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才女蔡文姬的三任丈夫,和她一生悲惨的经历

汉末三国才女蔡文姬的三任丈夫,和她一生悲惨的经历,第1张

汉末三国才女蔡文姬的三任丈夫,和她一生悲惨的经历

蔡琰,本名文熙,出生于陈留县(今河南省淇县)泥县,汉末三国才女,文学家蔡邕之女。学识渊博,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婚魏忠道,丈夫去世后回家。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原本归顺汉朝的南匈奴造反。被匈奴左俘虏,有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了很多钱赎回,娶了董思。

一个名人的女儿,她的第一任丈夫死得早。

与西汉的蔡文姬卓文君、唐代的上官婉儿、北宋的李清照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是东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蔡邕,而蔡邕是精通音律、才华横溢的著名学者胡光。除通经通史,擅长辞赋外,还擅长书法、篆刻、隶书,尤以隶书见长。他一生收藏了一万多册,晚年仍有四千册。

生于书香门第,蔡文姬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蔡文姬早年嫁给了魏忠道。魏忠道出身河东,魏家是西汉大将魏庆之后的名门望族。所以这段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可惜魏忠道早逝,两人没有子嗣,蔡琰就回了自己的家(汉朝风气比较开放,没必要守寡)。

她的第二任丈夫浑左·王献在世界上流浪。

早年,蔡邕拒绝朝廷征召,后被任命为司徒,历任和平都督、牌大夫、谈判官。参与续写《汉书东观史》和刻《西平石经》。因罪被流放华北后,几经周折,在江南避难十二年。董卓上台后,很欣赏蔡邕的才能,叫蔡邕去祭酒,于是蔡文姬跟随父亲到了洛阳。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揭竿而起,讨要董卓,董卓强行迁都长安,并放火焚烧洛阳。两百万人被西凉骑兵强行赶到长安,在路上被屠杀、践踏、饿死。所以蔡文姬的悲愤诗才会有“长驱西入关,路险且阻”的说法。古庙还看不见,肝脾都烂了”。

历经千辛万苦,蔡文姬随父从洛阳迁居长安,目睹了一系列人间悲剧。然而,她的悲剧命运才刚刚开始。公元192年,王允杀了董卓后,洋洋自得,因为蔡邕曾经为董卓的死叹息,所以把蔡邕囚禁起来,折磨至死。

然后是李珏和郭汜之乱。长安城一片狼藉,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没有父亲的庇护,文熙在乱世的悲惨可想而知。公元195年,南匈奴乘机造反劫掠,蔡琰被匈奴带走,匈奴人看到的不凡气质,将他献给左。蔡琰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

重返中原,她的第三任丈夫董思。

建安十一年(207),曹操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听说蔡文姬被掳到匈奴。由于曹操一直爱好文学和书法,经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进行文学和书法方面的交流。他们同时是官员,关系很好。眼看蔡邕无子,曹操用金汤匙把蔡琰从南匈奴手中赎回,把蔡琰嫁给了董思。

董思,蔡文姬同乡,曹操屯田氏。然后董思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说情,董思也去了。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名士和官员,对所有的客人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我们今天见见她吧。”蔡琰披头散发,赤着双脚,磕头认罪,言语清晰,情绪酸楚悲凉,众宾客无不为之动容。曹操曰:“减罪文书已出。我该怎么办?”

蔡琰说:“你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还有无数勇敢的士卒。你还可怜一匹快马救一条垂危的命?”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打动,赦免了董思。蔡琰为丈夫董思求情的时候,天气很冷。曹操见蔡琰不穿鞋,头发披散,便给蔡琰头巾、鞋袜。

曹操又问蔡琰:“听说你家里有很多古籍。你现在还能记得他们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因为战争我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只能写下400多本。”曹操说:“我可以派十个人和我老婆一起写下来吗?”蔡琰道:“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于是蔡琰把自己古书的内容写下来交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文姬留给后人最著名的诗篇是《悲愤诗》,它叙述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真实再现了汉末动荡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悲惨遭遇。全诗108句,共计540字,字字血泪。它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

我简单摘录几段:

所有的人都来到东方,阳光灿烂。当地人很弱,士兵都是胡强人。

猎野围城,你知道你要什么。什么都没剩下,遗骸抱在一起。

一匹马挂着一个男人的头,一匹马载着一个女人。向西行驶入关,道路险阻。

这一段进入洛阳的董卓残暴,残忍易杀,对百姓残忍(一个男人头挂马下,一个女人背在马后)。后来关东联军起来讨董卓,董卓放火烧洛阳,强迫百姓迁到长安,路上伤亡惨重。

边境和中国不一样,人很俗,不太正直。地方霜雪,春夏胡风起。

吹在我的衣服上,让它渗入我的耳朵。思念父母,哀叹无限。

这一段讲的是我被匈奴绑架后的生活。匈奴人不懂正义和礼仪,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蔡文姬活了十二年,所受的磨难和屈辱可想而知。在最难过的时候,很容易想起父母,却又忍不住哀叹。

儿子抱着我的脖子,才问我妈要什么。当一个母亲走了,她就没有时间回来了。

我妈常仁极其抱歉,今天更不客气。我还没成年,所以我不在乎。

看到这五内崩溃,恍惚生狂痴。哭泣的手触摸,当回答疑问。

这一段说的是当我得知自己将被欢迎回中原时,小儿子抱着我的脖子问:“妈妈,你要去哪里?人们都说我妈妈会离开,但她会回来吗?”你妈妈一直很善良。为什么在我这么小的时候你现在就要离开我?”面对孩子的质问,蔡文姬充满痛苦和矛盾。如何放弃和孩子的感情...

为了重新获得利益,没有必要谈论它。把自己托付给一个新的人,尽力鼓励自己。

变成小人,往往不敢再捐。生活中,你常年忧心忡忡。

这一段意思是我挣扎着睁开眼睛,勉强活了下来。虽然我没有死,但是我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把命运寄托在再婚的老公东四身上,尽力鼓励自己,努力生活。自从流离失所后,他成了一个可鄙的人,他经常害怕丈夫的取消和抛弃。我想知道我的生命中能有多少时间,我将年复一年地生活在悲伤中...

蔡文姬不仅是混乱时代的见证者和旁观者,也是混乱时代的受害者和接受者。她的悲剧命运是整个时代的象征。她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所写的诗,是整个时代隐痛的表达。她的五言诗《悲愤诗》是用血泪凝结而成的艺术杰作,后被唐朝演绎为著名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拍》。

做一只平和的狗,不如做一个烦恼的人。我希望世界各地不再有战争,任何时刻都不再有战争,每个人都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3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