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跨年羹尧为两位大将之一,高阳说他没什么了不起,谁说得对

康熙跨年羹尧为两位大将之一,高阳说他没什么了不起,谁说得对,第1张

康熙跨年羹尧为两位大将之一,高阳说他没什么了不起,谁说得对

传闻康熙对年羹尧评价很高,说他和龙哥是我们王朝唯一的将军。

公元1709年是年羹尧崛起的起点,因为在那一年之前,他只是一个四品学士。虽然四级对普通人来说高不可攀,但他在北京的圈子里只是一个过客。但1709年,年羹尧突然开始挂职,被康熙直接提拔为四川巡抚,成为重要官员。

年羹尧为什么会突然上位?

据《清史稿》等书记载,年羹尧家是明清官宦世家。他家在明朝有一个大臣(户部尚书),在他父亲那一代,他曾经是湖广代省长。然而年羹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他没学到多少好东西,却养成了纨绔子弟的坏习惯。他喜欢女人,经常流连于清朝的红灯区。后来他能当上前三名的官,其实也是因为他老子的荣光。(康熙允许大臣子女采取特殊措施)

因为年羹尧既不擅长学习,也没有什么其他门路,所以做官以来几乎没有太大的进步。他于1700年正式入仕,直到1709年才被重用,而他的同窗(同宗)张则于1704年加入南学。不过,虽然年羹尧自身能力并不出众,但他是幸运的。

公元1708年,康熙因为太子太不靠谱,一怒之下抛弃了太子。当时很多人看到太子倒下就想另辟蹊径,有的太子甚至有一些自己没有的想法。此时的雍正坚定地站在被废黜太子一边,积极为他说话。雍正一直在前线,非常精通政务,又这么有情有义,康熙对他有想法。

公元1709年,因为太子空的王位悬置,很多太子准备搬家,导致一些大臣坐立不安。皇帝担心局面会失控,于是重新把殷谭复位为太子。但是康熙只是用他来安抚人心,并不是真的想百年后把皇位传给他,所以康熙马上加了三个太子。

他们分别是第三任皇帝的尹志军、第五任皇帝的殷琦和第四任皇帝的胤禛,而在一些小说中备受推崇的“八仙”都是因为康熙身为母亲的卑微身份等原因直接被杀,而后世流传甚广的老这次只是被提升为贝子。

虽然不能单凭这一点就断定康熙想让雍正做储君,但不能否认在这期间康熙应该有过把皇位传给雍正的想法。雍正被封为太子的那一年,康熙还把一些打着白旗的人划归他指挥,其中就有年羹尧的家人。

这一年,雍正在康熙的指婚下娶了年羹尧的妹妹。也是在这一年,路人甲年羹尧先被派往朝鲜,后被释放为四川巡抚。很难说年羹尧的突然“调任”与雍正无关。

然而,刚刚上位的年羹尧并没有表现出突出的政绩,反而“辜负了康熙对他的信任”。公元1710年,刚参加四川工作的年羹尧,因贻误军情,被川陕总督弹劾。按照一般情况,年羹尧应该被撤职查办,但是康熙没有动他。公元1717年,他被一个叫孟光祖的骗子骗了,后来被调查,年羹尧受到了惩罚。

因为年羹尧的智商不在线,雍正这个天生“喜怒无常”的人几乎和他彻底翻脸,但年羹尧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公元1715年,康熙特许他的老十四使用宫中的物品供家庭使用。原来,这种特权一般是被宠幸的王子们享有的。但按照惯例,这种特殊待遇只能享受一年。但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当时太子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所以康熙对老十四的处理就更有想象力了。

公元1718年,因为西方出了问题,清廷需要在那里打仗。康熙虽然没有亲征,但也派了银禅替他亲征,并且给出了超乎寻常的规格。但考虑到西方军事形势的巨大影响,这种操作并非不可理解。(详见《让清朝急于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三次用她的亲征。什么使高尔丹”)

但这种“套路”操作,在康熙年事已高,太子未定的时候,容易让人多想,雍正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才能从中获利,或者说如何预防“意外”呢?雍正的回答是掌握了老十四的第一手信心,掌握了这支军队的命脉——军需。

于是一直在四川表现不佳的年羹尧,在老十四之战后,突然得到了争取老十四后勤的工作。因为当时康熙还健在,年羹尧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并因此获得了川陕总督的职位。年羹尧的顿悟不是他自己的本事,因为他自己对这段经历的评价是“做梦都想不到”。

那他为什么能开悟,原因不言而喻。

后来康熙突然去世,雍正继位。雍正继位时,在京城由龙科护送,年羹尧控制着老十四的军需。所以雍正的地位,无论积极与否,至少被别人评价为稳定了最初最危险的局面。所以康熙对年羹尧、隆科多的评价对雍正来说一定是真的,但这句话本身的真实性自然可以理解。

老十四回京后被软禁,西路军的指挥权自然到了年羹尧手里。如果年羹尧是个聪明人,早就该冲回去了,可是他不仅没有回头看看历史上的教训,他是个和皇帝相差千里的人,甚至敢在皇帝面前得罪红人龙果和十三爷。虽然雍正亲自出面干预,但以年羹尧张扬的个性,两人真的能放下恩怨吗?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会有一见钟情,但绝不会突然仇恨和怨恨是日积月累的。

年羹尧全副武装,不知进退,随意得罪雍正身边的人,最后从雍正的“恩人”变成了不得不杀的罪人。

所以,用莱文的一部小说把胡雪岩塑造成模范商人的莱文,曾在自己的书中评价年羹尧,说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康熙帝当年对他的称赞“无非是雍亲王刻意为他说好话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11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