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千年铺前港

风雨千年铺前港,第1张

风雨千年铺前港

2018年底,时任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2018世界海商(博鳌)高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海南在中国地图的一角,但从世界地图上看,海南才是世界的中心!

再往前追溯近百年,率先创办琼海中学(海南中学的前身)的海南铺的前身钟也说过类似的话:海南是南洋的中心,东临菲律宾,西接暹罗安南,南接英荷,北连香港。

如果说海南是世界的中心,那么店铺前面就是这个中心的眼睛。千年风雨,一波又一波。在商店前,你可以这样躺在海南岛的最北端,观看海上的千帆赛马。听世界风雷,中国争鹿。

埔前,三面环海,位于海南岛东部的最北端。远在宋代,王祥之的《舆地纪声》中说,在文昌县以北150英里处有一座燃烧的山。相传时,将军曾派将军李渡海登岸(通志记为汉船将军杨普)。上岸后,烧船就是烧船,就是把船烧到死。为了鼓励士兵们勇敢战斗,它被命名为“烧船”。它的地址就在今天店前的新布海到七星岭一带(唐代还没有“七星岭”的概念)。北宋《九域录》也记载当时这里有烧镇,烧镇是店铺之前最早的。从宋朝开始,埔前就是海南最著名的三个港口之一。

中唐时期海南岛东北部郡县分布示意图(下图来自海南省博物馆)

自唐贞观年间平昌县改文昌县为崖州,至宋代废弃的崖州改琼州,埔前一直是海南最繁忙的商埠。《地中纪胜》引《旧志》:“自琼烧至西,儋州、感恩、石牌、侧波,与崖州分界,计六百八十余里”。燃是海南离大陆最近的港口,所以是中心位置。宋代以前,海南陆路很难打通,基本上都是沿着海路环岛而建。而东部沿海港口水深太浅,无法靠泊,燃港距离大陆海岸最近,港口位置较深。自隋唐以来,粤东、福建、浙江等地的移民在此登陆,然后沿东至南迁至文昌、乐惠、万宁等地。因此,明清两代的编年史都称乐惠、万宁设在文昌县。到了宋代,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选择了风、浪、洋流相对稳定的西面位置,也就是今天的埔前港所在地,来设置岸上店铺,店铺形成之前的市场。

康熙《文昌县志》认为《文昌县志》旧图有问题。文昌县三面环海,不应该画出来。文昌只是东面和北面临海,西面与琼山接壤。因此,在编制记录时编制的地图已被更改。其实老地图没什么问题。唐宋时期,文昌县与琼山县不接壤。琼山县位于今天的海口市旧州镇,隶属琼州,文昌县隶属雅州。《旧唐书》记载,唐代亚洲有五郡:佘城、平昌(文昌)、澄迈、路演(由盐城改为佘城后废弃)、临高(临高)。琼州还设立了琼山、罗燕、曾口、榕琼、乐惠五个县。唐朝与文昌郡隔海相望时,是佘城郡,隶属雅周。直到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废弃的崖州纳入琼州,其时尚保留文昌、佘城、澄迈、临高、琼山、乐惠等县。后废佘城县,属琼山县,文昌县在埔前与琼山县相连。明初,为分担文昌海防压力,将调塘(今三江农场周围)四图划归琼山县(明初“调塘”为兵站编,《兵部六成语·唐冰》:“调塘比汛期窄,调塘比池塘窄。”)。

不可思议的是,民国初年,广东省政府绘制的地图仍将这片区域描绘为文昌县。

1928年广东省政府绘制的海南岛地图

明朝至清初,倭寇海贼猖獗,海上造成的破坏震惊前人。顾志云:海难飞来,瞬间就着地。最近吃亏的人好如海,计划最急的人好如海。看看编年史上关于店前海难的记载:

