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杨广为何身上有着诸多惊人相似?长得像、性格像、经历像,结局也一样

王莽和杨广为何身上有着诸多惊人相似?长得像、性格像、经历像,结局也一样,第1张

王莽和杨广为何身上有着诸多惊人相似?长得像、性格像、经历像,结局也一样

王莽和杨光在发型、体态、脸型、神态上都很相似。

作者/赵立波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悲剧人物,尤其是王莽和杨光。即使对比,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他们在外貌、气质、经历、爱好、结局上几乎一模一样,这不得不引起后人的注意。根据星相学的分析,毫无疑问,两人都属于“射手座”的范畴,都有艺术家的气息。不乏完美浪漫理想主义的多重人格。我会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和博主们一起开怀大笑。

第一,从生活方式上看,从小到大,他们的行为都是被好评的,只是后人解读为“伪装”,过于草率和片面。

小时候的王莽懂事孝顺,开始了漫长的人生“道德包装”之路,就是“存为谦”。虽然他是皇后的同父异母兄弟的次子,但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了。十四岁那年,他的姑姑王当上了皇太后,五叔一天之内都被封了皇后的称号。“家家有九候,五大司马”只有王莽的父亲王曼死得早,没能享受到侯丰的荣华富贵。王莽从小就饱受家人的冷眼。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年轻的王莽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当他看到王贵族的孩子,他们是“浪费时间与五王子的将军,使他们兴高采烈地与他们的马。”当时,这个年轻人彻夜未眠,点起一盏灯,“苦读,衣如儒生”。

王莽影视影像

此外,他还承担了这个家庭的所有重担,和早逝的哥哥留下的一个儿子一起,要养活“母亲和寡居的嫂子,还要抚养一个孤儿哥哥和儿子。”其叔、将军王峰病重,王峰“治病,尝药,惑。”王峰看着很憔悴的样子照顾侄子,心里很愧疚。临终前,王凤郑重地将王莽托付给他的妹妹王郑钧王后和儿子汉成帝,最后才平安离去。我多次听我妈说,在王的所有表亲中,“争奇斗艳,情,舞郑女,崇尚卓越,狗马痴追。”只有王莽刻苦钻研经书,在家潜心孝道,在外结交贤士。正是因为形象塑造的成功,王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被推上了宝座。巧合的是,杨光的成长经历与王莽几乎相同。

杨影视影像

从小,杨光就表现出超强的自制力,举止“深沉而严肃”。其他兄弟都是典型的万酷,为了一时的欲望,经常违背父母的意愿。他的弟弟杨勇缺乏心机,做事放纵。第三个孩子杨军,性格懦弱,却大手大脚;杨修脾气暴躁。“身在死囚区,以勇为乐”《北史》只有杨光从小就听从父母的教导。隋文帝提倡节俭,但杨光衣着朴素,不讲享受。独孤皇后讨厌男人爱老婆,而杨光泽心疼老婆,感情生活很专一。结果,杨光获得了良好的生计。“凡用物之臣,皆相爱也”,“敬朝臣,礼极卑也。所以他知名度高,居诸王之首。”总之,杨光的自我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和卓有成效的。

第二,喜欢创造发明,王莽发明的项目最多,杨光制造了“大隋朝最早的机器人”。

对于发明,王莽似乎更前卫,但杨光的一些发明也相当“穿越”。先看王莽。在王莽一生频繁而大规模的复古设计中,他的身上有着许多迄今为止看似超前的前瞻性特征。所以被今人嘲讽为“路人”。王莽生前主持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活动,从此名声长期负面。他的科学活动不仅被称赞为先进,而且被描述为犯罪的证据。

王莽的青铜卡尺

当时王莽专门颁布诏书,招募“天下有权力之人”,让这些人一起研究礼记、古籍、经典等著作,包括天文、兵法、音乐、医学等。,并自由发表意见。在王莽主持的一系列科学实验中,有三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第一次是天马天风三年(公元16年)进行的人体解剖实验。“让太医、和乔屠一起剥它的皮,量它的五脏,用竹筵导它的脉。自始至终都知道,云能治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解剖实验。1500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后来的维萨里进行了尸体解剖。第二次是帝皇三年(公元22年)的“煮草木为酪”实验,也被形容为王莽劳财之证。当时因为“关东人互相吃”,王莽想开辟新的食物来源。按班固原话,“莽多遣大夫,捕者分教民烹草作酪。奶酪是不能吃的,而且很讨厌。”班固认为这个实验是浪费人钱财的荒谬实验,但不同的学者提出这个实验很可能是一个不成功的“豆腐”实验。

第三次实验是辛莽天风六年(公元19年)的飞行实验。关于这段史料,王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造出一个模拟鸟类的飞行器。“就拿一只长着两只翅膀的大鸟来说,它的头和身上都长满了毛,它能飞几百英尺,通过一个环扣落下来。”据说公元18年,王莽为了进攻匈奴,招募工匠按照他的想法设计了一种攻击性很强的飞行器。由此可见,在汉代科技相对落后的时期,王莽的行为确实大胆,在中国算是科学发明家。此外,他和这些“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人”开发了一种叫做“窦唯”的东西,据说可以抑制叛乱势力。于是他请人铸了一个长二尺五村的“窦唯”,看起来像个北斗七星。从那以后,这个东西就和王莽分不开了。每次出行,都会有一个负责抬窦唯的人走在他的车前。

