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警卫战士被迫退伍,张爱萍苦寻其14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1973年警卫战士被迫退伍,张爱萍苦寻其14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第1张

1973年警卫战士被迫退伍,张爱萍苦寻其14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1987年11月,张爱萍早早起床,打开平时只有贵宾才能打开的门,等待赵宝群的到来。当卫兵报告说赵宝群已经到了的时候,张爱萍颤抖着喊道:“打开大门,让宝群进来!”

随后张爱萍夫妇站在大门前迎接赵宝群。亲切问候后,张爱萍问赵宝群:

“宝群,我已经复工了。现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是国防部长。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寻找警卫14年

“宝群是个好同志。我们必须尽力找到他!”

自1973年离开赵宝群后,张爱萍一想起自己照顾自己的180个日日夜夜,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他多次给赵宝群的部队打电话,得到的回答都是:“团已经解散,编入武警序列,赵宝群已经退伍了。”

伟大的中国,找一个老兵就像大海捞针。张爱萍依稀记得,赵宝群是江苏泰兴、汝阜人。后来他治疗路过南京时,让在电台工作的吴邦义帮忙找赵宝群。

吴邦义是个兢兢业业的人。接受任务后,他通过各种关系写信打电话,但是人山人海。找个老兵怎么这么容易?张爱萍多次打电话询问结果,吴邦义都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复,他感到非常内疚和不安。

图战争年代的张爱萍夫妇。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1986年的春节,张爱萍一家在一片团圆的祥和气氛中。兴高采烈的张爱萍为大家唱了一首新填的词《迎春》:

“七十六春,风雨停征途。翻山越岭,路不平,多少烟过去,初春,好消息。

天地无涯,海洋破浪。不回头,不问起起落落,看不到满眼无尽的风景,可以驰骋,马蹄轻飘飘。"

念叨着,张爱萍想起了找了十几年未果的赵宝群。他动情地对妻子说,宝群现在不知道在哪里。现在能坐在他身边就太好了。妻子放下碗筷,说道:

“我给老吴打个电话,让他多想想办法。他再不行,就让他亲自跑一趟,去基层打听打听。”

吴邦义被老将军对赵宝群的真情所深深打动。他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搭车去张爱萍提供的几个地方再次寻找,并请当地电台播出了《寻找你》。

有志者事竟成。正月初五,海安县广播站的同志给吴邦义打电话说,本县吴芳村有个老兵叫赵宝群,曾在驻京某部队服役,经历、长相和《寻你记》基本一致。

张爱萍和赵宝群摄。

第二天,在吴邦义的安排下,赵宝群被带到了南京。吴邦义拿出一本相册,里面有一百多张照片,让他找当年在他照顾下的那个人。赵宝群很快从相册里找到了张爱萍将军仅有的两张照片。吴邦义激动地抓着他的手,惊喜地叫道:

“你是张爱平将军的救命恩人赵宝群同志!”

吴邦义买了一桌酒菜,热情招待赵宝群,两人边吃边聊。吴邦义详细询问了当年的情况和退伍后的经历。他高兴地告诉赵宝群,这么多年,首长夫妇一直惦记着他。

两人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多。赵宝群休息后,吴邦义赶回办公室,拨通了张爱萍家的电话,告诉张爱萍一些关于赵宝群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寻找,警卫兵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下落。张爱萍夫妇非常高兴。几个月后,张爱萍的妻子给赵宝群写了一封信,汇款100元,让他给父母和孩子买点东西。

图为张爱萍夫妇给赵宝群的信

收到信后,赵宝群立即召开家庭会议,询问父母如何处理这笔钱。父亲说钱不能拿,但退了也不礼貌。赵宝群想出了一个主意,把钱捐给了当地的吴芳小学,这样后代就可以记住一个将军和一个普通士兵之间的友谊。

赵宝群的父母再三同意。第二天一早,赵宝群敲开了校长的门。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一架钢琴。后来学校的师生以“红领巾”的名义给在京的张爷爷和写了感谢信。

张爱萍夫妇再一次被赵宝群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张爱萍主动为赵宝群题词“破世一尘不染,清正廉明”,连同妻子购买的76本书一起送给赵宝群,请他转交吴芳小学。

1987年,赵宝群的妻子生病住院。张爱萍夫妇听说后,立即汇去400元,并给他写信说每个月给他寄50元。赵宝群很苦恼。他马上回信谢绝了张爱萍夫妇的好意,然后把400块钱给了镇民政部门,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书信往来,终究是张爱萍夫妇难以错过赵宝群。虽然他们早就说过,如果有机会去南方,一定要去看看多年不见的鲍群同志。但张爱萍公务繁忙,很难有机会。于是他们决定邀请赵宝群来北京叙旧。

图张爱萍亲笔题词给赵宝群。

分别14年,张爱萍和赵宝群有说不完的话。张爱萍很关心赵宝群退伍后的经历。赵宝群向张爱平夫妇讲述了自己退伍后的情况...