嘉靖十八年八月,海盗洗劫店铺前,军民斩首三十二贼。

嘉靖四十三年,盗贼进入埔前港,劫掠温琼郡。

隆庆元年,海盗曾轶本、何乔在埔前新港登陆,俘虏村民100余人。

2002年10月,在隆庆,海盗在埔前的木兰港登陆,掠夺木兰港周围的村庄。

隆庆五年正月,海盗在木兰港登陆,俘虏了100多名村民。

隆庆五年二月,海盗在埔前和海甸岛前登陆,在埔前俘虏了一百多名村民,并派兵帮助琼山澄迈。

万历元年四月,李茂(原为琼山小林人,少年时被海盗劫掠,长大后成为海盗)攻占店铺,杀害官民数百人,占领城堡兵营,作恶多端。

康熙元年,数十名海盗从埔前港登陆,掳掠五百余人。

康熙十二年,海贼杨二从浦前港登陆,对活着的社员韩恒时全家及百余户居民进行了掠夺。

康熙十九年,海贼、谢率领百余艘假船在浦前港登陆,占领浦前据点。他们在琼山掠夺文昌,攻占海口,又在定安掠夺文昌、琼山、澄迈和几个县。府城危机四伏,最后广州调水师连长张才派兵南下镇压。

《文昌县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康熙十二年,店铺的前身蔡致远离家出走,正逢当日海贼劫村,其妻严护子被土匪杀害,昏迷不醒。强盗以为颜家已经死了,不予理会,然后带着她十几岁的儿子,把他卖到台湾省当奴隶。35年后,儿子逃出苦海,回到店里寻找父亲。没想到,他年迈的母亲还健在,悲剧成了美谈。

面对淋漓的鲜血和刀枪的威胁,很多店铺前辈选择了南移。留在店前或者迁徙到岛上都需要勇气,大陆的小偷同样猖獗。那时候海南生活环境艰苦,这个地方也不是世外桃源。山贼的骚扰不比海盗的骚扰容易。它是呆着还是动着,一言难尽,孰优孰劣。

从明朝到清初的300年间,先民们遭受了一场可怕的海难。

更可怕的是天灾。《明万历琼州志》载: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发生大地震。自府城东北(即店前方向)起,巨响如雷,府衙民房倒塌,致县城数千人死亡...刁塘(店铺以南地区)等田地沉入海中数公顷,29日中午再次发生地震,之后不时有反复。万历地震时,埔前地区是重灾区,一片荒凉。地震后,埔前港的很多人都搬到了内地。

当地居民族谱记载了万历年间地震后东寨港地区居民的大规模南迁。

店前最早的地方叫麦都村。宋代这里就设立了岸上商店。随着移民的到来和人口的增加,店铺前开了一个市场,叫铺前市场。到了元代,埔前城的地名也固定下来,保存下来。到了明代,虽然《大明朝实录》记载:“浦前港,汇聚众多商帆、船只”。但由于海盗屡次入侵沿海村镇和城市,为加强海防,明初洪武将麦都的岸铺升级为巡检司,直属海口卫。当时文昌县的两大港口清澜港被称为文昌县的门户,而埔前港则被称为琼州府的咽喉。明初,海南东路设埔前、青岚、条桃(今潭门北)、李安堂(今万宁)、牛岭、藤桥六个巡检司。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琼州知府张子弘因盗贼气焰嚣张,招募数百户带领王忠义,设立土城,扎营防守。为了加强埔前港的防御功能,隆庆在四年内设置了七星岭、木兰头、新布海三个分署,并在木兰建了木兰村。万历己丑(1589)设参议会,参议会由邵庐修建,参议会在浦前北门原李茂府。有五个正殿和后殿,一个大厅,三个左右走廊和门等。由于海防压力很大,万历辛卯(1591年)联合邵六合、千户周宗琦率领220人的部队防守,将元老院移至埔前港以东,并在土城以北修建钻台进行训练。千户周宗祁还带领士兵和百姓搬石头,在老城东山修建了一座石头城。周围宽一百八十五尺,高半尺,南北门加深加宽约二三百尺。清初,在浦前港北部建有一座大堡。

