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许都屯田得粮百万斛,邓艾淮南积聚三千万斛,一斛到底多少斤

曹操许都屯田得粮百万斛,邓艾淮南积聚三千万斛,一斛到底多少斤,第1张

曹操许都屯田得粮百万斛,邓艾淮南积聚三千万斛,一斛到底多少斤

曹杀出重围,统一了中国北方。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屯田开垦。公元196年,曹操开始在许都耕田,第一年“得谷百万迎”;邓艾建议司马懿在淮南开荒,以为1967年就可以“三千万迎”了。

毛以君为标农中郎将,举民定田许下诺言,得谷百万迎——三国志任君传。

公元196年,在枣祚的建议下,曹操任命任俊为典农的中郎将,在许都一带招募民众开始耕种,当年收获了一百万粟。这是曹操第一次开始屯田。尝到甜头的曹操每打下一块地,就屯田一次。屯田制度的实行,使曹操“四面受敌,不用运粮之劳”。

在过去的7年里,淮河迎来了3000万人,这就是为什么几十万人被养活了5年。为了占吴的便宜,哪里都不可能去。王将一切都落实到了身上。——《三国志·邓艾传》

司马易慧很会看人,看中了口吃的邓艾。邓艾在《齐河论》中建议在淮南屯田以对抗吴栋。陈与蔡之间,土地肥沃,可存许昌一带稻田,引水东流。今天淮河以北有2万军队,淮河以南有3万军队,以十分之二的速度轮流驻守。种地的时候经常有4万军队驻扎。

天气好的时候,收成往往是西部的三倍以上。扣除军民成本,每年五百万斛作为军事资本。七年时间,淮河上游可以积累三千万迎宾粮,够十万军民吃五年。用这些积蓄去攻击吴栋,我们就可以所向披靡了!司马懿采纳了邓艾的建议,开始在淮南兴修水利,开荒屯田。

通过这两段话,我有以下疑问:第一,汉末的迎宾粮是多少斤?第二,当时士兵行军作战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多少斤算一个欢迎?

古代常用的容量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升、斗、迎(石)、铃。通常,学者们认为欢迎和石是相通的。秦汉以来都是十进制。也就是一欢迎=10桶一桶=10升。《汉书》:“权人,权,权,权,权,君,石...五权之制,以义为本,以物为本。”

所以在古代,欢迎和石是通用的,石既是计量单位,也是重量单位。根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韩宜良为15.6克,一斤为249.6克,一石120斤为29952克,约为29.95公斤因此,汉代一石约为59.9斤。据此可以得出,一个欢迎=59.9 kg。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一个整数,也就是今天一个迎宾是60斤。

这很有意思。曹操在许都耕种的第一年,就收获了100万谷子,也就是6000万斤。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子有点震惊?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中国北方普遍种植的作物应该是谷子,即类似玉米的植物,而不是小麦或水稻。

三国时期士兵一天消耗多少粮食?

弄清楚一个迎宾等于多少斤之后,再来讨论一下按照邓艾的计算,当时士兵每天消耗多少斤粮食。按照邓艾的说法,3000万迎客米可供10万人使用5年。那么这就是一个算术问题。有兴趣可以用手机计算器算一下。我就直接说结论,看看我的计算是否正确:

按照邓艾的计算,他是以每人每年60斛米的消耗量为基准,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士兵每天的消耗量,也就是9.8斤米。这个数据好像不太靠谱。谁能一天吃十斤大米?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也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类似的数字。

第一,邓艾所谓的3000万迎宾米不是我们现在超市看到的精米,而是没有去壳的大米,所以需要打个折扣;其次,所谓5年10万人的使用,不仅仅是士兵消耗,还有战马消耗;第三,考虑到三国时期士兵食物单一,吃多一点很正常。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在当时,每个士兵每天所需的粮食应该在4-6斤左右。当然,这只是我充满漏洞的推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6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