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颁布“剃发令”,竟是汉人提出的?引发屠杀死伤近10万人!

多尔衮颁布“剃发令”,竟是汉人提出的?引发屠杀死伤近10万人!,第1张

多尔衮颁布“剃发令”,竟是汉人提出的?引发屠杀死伤近10万人!

清朝初期,多尔衮是清朝的第一任国王。作为朝臣,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虽然两次与皇位失之交臂,但他做了皇帝该做的事。

纵观多尔衮一生,他对清朝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帮助哥哥征服朝鲜和蒙古,立顺治小皇帝继位,为他统一全国。所以多尔衮比那个专注爱情的顺治更像皇帝。

但他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引发了“反清复明”的起义,由此造成的影响在清朝并没有得到解决。

根本原因是1645年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剃度令”。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入侵南京,南明始皇帝朱友松被俘,因此大部分地区被清朝控制。

为了实现“满汉融合”的政策,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理发令,要求全国人民在十天之内必须按照满人发型剃光头发,同时穿着要像满人,违者处死。

其实早在清初就有投降必须剃头的老规矩,但清军入侵北京后,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这个规矩就被废除了。

此时南明政权崩溃,清朝即将完成统一。于是,多尔衮为了让汉人和满人不分彼此,又提出了这个规定。

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表面上是为了实现“满汉融合”的政策,实际上是用极其强硬的手段将汉人同化为满人。但这只会引起民众的反抗,因为这与汉人的传统观念相冲突。

对于古代的汉人来说,发型和衣着都是很讲究的。在《易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身有皮,父母不敢毁,孝始。”所以汉族人成年后不能剃头。他们需要把头发盘成发髻,戴上皇冠。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满族发型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剃掉一半光头,留一条粗辫子,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按照清初颁布的规定,“头顶只留一元,多则处死。”满族人要按照这个要求,只在头顶留一根铜钱大小的头发,然后扎成手指粗细的辫子。必须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

当时满语称这种发型为“金钱鼠尾”。据说为了配合这种发型,男人的胡子只能在上嘴唇周围留十余根,可以说是“鼠头鼠脑”。

200年后,满族的发型从“钱鼠尾”演变成“猪尾”,最后演变成半光头。

如前所述,“身体受头发皮肤影响的父母”剃头,无异于自残,是不孝。所以剃发令颁布后,遭到汉人的强烈反对。

这群早已投降清朝的人再次举起造反的大旗,全国各地发生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顺治二年(1645年)的惨案“嘉定三屠”,近十万人惨遭屠戮。

由于嘉定人拒绝剃发,在乡绅侯东增的带领下,十余万人起义反清。因为是农民组成的军队,战斗力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

清军在吴襄连长李成栋的带领下,很快打败了起义军,攻入嘉定城。在城市被摧毁的那一天,李成栋下令屠杀这座城市。屠杀持续了一整天,总共有三万多人遇难,其惨烈程度无法言表。

但是这场大屠杀并没有结束。顾名思义,发生了三次。

李成栋的军队离开后的第三天,逃脱的幸存者回到了嘉定城。在一位名叫朱颖的正义人士的领导下,他们再次团结起来,对留在城里的清军进行了一场反屠杀运动。

于是那天晚上,李成栋带领他的军队回到嘉定,杀死了正在睡觉的叛军。这是第二次大屠杀。

至于第三次大屠杀,20天后,南明的一位名叫吴的将军带领他的手下攻打嘉定城。周围的百姓对清军的暴行非常愤怒,于是加入明军队伍,在城内杀清军。

不久之后,李成栋再次率军平定叛乱,顺带屠杀了刚刚在嘉定避难的两万人。至今有近10万人死在明军手中。

这场大屠杀被称为“嘉定三屠”。与此同时,江阴、苏州、嘉兴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叛乱,给清朝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花了十几年才平定了大部分,但民间经常发生剃度令引发的反清活动。

其实也不能怪多尔衮,因为剃度令是清朝汉人官员提出来的。

清军进攻南京时,内院学士李若琳、孙之獬提出,在南京城毁之日,全国人民都要按照满人的发型剃头,衣服也要仿照满人的样式。

根据《青子钞》中的记载,当时孙之獬提出的理由是:“陛下平定中国,一切都是新的,而穿衣扎发的制度却保持着旧的旧的。这是因为陛下来自中国,而不是中国来自陛下。”

这个时候多尔衮还在思考如何让汉人和满人冰释前嫌,和平共处,而孙之獬的提议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最快见到效果的方法。但实际上,孙之獬等人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只是为了掩饰他们的尴尬。

因为早在清军刚刚进京的时候,孙之獬和李若琳就已经剃了光头,在家等待清军的到来,而这一举动只是为了一个好的未来。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清军取消了剃发的老规矩,于是后来投降清朝的明朝旧臣们都保留了原来的发型。

这让两位主动剃光头的官员显得十分尴尬。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头上写的“汉奸”二字,所以当他们穿上满族长袍时,他们总是和满族官员站在一起。

然而,满清官员认为他们比汉人优越,他们不愿意接受孙之獬等人。当他们站在汉官的行列中时,也遭到了驱逐,于是在朝廷中进退两难,被众人孤立。

所以他们早就想提出理发令了,但是他们也知道当时清朝确实需要民众的支持,所以不能轻举妄动。

现在南京将破,南明政权即将崩溃,大清一统天下已成定局。这时候刮胡子的命令一定不能拒绝,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事情。

此事发生后,孙之獬成了汉室官员的眼中钉,纷纷上书弹劾,但多尔衮坚持孙之獬和李若琳,并严厉斥责这些反对的官员。

同一天,多尔衮颁布了理发令,要求南京所有的官民都要剃头。如果他们不服从,他们都将被处死。十天后,礼部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人民执行此法。

这个命令一出,就变成了绝对命令,要么剃,要么死。如果有一个人没有剃头,那就杀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没有剃头,那就屠杀一个村庄。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少数人不愿意听。例如,陕西官员孔文举作为孔子的后代向法院申请不剃他的头发,但他被拒绝。他也被解雇了,再也没有被雇佣。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剃度令”的颁布挑战的是汉人的底线。本来满族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就靠他们统治中原,这让汉人很不满。现在,他们要剃头,这是汉人所不能接受的,从而激化了汉人和满族的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29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