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边剿匪记

闽粤赣边剿匪记,第1张

闽粤赣边剿匪

闽赣剿匪实录

□刘永汉

武平位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处。新中国成立前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特殊的地理环境客观上为兵匪的生存和扩张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他们盗抢民房,作恶多端,流窜于三省边境,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所以武平流传着“坐在家里,不如出门不带刀”的说法。

建国初期,国民党特务和各种反革命分子利用武平独特的地理位置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当时武平有大小土匪100余人,3000余人,其中土匪有反共救国军闽西纵队的匪首蒋德平、钟永正,中国人民自由军第十四纵队副司令员廖,匪首潘。他们有自己的队伍,勾结匪霸,横行乡里,作恶多端。土匪横行,公开敌视新人民政权,十分嚣张。1949年10月25日,土匪石七三、廖纠集200余人,袭击中正区人民政府,打死指导员冯等4人。同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个连从江西会昌追剿土匪至武平大和平坑时,遭到潘、土匪伏击,1名排长和10多名战士牺牲。1950年3月20日晚,钟勇、钟锡成等土匪,乘武平县驻军空之机,夜袭县人民政府,企图抢劫俘虏,被县大队击退。这就表现出了打土匪的嚣张。

土匪不除,武平人不得安宁。对此,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派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259团、第253团赴闽西加强剿匪反霸斗争。

铁桶围剿

1950年春节前夕,259团到达龙岩,龙岩地委、军分区和259团领导立即召开联席会议,认为匪霸活动猖獗,决定先集中力量剿灭武平土匪。会议确定吴蓓第四区是剿匪的首要任务。259团直插吴蓓,驻江西会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抽调两个连密切配合。长汀、上杭的县旅武装和有关区的中队也封锁和进攻汀杭边界,形成了对吴蓓的大包围。同时,地委还在武平其他三个地区部署武装力量剿匪:武东、上中地区由龙岩军分区警备队负责;刘冬、钟山等四个城区由武平县大队和军分区警备区负责。南部吴地区主要由广东星美军分区第5团清剿。

1950年春节后的第三天,我清剿部队的数千武装连夜包围了整个武平,特别是武平北部的土匪,重围,使他们寸步难行。随即,我驻剿部队对匪巢进行了一个一个的围剿。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许多敌人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击毙或投降了。但狡猾的土匪大多是地头蛇,耳目众多。他们随时刺探我军动向,往往采取声东击西、游击战的方式对付我,企图逃避打击,保存实力,日后卷土重来。我军驻剿部队发扬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优良传统,实行了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剿匪反霸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军队镇压与政权建设相结合等一系列战略战术。我们派出由政府和部队组织的宣传队,召开各界人士的座谈会或群众大会,深入宣传对土匪必须首恶,有功者有赏。这些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群众的疑虑消除了,打土匪的积极性高了。他们积极配合部队封锁道路,采取村村联防、设置岗哨、夜间伏击、一处听匪、四面呼应等方式,迫使土匪无路可逃,形成瓮中捉鳖的局面。经过我军连续作战,驻守剿,我们搜遍了每一座山,100多名土匪潘被击毙。除了那个逃跑的团伙头目,其他人都被消灭了。以恶霸兰和他的儿子兰为首的80多名歹徒也受到重创;乌市七三“汀江护河大队”在我剿武装的巨大威力下全部崩溃。由于土匪曾被追杀、分割、包围,没有喘息的机会,吃不饱饭,又受到我宽大投降政策的鼓舞,很快土崩瓦解,纷纷投降,反匪斗争节节胜利。到6月底,已收缴长短枪1600余支,土匪1000余人重归故里。经过这一阶段的斗争,武平土匪已被消灭一半以上,吴蓓土匪的大部分也已基本消灭。

专注于抑制

土匪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们不甘心灭亡。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比如夜袭武平城和大河区队,伏击我剿人员,用十个方子下的毒药毒死259团一个连。1950年6月22日,一名潜伏在附城中队的土匪在策动队员叛变时被揭发并逮捕后,该土匪于6月25日晚公开了钟勇等土匪第二次攻城的全部计划,以及隐藏在我队中的部分土匪名单。我秘密抓捕隐藏的土匪绳之以法,并调集兵力布下重围。但敌人事先知道阴谋已经暴露,没有再进攻县城,所以暂时免于全军覆没。面对残余土匪的疯狂反击,给他们毁灭性的打击势在必行。

同年6月,永平村民刘邦森在卫龙地窖巡山时,发现一些大杉树被剥掉了。警惕性很高的刘邦森怀疑这里有土匪,立即向驻剿部队报告,驻剿部队迅速出击,包围了这座山。原来,自由军第14纵队副司令廖带领100多名土匪藏身于此山中,搭起一间杉木小屋,以备不时之需。经过激烈的交火,廖率领的100多名土匪被击毙或俘虏,但廖因熟悉地形而幸运逃脱。