杨楚星

同样,杨光对发明的热爱也出现在他身上。从小,他就对自动装置系统非常感兴趣。成为皇帝后,他命令人们建造了一个图书馆,共有14个房间,所有的门、窗和窗帘都装有自动装置。人进去,门会自动开关,窗帘会自动开合。他还命令人们制造机器人,模仿他的一个奴才的样子。”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招募行人,并派人到中亚、波斯等地探险。此外,《杨迪传》开创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经典范本。开凿大运河,使其贯穿千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历史的高度,杨光的历史贡献超越了这一时期的价值。

第三,他们都想做大事。王莽一味追求姚舜禹,杨光要超越秦始皇,做“后人看不到”的千古第一帝。

两人都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王莽“篡位”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制。他恢复井田制,希望人人都有土地,同时禁止贩卖奴隶,以充分实现儒家“天地之性为贵”的仁政。并且把盐、酒、冶铁、钱都收上来,防止被商人操纵,勒索百姓。现在,官员是根据《周礼》来定义的。总之一切都要回到他朝拜的古代。王莽希望官员能与民同甘共苦,灾难时克扣薪水。从居社二年(公元7年)宣布第一次币制改革,到帝皇四年,新朝被灭十余年,颁布了四次币制改革诏书。虽然这个问题成为他所有改革中最大的争议,但却成为中国货币史上光辉的一页。发行的数量、产品的种类以及发行的容易程度和速度让世界眼花缭乱。

愚蠢风格的钱

他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去了不要觉得这是恭维,不要觉得这是除了刀钱以外的利润,跟着天的心走,讨好百姓。”班固认为王莽的币制改革造成了“农民和商业的失业,粮食和商品的浪费,人民在市场上哭泣。”后来的学者把王莽的币制改革描述为“大乱上加大乱,破事了,农民和商家失业了,贸易浪费了,因买卖奴婢和私钱之罪而受罚的,不计其数。”大多数学者基本都是从改革和社会失败的角度来鞭笞。认为王莽改革旨在掠夺民富,以小换大,以重代轻,发行编译币。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从另一个辩证的角度来看,王莽在经济改革中的虚拟货币思想是先进的、科学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穿越”色彩,即前卫、大胆。

杨光不断地规划着自己的历史地位,要超越秦始皇和汉武帝,无论是武艺还是建筑,都将在这个榜单上名列前茅。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定会“吞掉周汉”,成为“三才六用”的庞大帝国,实现“日月发光,风雨相触,非吾臣也”的帝国风范,成为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看不到的千古帝王。他在历史书上很自豪。

杨德大运河

杨光把南朝的败亡归结为“江东的皇帝铺了多少脂粉,坐在深宫里,不和百姓见面。”这些人缺乏帝王应有的阳刚之气和政治锤炼。此后,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巡逻上,不惜一切代价在广袤的土地上扩大战略捕捉。杨本人也以其充沛的军事精力而自豪,尤其是在他20岁的时候,就率领一支超过50万人的强大军队进攻。“都督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归晋王管。”杨光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检查,我们才能完全建立绝对的权威,让那些领导人和有不忠行为的人匍匐在他的脚下。杨光先后攻灭交趾、林逸、契丹、琉球、伊吾等国,亲自率军远征海拔数千亩的高原,破吐谷浑,征伐西域和整个青海。这是中国王朝第一次将青海纳入中国版图。自汉武帝以来,没有人有如此辉煌的武功。今年的统计显示,大隋朝的疆域有190郡,1255郡。朝廷控制的户数达890万户,全国人口最新统计为4603万。《资鉴》总结道:“隋之盛极一时。”

第四,心是软弱的,而不是有多坚强。失败前,他们都痛哭流涕。他们的背后,是被下一代的历史猛烈抨击,他们彻底以反面人物的身份进入历史。

从王莽到杨光,除了他们的性格、经历和最终被杀的结局之外,两人都被抹上了悲剧的色彩。在他彻底战败之前,王莽痛哭流涕,甚至仰望天空,伤心地哭着说:“上天命我愚笨,何不把贼都杀了?我真希望我能受到雷霆的惩罚!”哭过之后,68岁的王莽捶胸顿足,几乎悲愤休克。汉代王莽传。王莽临死前还在高喊:“你天生就有德行,那汉兵是什么样的!”最后王莽被乱刀分割,惨不忍睹。

相关图片

巧合的是,在杨光失败的前夕,整个人突然陷入了恐惧和悲伤之中。与王莽惊人的一致也是对上天的责备和委屈的一种表达。“苍天,我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惩罚我?”在大臣面前,杨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户外放声大哭,一直哭到眼睛都肿了。从那以后,他陷入了严重的刺激之中。“每晚睡觉,总是担惊受怕,云上有贼,令几个女子摇撼爱抚,他才能睡得着。”临死前,他大吼士兵把他砍倒,说:“无知的小人,诸侯的血都要掉在地里,要大旱三年。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天子自有他的死法。带上毒酒!”最后找不到了,只好用白丝勒死了。资治通鉴

隋末起义地图

此后,两人都没有因为自己的死而受到完全的惩罚,被历代史书“无情地鞭打”。王莽成了“篡位”、“虚伪”的代名词,而杨光泽则成了沉迷于父亲篡位、乱伦、无恶不作的大魔王。现在,我们仍能在泛黄的史书中依稀听到那些永无止境的诅咒,从而彻底将其推入历史罪恶的代名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4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