似不可战胜的舰队,实际上除了外表什么都没有,在甲午战争中不幸全军覆没!

将领丁、刘、林太曾、邓世昌、等人奋勇杀敌,但最终不是战死,就是自杀,诠释了“人在则船毁”的悲壮!

究其原因,除了清廷腐败,经费短缺,更重要的是当时朝廷没有海军发展的战略规划。

最终清廷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丧权辱国。

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复兴的道路上是不可战胜的。也许那些在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们,那些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把船开回家的先辈们,可以安息了。

从海外购舰到自主研发航母,中国海防发展迅速,海防力量不断壮大。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相继下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三艘航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近代史上三次惨烈的海战:中日旅战、中日阿哈瓦战、中法马尾战,警示国人:虽然重武器在手,但还是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文字:维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23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