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前,苏军损失了超过300万兵力,是靠什么做到了绝地反击?

卫国战争前,苏军损失了超过300万兵力,是靠什么做到了绝地反击?,第1张

卫国战争前,苏军损失了超过300万兵力,是靠什么做到了绝地反击?

当时,许多囚犯在西伯利亚开矿。没想到德军来莫斯科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这里。每个人都很兴奋。这些人很冷静,这是一场灾难。但在战争时期,他们是狼,是兽,是战无不胜的勇士。

显然,从远东转移过来的战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就是惩罚营。从卫国战争开始到二战结束,至少有50万名战俘从西伯利亚被释放,他们加入了卫国战争。

在斯大林的建议下,这些人只要在战场上立过战功,就可以洗清过去的罪恶。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当时的苏联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1.卫国战争之前,苏联的有生力量基本上全军覆没。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启动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包括:

北方集团军群,29个师,主要目标是穿越白俄罗斯,直奔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第51师,主要针对苏联大本营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63个师,主要目标是攻占乌克兰基辅,然后入侵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

还有一堆后勤部队。这次希特勒孤注一掷,调集了190个师,3700辆坦克,50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总兵力550万人。

战争过程非常顺利。在战斗的第一天,超过1200架苏联飞机被摧毁。大部分是起飞前出生的。

北方集团军群歼灭苏军24个师,重创苏军20个师。德军将战线向前推进了450公里,直接杀到了列宁格勒城下。

中央军群歼灭苏军30个师,重创苏军70个师。德军已经把战线推进了350公里,抬头就能看到莫斯科。

基辅的南方集团军群与苏军激战。因为这是苏军的大粮仓,如果失去了,苏军的后勤补给就成了大问题。一战中,德军消灭了66万苏军,其中包括6万名军官。

仅过了三周,德军就将战线推进了600公里。如今,波罗的海三国,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都成了德国的领土。

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苏联损失惨重,多达300万人投降死亡。此外,损失了7000多架飞机、70000门大炮和15000辆坦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奇迹,那么苏联人一定会输。

第二,红场阅兵成为卫国战争的转折点。

德国士兵到达莫斯科城下时,恰逢苏联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其实当时谁也没想到会有什么阅兵。

毕竟看德军进城不看阅兵也无所谓。毕竟国家正在灭亡。但这一次斯大林一反常态,决心举行阅兵。

为什么?因为这是鼓舞士气的最好方法。当时苏军损失了300万有生力量,对民族士气打击很大。如果没有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死只是时间问题。

为此,斯大林毅然举行了阅兵式。阅兵前一天晚上12点,斯大林要求部队紧急通知第二天早上阅兵。

没办法。我担心阅兵的时候德国人会派空部队来骚扰我。阅兵的第二天,斯大林慷慨陈词,立刻激起了苏军将战争进行到底的精神。同时,这次阅兵也向世界证明,苏联将与德国战斗到底!

那天确实有德国飞机轰炸,但只是例行公事。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阅兵会彻底改变战争的走向。

另外,当时苏联的核心领导层已经迁到了西伯利亚,为了保住核心领导权。但是斯大林带着愤慨留在了莫斯科。他想告诉整个苏联,他愿意和莫斯科同生共死。

这种气魄极大地感染了守卫莫斯科的部队的士气。就像古代皇帝亲自参与的时候,军队的士气完全不一样。

3.西伯利亚的战俘士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最后手段,斯大林不愿意使用这些部队。因为在大清洗期间,许多政治犯受到斯大林当局的迫害。

有点敏感。说到底,他们只是不认同斯大林的政治观点,并没有真的犯什么罪。因此,让他们出来保卫国家是斯大林的冒险之举。

此外,一些囚犯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如果释放,会不会火上浇油?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此,斯大林要求贝利亚成立一个甄别小组来甄别这些囚犯。只有通过筛选的囚犯才能踏上保家卫国的战场。

每个营约800人,主要负责战场上最危险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炮灰。所以惩罚营里有句话,每个人都活不过三个月。

除了充当士兵的俘虏,还有一批有动手能力和知识的人,成为重要的后勤力量。据统计,后方的这些俘虏为卫国战争提供了3500万枚手榴弹、2500万发炮弹、1000万枚地雷、10多枚炸弹等等。

第四,美国的援助不可忽视。

没有无缘无故的绝地反击。当时苏联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清洗,大部分军官都被杀了。一些有经验的军官被埋在地下,而其他人则被送往西伯利亚采矿。前线都是新兵,这也是他们在卫国战争初期那么努力的原因。

事实上,这已经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来了。苏联以40万人的代价,设法让芬兰伤亡10万人。也是从苏芬战争中,希特勒看到了苏联的外强中干。

当时苏联缺乏优秀的军官和武器弹药,失去了重要的粮仓。想反击吗?你在想什么?这时候外援就成了重要的基础。

当时美国正在疯狂协助其他欧洲国家对付德国。例如,美国向英国提供了50支步枪、8万挺机枪、900门大炮和几枚炸弹。

苏联参战后,美国也向苏联提供了很多援助。这包括15000架飞机,23000辆坦克,50万辆运输车,10000门高射炮,260万吨油料,还有其他资源,几乎都搬出了军火库空。

就连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也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提到,如果当时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不可能挺过1942年。

当然,以上数据还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因为美苏争霸,进入冷战阶段。以前大家目的都一样,可以抱团取暖。然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当然,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推翻的。没必要喷他们。不可否认,美国确实为苏联卫国战争提供了各种支持。当时谁让他们在一起呢?

总结:德国人自己也有问题。

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时希特勒计划三个月解决苏联,但是战争到了冬天。苏联的冬天是拿破仑冻死的冬天。希特勒做梦也没想到他会遭受这一切。

当时前线的德军已经把前线逼到极限,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所以大量的前线士兵都是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战斗,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这让希特勒非常焦虑。我们完全可以把当时的德军视为三大轴心。一旦闪电战未能击败对手,他们就会落后而死。

趁着德军后勤补给不足,苏联发动了绝地反击。毕竟他们背后是莫斯科,最后一道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23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