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腾片的原理化学,泡腾片的原理实验

泡腾片的原理化学,泡腾片的原理实验,第1张

泡腾片是基于有机酸与碱性碳酸氢盐反应作为泡腾崩解剂的原理,泡腾崩解剂中的两种物质在没有电离的情况下不能反应。但泡腾片放入水中,两种物质发生酸碱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使片剂迅速崩解融化。

泡腾片的组成
泡腾片所用的崩解剂为泡腾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苹果酸、硼酸、酒石酸、富马酸、无机无机酸(盐酸)等。常用的碱源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及其混合物。酸碱比对泡腾片的制备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酸的量超过理论量,有利于泡腾片的稳定性和口感改善。

泡腾片的常规制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和直接压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35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8
下一篇 2022-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