和老首长过了一天。

从部队回家后的第二天,赵宝群早早起床,冒着雨赶到村支书家。知道他之前在北京当兵,村支书问他退伍后有什么想法。赵宝群坚定地说,虽然不能当兵,但还是要当民兵。

就这样,赵宝群成了“红旗民兵”的一名普通民兵。

民兵的训练和正规部队的训练相比,要差很多。跟着训练了几天,赵宝群很着急,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民兵的训练水平。

经过几天的推敲,赵宝群熬了整整两个晚上,写出了一份7000多字的详细改进规则。民兵营教导员看到这个报告,马上交给民兵领导,推荐赵宝群当民兵教练。

赵宝群虽然在部队当过几年班长,有一套训练方法,但对民兵训练一点也不马虎。每次练习前,他都会认真备课,经常到深夜。训练场上,他狠抓细节,按照部队的标准要求民兵。

训练中的民兵。

训练间隙,他还给民兵们上政治教育课,给民兵们讲从张爱萍那里听来的红军革命故事。

赵宝群的严格训练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很多外地的民兵团都来向“红旗民兵”取经。赵宝群每次训练民兵,都要在台上表演刺杀,后来成了民兵的保留科目。

1985年,经过严格考核,赵宝群被上级任命为预备役连长。上任伊始,他就开始制定严格的管理和训练方法。每次官兵集训,他都要忙着训练和管理。三十多岁的人,和小伙子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打拼,吃再多的苦,也不说一句话。

由于赵宝群的努力,他带的预备役连被评为先进连,17次比武考核获得第一名。后来,赵宝群还被省里评为“优秀预备役连长”。

除了训练民兵,赵宝群时刻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孩子。赵宝群的家乡位于盐碱地。村民们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糊口,有的家庭甚至连咸菜都没有吃。

赵宝群退伍后,带着全村村民辛勤劳作,引水灌溉,改造碱田,通过战友关系请农业专家到村里指导。

图:赵宝群给大三军校学员讲课。

后来,村里为了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把赵宝群介绍到供销社当农民工,帮忙收棉花。赵宝群每天背着75公斤的棉包,走200多米,把棉包送到2米高的棉箱里。

一天下来,赵宝群要来回跑四五十趟。别人累得不想再动了,赵宝群却主动去附近的村组帮群众捡棉花卖。

棉花收获后,赵宝群被分配到砖厂工作。在工厂里,他总是努力做艰苦的工作。盛夏的时候,他要走进窑里,在高温下,一个一个地把滚烫的砖拉出来。

有一次赵宝群工作时间太长。在拉砖的时候,他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高度贫血,营养不良,需要在家休息。躺在床上,赵宝群想给张爱萍将军写封信,向老首长诉苦,诉说生活的艰辛。

但一想到老首长在病床上治病的坚强意志,他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休息一周后,他回到砖厂工作。

后来,当赵宝群从广播里听到张爱萍复出担任国防部长的消息时,激动了好一阵子。他攒钱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透过电视屏幕一窥老首长的风采。这些年来,他一直惦记着老首长,但考虑到老首长工作忙,不想打扰他。

图张爱萍以国防部长身份访美。

事实上,他离开部队后,从未向任何人说起过他和张爱萍的经历。他觉得把照顾长官当资本,要求长官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那才是“小人”。

“要不是鲍群同志,我早就不在了。”

“你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们之间不仅仅是个人感情问题。”听完赵宝群的讲述,张爱萍动情地说。

晚上,张爱平把儿子和儿媳叫回来,设宴招待这位多年不见的前警卫班长。席间,张爱萍夫妇兴致勃勃,不停地向赵宝群敬酒,上菜。那一天,他们聊了很多往事,在泪水和笑声中结束了他们的会面。

在张爱萍夫妇的一再要求下,赵宝群在北京呆了七天。赵宝群在张爱萍书记的陪同下,前往纪念馆瞻仰毛主席遗容,参观了他在北京任职时想去却没去过的地方。

在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下午,张爱萍夫妇再次邀请赵宝群到他们家,并设宴为赵宝群饯行。晚宴结束后,张爱萍的妻子拿出礼物送给赵宝群:给父母的两块布,给妻子的一件毛衣,给孩子的美术书和画笔,给他的两套军装。

