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不死,秦朝会灭亡吗?历史上那场沙丘之变到底有多大影响

如果扶苏不死,秦朝会灭亡吗?历史上那场沙丘之变到底有多大影响,第1张

如果扶苏不死,秦朝会灭亡吗?历史上那场沙丘之变到底有多大影响

公元前210年,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他的第五次东游中突然死亡。

随着秦始皇的去世,历史走到了十字路口。

秦始皇死后,最关键的是马上选下一任皇帝。秦始皇临死前,命令他的贴身男仆赵高给长子伏肃写了一封信,要求伏肃返回咸阳继承皇位。

但就在这个时候,负责起草圣旨的赵高突然有了一个惊人的想法:既然秦始皇死了,这件事只有他知道,他自己起草圣旨。是不是说你完全有能力篡改诏令,让别人当皇帝?

这种想法一经出现,便迅速传播开来。赵高很清楚,他这样做是有很大风险的。事情一旦曝光,对整个家庭来说肯定是大罪。但同时,如果他成功了,他将有权力为下一任皇帝树立自己的地位。等新皇帝登基,权力和财富绝对唾手可得。

面对巨大的诱惑,最终,赵高无奈之下决定篡改秦始皇的遗诏。但是,如果他想篡改遗诏,就需要另外两个人的配合。这两个人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和宰相李斯。

作为胡亥秦始皇的幼子,他无疑是这场政变中的关键人物。因为当时秦始皇所有的儿子中,只有胡亥跟随秦始皇,参加了这次东游。也就是说,当时赵高唯一能代表的就是胡亥。而如果胡亥不同意,赵高的计划也不可能成功。

至于宰相李四,也是关键一环。因为李斯和赵高一样,有直接拜见秦始皇的权利。而李斯作为宰相,有能力控制官员。可以说,在整个东游团队中,除了秦始皇,李四的话是最管用的。如果李斯不合作,赵不可能完全掩盖秦始皇死亡的消息。

我们不知道当时赵高是怎么说服胡亥和李斯的。有可能是三个人有预谋,也有可能是赵高说服了两个人,更有可能是胡亥先提出的主意。不管当时三人如何谋划,总之最后达成共识:篡改秦始皇圣旨,处死秦始皇长子傅肃,立胡亥为帝。

就这样,历史上最著名的阴谋案发生了。

接下来,三人对秦始皇死亡的消息保密,一路上买了很多鲍鱼,掩盖秦始皇尸体的腐烂气味。与此同时,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将原来立伏肃的命令改为立胡亥。此外,赵高还以秦始皇的名义,向北方的长城兵团发函,命令负责监管北方军队的儿子傅肃当场自杀。

最后在三人的精心策划下,傅肃自杀,胡亥登基。胡亥登基后,仅仅过了两年,秦朝就爆发了著名的大泽乡起义。之后没多久秦朝就灭亡了。而这一切,恐怕都来自于秦始皇死后的政变。

这次政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

那么,为什么秦王朝在胡亥称王仅三年后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开始迅速爆发?为什么胡亥和赵高只凭一张纸就能把原本继承皇位的傅肃处死?如果伏肃即位,秦朝能避免二世灭亡的结局吗?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说起。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因为特殊的经历,一直没有立过皇后,也没有立过楚君,很多历史学家后来分析,这应该是因为秦始皇的生母赵霁早年做了很多事情,甚至和太监老艾合谋杀了秦始皇。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始皇自掌权以来,对女性极度不信任。所以秦始皇不仅没有立皇后,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立一个合适的妻子。连秦始皇后宫的女人名字都不为后人所知。

因为没有皇后,秦始皇生前没有太子,也没有准确的继承人。但长期以来,秦始皇的长子傅肃被满清的文武官员视为秦始皇的继承人。就连秦始皇本人也对傅肃青睐有加,培养傅肃为接班人。

作为长子,伏羲没有让秦始皇失望。傅肃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足够的仁者风范,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楚君,更难得的是,傅肃生性豪爽。所以,伏肃即位后,秦朝大部分可以休养生息,改变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激进作风,让天下盛世。

从史书上的很多线索来看,当时的秦始皇其实也是这么想的。秦始皇也觉得自己在位期间压迫秦人太严重了。他死后由伏羲这样的皇帝取代,秦朝可以有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元前212年。这一年,秦始皇在咸阳坑杀了400多名术士和儒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对了,所谓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件事。焚书是指秦始皇决定烧掉天下所有不利于国家统一的书籍。可怜儒家是因为,焚书事件结束一年后,很多方士通过帮秦始皇炼制丹药来欺骗秦始皇,随后又有很多儒生嘲讽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才一怒之下,把这些人都杀了。

对于这件事,秦始皇和伏羲持完全相反的态度。傅肃生性豪爽,不忍心杀那么多儒生,所以不认同秦始皇。此后,秦始皇认为傅肃过于仁慈,缺乏一个皇帝应有的铁血战争。

于是,之后,秦始皇派伏羲去北方监军,意在向伏羲展示长城兵团是如何和北方的匈奴作战的,以锻炼伏羲的钢铁意志。

秦始皇的安排其实很有意义。秦始皇除了锻炼傅肃的意志,还有让傅肃插手军队的意图。毕竟傅肃从小在宫中长大,在军中经历不多。直接的结果就是,伏肃在军中基本没有队伍。

当时傅肃负责监管长城兵团,这是整个秦朝最精锐的军队。领兵的蒙恬对秦始皇无比忠诚。所以,秦始皇认为,当伏肃到了北方,就可以逐渐在军队中扎根,拥有自己的军事队伍。而且在蒙恬的保护下,芙素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秦始皇的计划其实很完美。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两年后,他就病死了,死在了东游归来的路上。就是这个小小的误判,让秦始皇的所有计划付之东流。

