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周|打量深圳的最佳角度是什么

深圳一周|打量深圳的最佳角度是什么,第1张

深圳一周 | 打量深圳的最佳角度是什么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

在过去的一周里,引起郑潇关注的深圳政治事件主要有:

一件大事——深圳与国家统计局签约建设统计现代化改革先行示范区;

一项道德政策——深圳全面实施“瓶对管”攻坚计划,力争两年内完成液化气“洗瓶”;

两个重要部署——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全市安全生产和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根据最新疫情,部署科学精准防控常态化疫情措施。

2021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月。深圳的各项工作,特别强调统筹发展和保障,确保完成年度发展目标,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最近,郑潇注意到连续有几篇关于深圳创新的文章,观点颇有启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应邀在走进顶尖商学院系列活动上发表了题为《促进转型创新增长的政策体系研究》的主题演讲。他讲了最近的一个小调查,调查了深圳100家中小企业三年的数据,做了几个指标的评价。最后,他发现这100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家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都有70家供应商,而他是其中50家企业的供应商。他说,这就是匹配和学习。没有一个企业能说我什么都能做。每个人都要有分工。找不到好的分工伙伴,就不会有发展。但要分析一个地区发展的条件空,更重要的是“邻近共享学习匹配”这四个字。

唐杰教授还说,深圳有一个比美国湾区和三藩市更高的指数,那就是申请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PCT国际专利。深圳一直稳定在全国三分之一左右,人均专利数全国第一。未来大城市的发展,看谁更能创新。

二、深圳如何成为创新活力之都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在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文章?》文中写道,深圳是典型的服务型“小政府”和充分竞争市场的有效融合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外向型经济、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敢为天下先”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政府敏锐感知市场变化,及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才”、“筑巢引凤”等方式吸引大量人才

本文分析了深圳人才环境的优化,指出:从落户政策来看,虽然2021年5月,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居住登记规定(征求意见稿)》,学术型人才落户资格提高到本科学历,人才补贴和高层次人才政策同步收紧。但“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条件还是比北方宽松,还是吸引了人才。从人才政策发展来看,2017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人才立法城市,每年的11月1日被定为“深圳人才日”,各项政策叠加形成人才政策“四梁八柱”。根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深圳的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和杭州。

财经观察家秦朔在微信官方账号“秦朔朋友圈”发表《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垫底,深市,我们该担心你吗?》。秦朔认为,GDP可以有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良好的发展绩效。他在深圳看到,传统的数量型GDP正在被抛弃,新的质量效益型GDP正在崛起。深圳,从新增GDP的角度来看,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它是中国创业创新氛围最浓的城市,是高科技转化能力最强的城市,也是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友好型城市。

秦朔撰文指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会有阵痛。很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会一蹴而就,有些地方还是无人区。深圳已经开始进一步推进创新,推动大学创新,提高大学水平,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为吸引和培养大师和领军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月4日,国际森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黄在国际森林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上介绍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运行的新特点。他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将形成一批集聚程度高、上下游协调紧密、供应链节约高效、规模上万亿的具有全球经济力量的产业链集群。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要占据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同时中小企业要致力于专业化和创新。

郑潇认为,深圳正走在一条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目前,深圳正在经历或许是该城市工业发展史上最深刻的变革。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低碳环保等领域,为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领者做了深入布局。

观察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耐心。观察深圳的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是盯紧。短期数据涨跌的“形”并不能完全反映世界级创新中心城市经济的长期“势”,真正的篇章只有拨开云雾才能见分晓。

(原标题《在深圳一周看深圳最好的角度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619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7
下一篇 2022-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