1950年7月,龙岩军分区第八警备团和广东星美分区警备团划转,地方委员会组成汀、吴、杭剿匪委员会,负责指挥三县剿匪工作。此时在武平活动最猖獗的土匪是吴楠的“反共救世军闽西纵队”。军长姜德平,副军长钟勇,下辖三个旅,共300多人。为了尽快消灭这支顽固的土匪,259团主力奉命转战吴楠,集中力量打击蒋德平、钟勇、钟锡成、王乃文等土匪。8月,我一营击毙钟勇“大酒壶”等俘虏七八名,钟锡成等10余名,三营歼灭王乃文土匪30余名,抓获匪首姜德平。十月初,胡杨什邡、、的一、三营,武平、上杭县大队及部分基干民兵组成大包围,围歼林在武平、上杭交界山区的土匪。连续三天四夜,剿灭土匪100余人,缴获枪支100余支。10月12日,上杭、武平、永定县大队与259团二连密切配合,围剿上杭黄青山土匪。在围歼中,他们正确地采取了四面包抄、严密封锁、反复突袭等战术。至23日,一举歼灭土匪90余人,土匪头子林汉在武平象洞一带被迫逃亡时被埋伏的民兵抓获。在搜剿部队的强大震慑下,攻打县城的土匪钟锡成感到难以利用深山老林生存。在我宽大政策的感召下,11月他率队投降,交出一挺重机枪和其他20多支枪。12月,我机枪连长途奔袭闽赣边界王坑山,当场击毙匪首王乃文,抓获土匪8名。至此,经过一年的艰苦战斗,我武装剿灭蒋德平、兰、王乃文、林等团伙头目40余人,土匪基本被消灭。

追捕黑帮头目

士兵有压力的同时,土匪基本被消灭。其余的土匪,如、潘、廖等。,是顽固不化的顽固分子,他们决心以人民为敌人。他们为了生存,做着垂死的挣扎,这成了武平人挥之不去的阴影。为此,驻剿部队依靠人民群众布下重围,让土匪真正感受到“天虽大,却无容身之地”。

在吴蓓地区横行多年的土匪、恶霸、反革命潘,被他当革命军人打死,被他欺负的平民不计其数,劣迹累累。仅武平解放后,就有80多名军民被潘一伙杀害。经过驻剿部队的追踪追击,大部分潘匪被消灭,但这个血淋淋的刽子手却漏网之鱼,继续在武平、长汀边境作案。如果土匪不被清除,吴蓓就不会有和平。1952年秋,机会终于来了。潘等人逃到长汀四都的一户农民家里藏了起来。这位农民11岁的儿子跑出来报告,部队很快就去包围了他。土匪头子潘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打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做了各种坏事的潘总是背着一个观音菩萨,希望能保护他免受“厄运”。直到他被杀,观音还在他的背上。

1950年春从金门潜回武平的土匪头子钟勇,计划进攻武平城,公开任命上杭、武平、蕉岭三县的县长,集合了300多名土匪。他有计划、有组织地伏击我军政人员,派乌丹,杀害农村干部,收买、拉拢起义军叛变。他的行为极其傲慢。1950年冬,经过对军坑子(在广东蕉岭县)和上社的第二次围剿,武平最大最顽固的土匪,除匪首、曾八股头外,全部被歼。土匪头子钟勇,盘踞闽粤边界多年,反动根基深厚,与土匪联系甚多。此外,他在金门接受过特务的特殊训练,极其狡猾。所以两年多了也没有淘汰。为了剿灭钟勇土匪,1953年1月,成立了闽粤边区武平、蕉岭两县保安委员会,负责统一指挥剿灭钟勇土匪。1953年1月27日以后,钟土匪出现,多次抢劫,但都逃脱了。2月20日9点左右,团伙头目钟勇和曾巴沟再次现身,来到颜倩镇落月坑的一个独门农场。对于不速之客的到来,家主不慌不忙,按照剿匪部队事先交代的方法,端上好酒好肉,偷偷派弟弟下山向部队报到。接到报告后,中国驻军迅速出击,追踪匪徒。不久,在杨梅村附近的西山脚下发现了土匪,曾八古头先被杀。当时,钟勇开了几枪还击后,逃进了密林深处,驻守镇压的部队和骨干民兵迅速将这座山层层包围。经过半个小时的搜索,负隅顽抗的钟匪终于被击毙。至此,在吴楠横行多年的最大最强的土匪被彻底消灭。

中国人民自由军第十四纵队副司令员廖明,被我剿匪部队侥幸逃脱后,继续逃跑,继续犯罪。这几年来,我国驻辽武装数次进攻,但多次猛扑空,辽匪伏击杀了我几个兵。原因是辽匪在永平乡有很深的反动根基,甚至有基层干部给他通风报信。后来这些人被一一清查处理,土匪被分化瓦解。见廖明在当地没有立足之地,便带着四个混混以做生意的名义在两广江西一带游荡。1953年冬,廖冒充湖北麻城县人,在萍乡上了火车。公安人员检查他的证件时,发现他有伪造的嫌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平原县第五区人民政府”空的白色信笺,于是将他逮捕。经过审讯,廖飞终于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被押解回武平。1954年春,廖在武平被处决。至此,武平土匪被彻底消灭。总共消灭了3 143名土匪(其中553人被击毙,998人被俘,1 592人被平反),缴获了4 266支各种枪支(包括18挺轻重机枪、11支冲锋枪、3 747支步枪、490支短枪和6-o型枪、迫击炮等)。).武平的百年土匪终于被消灭了。(作者是中共武平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74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