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两位高级将领神秘失踪,53年后一高僧揭秘二人的去向

1935年,红军两位高级将领神秘失踪,53年后一高僧揭秘二人的去向,第1张

1935年,红军两位高级将领神秘失踪,53年后一高僧揭秘二人的去向

1934年10月,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放弃经营多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突围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反动派再次对闽赣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彻底围剿。

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仍然坚持左倾军事路线,选择率领部队与敌人硬拼。结果部队伤亡惨重,革命军武装全部覆没。

半年后,1935年5月,宋清泉叛逃革命,随后闽赣省委书记、军区政委钟,闽赣苏区主席杨神秘失踪。

这件事成了中国早期革命史上的一个悬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被杀,隐姓埋名,背叛革命,等等,一切。

直到1988年,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从动乱时期的《少年》调查报告中,查出福建永泰县尹霆寺的法师,就是原红军高级将领杨。

所以我来采访他,问他53年前宋清泉叛逃后发生了什么:他和杨和钟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回到组织继续革命?

原来,1934年12月,反动势力在闽赣苏区发动新的围剿时,宋清泉与军区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虎联手夺取领导权,全然不顾杨等省委领导同志,造成了“枪杆子指挥党”的混乱局面。

福建红军遭遇连败,被迫转移。在转移途中,碰巧遇到新任江西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钟。钟的革命工作做得非常好,连毛主席也表扬了他。

钟、杨等人会合后,要打散,打游击,分散其他干部,加强对各地革命工作的领导。然而,军队的指挥权却被宋清泉等人紧紧抓住不放。这支军队的最高领导人钟根本不能指挥红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闽赣红军的革命力量越来越弱。即使只剩下一个团,宋清泉依然牢牢地掌握着他们。钟、杨等人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宋清泉等人胡作非为。

1935年4月,宋清泉、徐江汉、彭虎等人,不反思自己造成红军陷入如此境地的原因,竟生出“革命没有前途,不如先欺骗反动派,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无论如何都要干”的愚蠢想法。

这些事钟、杨等人都不清楚。直到看到陌生人上山与彭虎、宋清泉等人密谈,才判断他们确实造反了。

钟和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严厉批评了宋清泉、徐江汉、彭虎的消极思想,命令他们立即率部向山顶进发。

部队一到达山顶,反动派就开始攻击这座山。钟和杨勉强击退后,讨论他们必须突破,否则部队将没有希望。结果当天晚上,宋清泉就带着大军下山投敌,只留下几十个在省委工作的同志。

次日一早,钟领着宋清泉投敌,立即找到杨商议下一步行动。我们在这里一见面,敌人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向山上进攻了。20多名干部被杀,10多名被俘,钟和杨等9名干部失踪。

钟、杨等同志的失踪,使留守苏区的、陈毅等人十分焦虑,他们想尽办法取得联系。终于收到了国民党军宣传的“好消息”:“敌福建、江西省机关、军区已全部被歼灭,所谓省主席、省委书记已全部被杀。”

由于情况紧急,这一消息未能证实是真是假,但对钟和杨的搜寻暂时停止了。

建国后,彭虎在湖南省委工作,被熟人认出并揭发,被判死刑。临死前,彭虎生动地讲述了钟和杨的死。因此,组织决定钟和杨已经死亡,兴国政府承认他们为烈士,并将他们的名字刻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事实上,钟和杨并没有牺牲,而是躲在丛林里,躲过了反动派的追击;彭虎为了邀功,谎称自己杀了他们。

反动派撤退后,钟和杨等九人开了个短会,决心突围,坚持革命。

然而,钟和杨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进入福建永泰的黑亭寺出家为僧。钟发好极了,杨法好就是杨鑫。

进入空门后,杨和钟逐渐淡化了对革命的向往;建国后,虽然产生了向外界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1981年4月29日,妙院钟大师在暗阁寺圆寂;在他去世之前,他曾告诉杨要保守秘密,不要把他们的事情告诉他的家人和上级。

然而,杨选择了说出来。他以为不说出来,就成了党史的悬案,对党不利,也算是自己把心事说完了。

1999年5月14日,阳阳明道大师在永泰县能仁寺圆寂。

烈士的事迹很难被后人评价。只能说站在历史的岔口,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4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