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的墓葬:出土一枚2厘米印章,竟是稀世珍品

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的墓葬:出土一枚2厘米印章,竟是稀世珍品,第1张

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墓葬出土一枚2厘米印章,竟是稀世珍品

1980年8月,江苏扬州砖瓦厂的工人在施工中意外挖出一座地下墓穴。

这一消息首先上报给了文物部门,考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查,此墓为大型砖墓,由于盗墓贼曾来过,十分凌乱。

不过,好在墓中还有一些精美的随葬品。

错银打造的铜牛灯,极为精致。灯座为肥牛,通体饰错银(银线银片镶嵌工艺)流云。

灯顶的烟道接牛头,是空,可以盛水。灯点亮时,产生的油烟通过烟道进入铜牛体内,溶于水,可减少室内污染。

此外,这件刻有建武二十八年铭文的青铜鹅足灯,是和错银的青铜牛灯一起出土的。

建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称号。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

因此,专家推测这是一座东汉早期的墓葬,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来看,墓主人地位显赫。

但由于缺乏更直接的物证,专家们一时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暂时将该墓命名为甘泉山二号汉墓。

幸运的是,在第二年,一枚印章的发现揭开了墓主人身份的神秘面纱。他是谁?

1981年2月24日,周围村民正在甘泉山二号汉墓附近的废土堆里取土修路。

其中,一个女人意外地看到泥土中有一道金光闪过。她翻了翻泥土,发现了一些金色的东西,于是她把它捡起来放进了口袋。

晚上下班回家,打扫完就觉得越来越不寻常。

它的形状奇特,上半部为龟形,下半部为方形,底部刻有文字,显然是一枚小印章。

有懂行的朋友提醒她,这个小印章很可能是文物,于是女子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文物部门。

经鉴定,为纯金打造,边长2.3厘米,重122.8克,印面刻有“广陵王茜”篆书。

以“广陵王”为线索,结合鹅足灯上的铭文,专家确定墓主为东汉广陵王刘晶。

刘晶,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在公元41年成为杨珊国王;公元58年,汉明帝改国号广陵王。

据史料记载,广陵在汉代是一个诸侯国,位于江苏扬州、江都、高邮一带,环境优美,物产丰富。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刘绪被封为西汉第一任广陵王。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市神驹山发现了刘绪及其皇后的墓葬,均采用了黄肠高级木框架结构。

当时,刘绪自缢后,西汉皇帝先后封五位皇族成员为广陵王。

到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废西汉诸侯。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恢复汉制,重新分封诸侯。

继刘秀之后,他的第四个儿子刘庄继承他成为汉明帝。

汉明帝和刘晶是兄弟,自然互相照顾,在杨珊被王改封为广陵王。

石仔:刘晶很有才华,但性格不好,尤其小心眼。

刘庄的弟弟继位,成为广陵王。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然后有一天,我对左右说:我长得像始皇帝,三十岁得天下,现在三十了。

言外之意很明显。

不久,这些话传到了汉明帝的耳朵里。刘晶知道不对劲,主动把自己关了起来。

弟弟汉明帝见他“负荆请罪”,也就没有过多追究,象征性地裁掉了自己的护卫随从。

上谕中,改称广陵王为广陵侯。

然而,刘晶的本性很难改变,几个月后他又这样做了。嘴里没分寸,说汉明帝坏话,结果被举报曝光。

这一次,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要求汉明帝严惩刘晶,以儆效尤。

刘晶知道自己在劫难逃,愤然自杀。

后来朝廷废广陵州,改广陵郡。的后代也被贬谪到低于王的地位。

现在光国已经废了,印章也不用了。

专家推测,这块广陵王进喜被允许作为刘晶墓的陪葬品,可能是经过汉明帝批准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皇帝的印章叫做印。那么,刘晶的身份就是C-King。为什么他的印章叫广灵王茜?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使用印章了。当时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都可以称之为玺。

直到秦统一中国,秦始皇为了强调皇帝的权威,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叫玺,臣民的印章只能叫玺。

但实际上,在一段时间内,秦始皇的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光王印的发现,似乎证明了,至少在东汉时期,诸侯的印还叫印,而这金是中央给的,并不算僭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43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