图为正在整理信件的赵宝群。

清点完这些礼物,张爱萍郑重地把一个包裹交给赵宝群,告诉他:“这是一只和平鸽,是老山前线的战士用贝壳做的。我委托你交给吴芳小学的孩子们,希望前线战士的爱国之心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临行前,张爱萍夫妇一直把赵宝群送到大门口,握着他的手,劝他常回来,回家后替他们向乡亲们问好。

赵宝群强忍住眼泪,告诉老首长赶紧回去。但是张爱萍夫妇拒绝做任何事情,直到汽车启动,他们朝着汽车离开的方向挥手告别。

从1987年开始,赵宝群先后16次应邀到张爱萍家做客。每次去北京,张爱平都会向赵宝群详细询问家乡的情况。当听说赵宝群当选省市人大代表并多次获奖时,张爱萍对赵宝群竖起了大拇指:“好,干得好!”

2000年,张爱萍九十大寿之际,赵宝群再次被邀请到张爱萍家。席间,张爱萍给大家讲了自己和赵宝群的经历。他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他们的生死友谊。

照片2000张爱萍和赵宝群合影。

张爱萍在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他以“张旭”的化名被送到301医院治疗。

当赵宝群奉命来到医院,见到他要监护的病人“张旭”时,“张旭”刚刚做完手术,正在进行复位治疗。他不禁暗暗佩服眼前的这个男人,猜测他一定是个好人,并决心保护他。

赵宝群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个“张旭”就是张爱萍将军。

从此,赵宝群冒着“不服从”的风险,从“监护”变成了张爱萍的贴心人。他定期给张爱萍洗头、理发,擦洗身体。张爱萍不能坐着吃饭,用勺子慢慢喂。张爱萍的家人来探望,他就守在门口,让他们多聊聊。

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上级给他的命令。

在赵宝群的精心护理下,张爱萍的健康状况很快好转。医生说吃茄子可以加快伤口愈合,他就偷偷去街上买茄子。张爱萍不经意地说:“西瓜应该熟了。”赵宝群多次偷偷给他买西瓜。

图张爱萍视察核试验基地时的讲话

赵宝群对张爱平的特殊照顾自然引起了警觉,找他谈话,说组织上正在考虑提拔他当排长,希望他能做好监护工作,接受组织的考验。

当演讲者说“严格执行”时,他故意提高了声调。赵宝群淡然一笑,说自己水平和能力有限,还不具备条件。那人听后走开了。

1972年7月的一天晚上,赵宝群刚刚躺下休息,床头的铃就急促地响了起来。赵宝群立即赶到病房,发现张爱萍口吐白沫,已经昏迷。

赵宝群顿时脸红了,大声问值班的战士怎么回事。值班战士报告,一个医生模样的人拿来一碗中药,让“张旭”喝下去。结果喝了之后就开始呕吐抽搐,就变成这样了。

赵宝群打电话让医院派人来抢救,可一次次电话没人接,也没人跑到值班室。赵宝群命令五名士兵守卫病房,不让外人进入房间。我自己跑到主治医生家。

很快赵宝群带着主治医生回来了。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张爱萍终于脱离危险,苏醒过来。当他得知赵宝群一直在自己身边时,他握着赵宝群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图:张爱萍在北京看灯展时拍的照片。

11月6日,宣布解除对“张旭”的监护。赵宝群等人当天不得不出院,不得再与患者接触。他这才知道,自己监护了半年的张旭,就是张爱萍将军。

走的时候,他走的很匆忙。他没有时间再去见张爱萍。站在病房的窗户下,赵宝群给老首长敬了一个军礼,默默祝福老首长保重身体。

1973年3月,已经准备好材料准备升职的赵宝群,莫名其妙地被宣布退伍。一开始,他想不通。有人提出,可能和他在医院的表现有关。虽然可惜,但赵宝群一点也不后悔。

在讲述了他们短暂的交往经历后,张爱萍感慨地说:“鲍群同志退伍,其实和我有很大关系。那次中毒,要不是鲍群同志,我早就不在了。”

后来,迟浩田见到了赵宝群,并和他合影留念。谈及赵宝群与张爱萍的往事,迟浩田敬佩地说,他为保护老首长做出了巨大牺牲,他要向老首长致敬。赵宝群害羞地回答道:

“这没什么。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都会去做。”

张爱萍晚年照片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在北京病逝。当赵宝群听到这个坏消息时,他突然大哭起来。他最后一次见到老酋长时,他还很健康。他为什么突然离开?接到治丧委员会的通知后,赵宝群立即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站在老首长的遗体前,赵宝群肃立默哀,和大家一起鞠躬,为老首长做最后的告别。回想起和老首长的点点滴滴,赵宝群已经泣不成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0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