文昌县志绘制的店检署周围地图

清朝初期,为确保海防安全,移边禁海,并下令沿海各省“私自驾船入海,违者必以重典”。为了封锁台湾省的郑成功,朝廷划定沿海数十里,立界碑,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沿海地区一度成为无人区,直到雍正时期才逐渐改观。但是,这就造成了店前沿海地区的荒芜和人民的贫困。从这个时期开始,铺前辈们开始了下南阳的历史。为了摆脱贫困,实现梦想,一批批拓荒者再次踏足四海,为埔前港带来了繁荣。虽然很多人衣着光鲜,虽然浦前港修建了南洋风格的骑楼街,但毕竟更多的人再也没有回到浦前港。

民国初年建在店前的骑楼街(在线图片)

几千年的风雨,为香港铺平了道路。浦前港虽繁华,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宋代被称为“琼州自古无战场”。一直以来,朝代更迭,天下大乱而海南未乱,天下未定。然而,在香港面前购物从来都不容易,世界在变。香港面前的店铺就像一个温度计,时刻测量着中原的脉搏。即使在最近的战争中,浦前港也被涂上了大量的墨水。

1925年12月17日,国民革命军张发奎支部从徐闻县外罗港起航,在埔前新港登陆。革命军官兵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迅速占领滩头,然后攻打铺前镇,进而夺取铺前店以南的交通枢纽三江镇,再随在儋州登陆的陈部攻打府城、海口。此役出乎邓本银意料,猝不及防,打乱了他的整个防御计划,使之彻底失败。这就是当年店前庆祝的“新军驱逐旧军”之战。

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在线图片)

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摧毁了广东军阀邓本银在海南的残暴统治,也因为这次战役的胜利,扫除了阻碍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的障碍,同时随军渡海到海南的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在海南岛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张发奎书法。张发奎(1896—1980),广东韶关客家人。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率杜军琼在店前登陆,驱逐军阀邓本银。

那是1950年4月,国民党著名军人薛岳在海南修建海陆空的“烧线”。为了防止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薛岳将海南海防分为东、西、北、南、北四个防区。薛岳的埔前木兰港是北、东区的结合部,一、二路军分别为保卫东区和北区的主力,重点是木兰头、七星岭至埔前港一带。

薛岳对店前防守的担忧并非多余,因为店前一直是海南防守的软肋。在海岸对面,解放军在两军渡海先遣营潜入岛上后,兵团司令员邓华觉得兵力太弱,无法应付大规模强渡海峡上岛。为此,15兵团司令部决定,40军、43军各派出一个加强团,在琼北地区实施正面偷渡进攻。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一支先遣缉私团的3000名官兵从雷州半岛西南端的登楼角起航,在琼州西北的临高角登陆。43军127师师长王东宝、政委宋维栻率127师379团、381团1营3733名官兵组成的第2先遣缉私团,于3月31日22时30分从雷州半岛东南端的博社港出发,登陆地点为埔前港。

王冬宝率领88艘战船快速航行,但在4月1日凌晨3时左右,船队过海峡后不久,就被一直在埔前港外围加倍戒备的敌海军1艘大舰和2艘小舰拦截并炮击。船队被打乱,一些船只率先在塔斯马尼亚沿海登陆。登陆舰在沙滩上与敌人发生了交火,还在海里的王冬宝立即决定不在铺前登陆而是在扎西一带登陆。由于失误,商店前面的城镇避免了一场战争。

前埔港鸟瞰图。右边是琼州海峡,左边是三江流入琼州海峡,大桥通往海口。(新华网)

历经千年风雨,香港终于迎来了灿烂的阳光,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埔前大桥的建成,三沙市南海诸岛的大开发,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已经展现在埔前港的面前。

2019年1月5日写于潭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71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