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真的是“小胡子”的失误吗?

“敦刻尔克大撤退”真的是“小胡子”的失误吗?,第1张

“敦刻尔克大撤退”真的是“小胡子”的失误吗?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实施“黄色计划”,发动西线攻势。德军以7个装甲师为首,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发动了闪电式进攻。巧妙的策划,出色的指挥,高度集中的火力,人员过硬的战斗素质,让这个闪电公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5月20日晚,势如破竹的德军装甲师占领了松姆河口的阿布维尔。5月24日,从阿布维尔向英吉利海峡推进的古德里安坦克以惊人的速度攻占了布伦并包围了加莱两个重要港口,到达格拉夫林,惊慌失措的比利时军队、法国军队和英国远征军共40万人,在格拉夫林和敦刻尔克之间的小三角地带三面受敌。

前有大海,后有追兵,被围的连队和比利时军队根本没有突围的可能。他们唯一的希望是通过敦刻尔克从海上撤退。濒临绝境的比利时军队和法英联军全军覆没,似乎是必然的。

然而,5月24日晚,德军统帅部突然下达了令德军前线将领困惑的紧急命令,要求德军坦克停在运河线上,停止推进。从开战开始,势不可挡的德军装甲集群战车就停在原地,在混乱的联军眼皮底下待命,直到26日夜晚。

这个命令无疑给了面临崩溃的盟军一个意想不到的喘息机会。当晚,英军开始实施“发电机计划”,从英国本土紧急调集各类船只850余艘,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直到6月4日凌晨,34万人在德军眼皮底下撤离,创造了德军万万没想到的奇迹。

然后,这个历史谜题就来了。在德军即将取得这场战役最大胜利的时候,怎么会下达这种莫名其妙的命令?这个订单的原因是什么?谁该承担这个责任?

以拉姆斯菲尔德和哈尔德为首的将军们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希特勒,而丘吉尔则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认为这个命令来自拉姆斯菲尔德,而不是希特勒。他引用了德国司令部战争日志中的记录作为证据。5月24日上午,希特勒已经到了拉姆斯菲尔德的司令部。当时,拉姆斯菲尔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线上的装甲师停下来。等待更多步兵部队会合,希特勒同意了这一提议,认为装甲部队应该留着用于进攻索姆河以南的法军,并表示如果盟军陷入的袋状区域太小,就会妨碍空军的活动。就在那天晚上,希特勒从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项正式命令。

此外,时任德军空集团军司令的戈林也参与了希特勒当时的决策,留下空集团军消灭包围圈内的敌军。希特勒显然过分相信戈林的保证和斯图卡轰炸机的威力,所以批准了这个方案。遗憾的是,由于天气原因和当年英军空的全力以赴,戈林的保证没能兑现。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布这个决定命运的命令?除军事考虑外,还有政治原因。希特勒当时支持他“停止进攻”的命令主要有两点考虑。首先考虑的是军事原因。他认为那里的地形不适合坦克活动,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只好等待步兵参战。第二个原因是政治上的。目的是使英国避免蒙受巨大的耻辱,从而促进和平解决。这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秘密是希特勒无法表达清楚的,那就是希特勒不希望看到这场辉煌的胜利全部由军队赢得,因为指挥军队的将军们与他们的元首处于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古德里安曾这样评价他的元首:“这个魔鬼的化身,他是我们命运的主宰。他出身卑微,所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极其有限,说话态度非常粗俗。”所以有人认为希特勒和陆军军团还没有达到100%的信任关系。戈林利用了这个机会,比如希特勒提出用他的空军队单独解决被围困的盟军,一来不会用装甲部队去冒险,二来如果这次胜利的荣誉由他获得,元首和纳粹党的威信也会提高。

这个对战争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命令,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第一个大错误。希特勒为什么下这个命令,放过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英法联军?这成为二战史上的一大谜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7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