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容不得外人做主

“中国”容不得外人做主,第1张

中国”容不得外人做主

介绍

介绍

中国品牌的成长和崛起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期待的。

作者曹家栋

编辑骆超

编辑朱锦斌

旧世界正在崩溃,新秩序悄然建立。

我们不能忘记,从3月份开始,疫情从吉林蔓延到上海,蔓延到多地,让2022年的中国车市在期待与哀叹的交织中度过了上半年。在这种变化下,南北大众等一线车企被迫停产,全产业链暂停,让“销售焦虑”成为全行业共识。

几乎所有人都得出结论,今年将是汽车行业不景气的一年。消费下滑的加剧和战役常态化的壁垒,不仅不分青红皂白地追杀所有人,也迫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竭尽全力维护市场稳定。或者出台新政策扶持内伤严重的支柱型车企,或者加大对潜在用户的消费鼓励,都是针对一个地方。

果然,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阶段降低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消费刺激方案落地。从那一刻起,太多失去的消费者信心仍然需要时间来建立,但截至6月底,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年的撕裂和重组程度仍然异常激烈。

第一,新能源领域如火如荼,不亚于豪华车市场的热闹。以特斯拉、比亚迪为首的头部新能源车企正在疯狂改写产业转型的节奏。

第二,高量增的中国车企,在淘汰二线合资等弱势品牌的同时,也在争取每个细分市场的话语权。达到近50%的市场份额,这是以前谁也不敢想象的目标,但此时此刻,却显得那么容易达成。

“电气化”让中国跟随潮流

毫无疑问,随着上海疫情的解除,以及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刺激汽车消费的各项税费减免和消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全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似乎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恢复。

6月份中国乘用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6%,比5月份下降17%,整整提高了40%。由此,今年上半年汽车零售总量达到994.2万辆,同比增长提高到28.9%。

其中,相对于传统燃油车领域依附于购置税减半政策而快速增长,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是多维度爆发。消费心理的改变,叠加出口行业的回暖,新车效应等优势直接填平了整个行业的转向舵。

1-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一度击碎了大家对2022年下半年中国车市走势的担忧。

看着销量直接闯进前十的越来越疯狂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带着一堆新能源车企直指燃油车腹地,我不敢说今年会是中国车市主易帜的第一年。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成为主导市场趋势的核心,这是必然的结果。

今年早些时候,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超出预期,未来行业变革的速度可能比预期更快。”给出了预测。“按照去年行业变革的速度,如果以同样的速度计算,今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有望达到35%。”

事实证明,这不是王传福和比亚迪的自信。过去半年,仅比亚迪一家就售出641,350辆汽车,同比增长314.90%。

如此强劲的表现也意味着比亚迪如今一举领先特斯拉,成功摘得半程“全球新能源销量桂冠”。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包括大部分新势力,都在奋勇争先,开着车走。

在这方面,谁还看不起新能源?燃油车市场现有红利,谁被困?

熟悉大环境的人会说,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和汽车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4.0%不足为奇。然而,当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中的占比达到39.8%,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销量前十的榜单中占据九席的时候,那些原本不想承认的现实不得不正视。

宝马、奔驰、奥迪誓言要把中国打造成全面电气化的桥头堡。丰田、本田、日产相继采用了自己的原生纯电动车型,这似乎是外资品牌半年来最显著的战略表现。可惜从结果来看,燃油时代剩下的红利太香了。面对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他们的反应并不比“高调”强多少。

所以,在疫情有所缓解的这两个月里,相对于曾经为电气化铺路的日本人和被现有利益束缚的德国人,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中国车企在互相争斗和博弈。蔚来ES7,理想L9和世界M5,欧拉芭蕾猫和Smart#1的疯狂结盟,背后是吉利,暗中较劲...他们非常高兴。

这是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所有僵化的游戏规则都不再管用。

无论你多么怀念过去,多么感受到燃油散发出的肾上腺素,202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都将以电动化为主,反之亦然。这半年的变化趋势,只是在告诉外界:嘿!你看,中国将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福地,中国汽车企业也在一个个成长为能够影响行业发展的领导者。

中国车企的崛起总是不可避免的。

平心而论,汽车芯片行业基本被瑞萨、恩智浦、英飞凌等全球大供应商垄断。,并叠加在世界各地反复爆发的疫情上。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汽车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过过去几年的整顿,中国汽车行业之所以能在2021年韧性增长,结束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最大的原因是中国汽车人采取了极其有效的措施解决疫情危机,维护零配件供应链。

但是,从那以后,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新能源产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车企对市场的掌控越来越娴熟,曾经被大家诟病的发展逻辑开始被新时代的曙光所改变和重塑。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已达489.1万辆,同比增长16.5%。同时,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无限接近乘用车总销量的一半。47.2%的实际数据,比去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

当比亚迪借助电气化登上销量榜首时,有人认为是侥幸。目前合资的品牌还在燃油车市场,对电气化的对待始终处于无力的阶段。选择全力投入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无非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1-6月,累计销量约为62.92万辆的长安汽车和销量为61.38万辆的吉利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小幅下滑。这是真的;以北京现代和大岳起亚为首的合资企业已经逐渐放弃了它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事实。

相反,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车企正在不断蚕食现有合资品牌的阵地。

毕竟在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榜单中,只有一家合资车企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正增长。销量前15名中,中国车企占据6席。其中,比亚迪汽车和长安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吉利汽车位列第五。

我清楚地记得,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非常肯定地对外界表示,“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另一方面,我在想,“到2025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合资品牌,这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目前离这个时间节点已经不远了。中国车企的疯狂一点也不弱,足以说明在中国的边境,汽车市场话语权交接的最后期限正在临近。即使不考虑新能源发展带来的增长速度,自主品牌也会利用燃料时代的余晖与外国人竞争,伺机夺权。

一路走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被轻视,被鄙视的太多了。在合资品牌的围攻下,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已经把“国产”二字等同于“低质”二字。吉利、长安、长城等。是目前最热门的中国汽车公司。都是在10万以下的低利润市场被消费者打死的。

多年后的今天,2022年上半年成功见证了中国品牌的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车企在抢占先机、弯道超车或加速追赶过程中的战略胜利。

在新能源领域,以转型为关键的新势力引领中国传统车企,通过与“新四化”发展趋势的加速融合,合资品牌如坐针毡;在传统汽车市场,瞄准新一代消费者的胃口,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好手段,多维度改写整个市场格局。

“改变人心是需要勇气的。”电影绿皮书把这句话献给所有在命运中寻找光明的人。我想说的是,投机的时代已经过去,有自我革命勇气的中国车企将以这一刻为新起点,重新开始征程,不再韬光养晦,只求加速接近50%市场份额的既定目标,直至飞跃。

曹家栋|

汽油在血液中流动,

只有快速和牢不可破!

剧终

微信号| |iAUTO201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0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