到了扶苏以北之后,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秦始皇下令第五次出征。此行也是秦始皇即位以来最远的一次旅行,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原。也是在这次旅行中,可能是因为旅途太辛苦,阅兵医疗条件有限。最后,秦始皇走到山东平原县时,突然病倒了。

此后,东游队开始迅速返回咸阳。但是,游到一半,秦始皇就彻底完蛋了。就在这个时候,历史上著名的‘沙丘政变’发生了。

随着胡亥、赵高等人篡改诏令,历史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后世史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这次政变,如果秦始皇死后,傅肃继位,秦朝将进入休养生息期。这样,秦始皇对国家的压迫就慢慢解决了。人民的负担会逐渐减弱,秦朝的内部矛盾也会逐渐减弱...

但是这一切,随着沙丘的政变,再也不会发生了。

因为刚刚即位的胡亥,从来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接班人训练。所以,在胡亥眼里,皇帝只是一份随便享受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也是为什么胡亥称王后,把所有政务都交给赵高,自己只是自娱自乐。

至于赵高,本就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繁荣,而不是为了任何政治野心。所以赵高掌权后,唯一想做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权力,而不管国家会怎么做。

这一切导致了沙丘政变,秦国逐渐失控。

沙丘政变的同时,赵高篡改的诏书也已经送到了北方。当傅肃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出于对秦始皇的信任,他没有想到可能会有人伪造。再加上傅肃一向孝顺,负责送信,又是赵高的心腹。最终,傅肃不得不自杀。

在傅肃自杀的同时,胡亥一行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咸阳。然后依靠篡改过的遗诏,帮助胡亥正式登基。当时咸阳的高官,虽然有人质疑,但胡亥那边有遗诏,宰相李斯辅佐。其他人即使想质疑也没有能力。

最后,胡亥成功登基,历史进入了秦二世时代。

胡亥登基后,对当时秦朝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开始积极准备夺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胡亥杀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之前支持傅肃的蒙恬等人也被胡亥逼死。

这些事情都做完了,胡海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之后,胡亥开始纵情享乐,于是政务就交给了赵高和李斯。之后,李斯和赵高又开始互相争权。结果秦朝高层很快陷入混乱,统治机器很快就瘫痪了。

如果统治机器在和平时期坏了,可能还来得及维修。然而,这个胡亥覆灭的时间点,恰好是最关键的时候。要知道,在秦始皇统治后期,秦底层人民的反抗已经很强烈了。只是秦朝凭借强大的统治机器,硬生生的镇压了这种反抗。然而现在,统治机器逐渐失灵,秦政府的镇压力量开始减弱,底层民众的反抗自然如期而至。

公元前209年7月,秦始皇死后仅一年,秦末轰轰烈烈的起义随着大泽乡陈光的崛起而正式爆发。

然而,客观地说,当陈胜的光武起义刚刚爆发时,对于强大的秦朝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当时的秦朝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全有能力轻而易举地镇压起义。但问题是,由于高层政局的混乱,从光武起义、陈胜,直到秦朝派出足够的军队镇压,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陈光带领的这支队伍已经完全壮大,规模达到了数万人。这时候秦朝镇压起义已经很困难了。更为关键的是,光武起义后,一直隐居的六国旧贵族陈胜开始纷纷揭竿而起,纷纷响应。于是当秦国政府真的反应过来,开始准备镇压起义的时候,起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原。

客观来说,秦朝还是有机会镇压起义的。只要秦朝高层能够在这个时候停止内斗,全力调动军队镇压,对于当时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问题是当时李斯和赵高的斗争已经如火如荼,这种高层的斗争无疑进一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接下来的半年,叛军开始进攻荥阳,打算从荥阳进攻函谷关。秦朝调动了所有的兵力,在荥阳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此后,陈胜又派大军,绕过荥阳,奇袭函谷关,直逼咸阳。就在义军即将入侵咸阳的时候,胡亥终于下了一道罕见的命令,接受了张寒的建议,赦免了骊山的俘虏。依靠这支骊山囚军,秦朝最终击退了起义军,进而在荥阳打败了光武率领的起义军主力。

所以,在光武起义半年后,陈胜、秦朝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终于暂时镇压了起义。甚至陈升和光武自己也在战争中牺牲了。到这个时候,如果秦朝能够乘胜追击,优先解决起义军的问题,或许还有希望挽回局面。而咸阳这边,却看到叛军主力被镇压,赵高开始疯狂夺权。半年后,赵高诬陷李斯谋反,最后杀了李斯。

在这段时间里,当赵高都推翻李斯,旧的六国贵族增长,并逐步取代原来由陈光领导的叛军。就在李斯被杀后两个月,项羽率军到达巨鹿地区,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然后咸阳这边,赵高掌握了全部权力后,杀了胡亥,改立子婴为帝。这期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获全胜,刘邦也率军逼近函谷关。之后,子英又杀了赵高,但是子英上台的时候,刘邦已经进了关中,此时的秦朝已经彻底没救了。

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全过程。

纵观秦朝灭亡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秦朝灭亡的开始其实源于沙丘的变化。没有这次政变,如果傅肃顺利登基,就不会有秦高层的动荡。在那种情况下,即使光武起义,陈胜,最终也会很快被秦朝镇压下去。傅肃登基后,很快就能恢复人民权力,缓和社会矛盾。

可惜随着胡亥即位,历史彻底走上了另一条岔路。

所以后世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秦朝其实是死在赵高手里的,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赵高,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56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