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丨总结四渡赤水“泸州贡献”,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丨总结四渡赤水“泸州贡献”,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第1张

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丨总结四渡赤水“泸州贡献”,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盛夏,万物葱郁。7月23日下午,第二届四川长征精神主题论坛——四渡赤水泸州论坛重温四渡赤水经典研讨会、“鸡鸣三省”大会暨川南游击纵队研讨会在市委党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校)举行。借助研讨会平台,与会专家就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地位影响及现实启示、“鸡鸣三省”会议的历史功绩及时代价值、川南游击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重要议题作了精彩发言。,积极推动四渡赤水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领长征精神研究向纵深推进。

《傲笔》四渡赤水,实现长征伟大转折。

“四渡赤水是我骄傲的笔。”四渡赤水为什么被毛主席称为“骄傲之笔”,有哪些独到之处,让毛主席始终“念念不忘”?

研讨会上,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林波海说,四渡赤水之所以被毛主席称为“骄傲之笔”,是因为毛主席带领红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战役中占据主动,最终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化危机为生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伟大转折。同时,四渡赤水也给了我们“服从领导核心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制胜主动权”的当代启示。

四川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杨先农说,在泸州,毛主席成为全党全军的军事统帅,召开的“鸡三省”会议初步形成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四渡赤水有了“北斗星”;中央红军在泸州进行的军事改革,为取得四渡赤水河运动战的胜利做了政治、思想、组织和战斗准备。在泸州,这里的土地和人民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提供了广阔空的时间和最长的时间支持。他说,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军事辩证法的最高体现和光辉案例。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辩证法,总结四渡赤水的“泸州贡献”,对于我们弘扬长征精神,积极面对和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善于认识和解决矛盾,开创未来,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泸州古蔺县政协三级调研员王海清认为,赤水河四渡期间召开的白沙会议,集中研究解决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关键问题。第一,解决红军思想涣散、情绪低落的问题;第二,确立“运动战”为红军的作战方式;三是增强党的团结;第四,指挥和领导全国红军;第五,部署杜尔赤水河的计划;第六,明确行军作战的后勤保障。可以说白沙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赢得四渡赤水战役乃至整个长征的作用。

“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其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原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希言先后两次到泸州、叙永、石巷子考察,参观了“鸡鸣三省”旧址遗址,并与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以山名、碑文、“飞地”地图、时间节点为依据,结合周恩来总理1972年6月10日的言论,“有一个庄子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鸡鸣三省,鸡鸣三省都有”“因此,我

李希言认为,“鸡叫三省”会议最大的亮点和历史功绩在于,它开了核心意识和核心领导的先河,拉开了推动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序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新篇章。三省会议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此形成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忠诚的核心意识和坚持真理、用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长征精神要素。

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毕元拓认为,“鸡叫三省”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延续,开启了张闻天在党内“全面负责”的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它回答了“历史为什么选择毛泽东”的问题,其成果对今天的新长征仍具有时代价值。遵义是历史的转折点,“栖息三省”之地是历史的交汇点。“鸡叫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决议的执行地,是北进的基石,是共识的汇聚地。

广西艺术学院教师许认为,“鸡爪三省”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是伟大转折中的重要一环。“鸡叫三省”会议不仅使遵义会议的决议得到了具体落实,也为扎西会议做了准备。这三次重要会议前后进行,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的进一步成熟。

川南英勇的游击纵队载入史册。

“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精辟论述,川南英雄游击纵队也深刻体现了这三大作用。

研讨会上,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史办二级调研员王介绍说,川南游击纵队是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方向调整的背景下,通过缩编军队,由当地党组织和较早成立的叙永特区游击队结合领导干部和红军战士组建的革命武装力量。1935年2月18日,川南游击纵队成立后,迂回于敌军重兵驻扎的川滇黔边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党的领导,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几乎每天都要与数倍或数十倍的敌军作战,有时一天要打好几仗,最终完成了中央赋予的牵制和打击敌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光荣使命。川南游击纵队的游击战是红军长征史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川南游击纵队的武装斗争虽然在强敌的“围剿”中失败了,但坚持了敌后武装斗争,配合和支持了中央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的战略转移,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川南游击纵队在川滇黔开展的地方群众工作,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传播了革命火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泸州叙永县档案馆二级馆长何平从民国档案中看到了川南游击队的武装斗争。他认为,川南游击队在寡不敌众、险象环生的绝境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最后几乎全军牺牲,倾注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弘扬四渡赤水精神推进泸州红色品牌创建。

研讨会上,军事文怡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毅表示,泸州红色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系列红色基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道德和生态价值。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开发和利用泸州红色资源。要完善顶层设计,丰富价值底蕴,不断完善其质量内核,使其历久弥新,永葆生机;要打造经典产品,做强旅游品牌,依托红色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实现人们学习革命历史、感受红色魅力、接受传统熏陶的美好愿望;要把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民富、生态美、红彩和谐统一。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颖认为,传承和弘扬四渡赤水精神,要深度融入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现代化、大众化、可持续的传承。只有开发四渡赤水在战略、军事、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才能不断创新,传播,可持续发展。要推动四渡赤水精神传承数字化转型,增强传承的开放性、现代性和艺术性。要把弘扬四渡赤水精神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菊表示,要深入系统地挖掘以四渡赤水为代表的泸州红色文化理论,把弘扬四渡赤水精神与培养时代新人结合起来。高校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努力,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教育的条件和保障,确保红色文化及其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上海文博堂城市研究院院长文博说,泸州是中央红军进入四川的“第一站”。赤水四渡时在泸州召开的“鸡三省”会议和白沙会议,是泸州永远的红色记忆。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毛主席的核心地位在四渡赤水中进一步确立。可以说,中国革命的春天是从泸州开始的。学习四渡赤水,不是为了重复历史,而是在弘扬四渡赤水精神中打造红色品牌,打造具有鲜明泸州特色的红色品牌,让更多的青少年敬仰和追随。

“红”是泸州的精神底色。

泸州历来高度重视和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孕育的红色遗产。长征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酒城儿女坚定信念,阔步前行。回顾四渡赤水河的历史,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不畏强暴、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英勇牺牲的高尚品格。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保护好、建设好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山河,努力创造不辜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续写酒城。(罗宗宁、许、牟可、阮春华)

来源:泸州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65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