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是哪个国家?,卡扎菲是哪个国家的领袖

卡扎菲是哪个国家?,卡扎菲是哪个国家的领袖,第1张

卡扎菲是哪个国家的(哪个国家的前元首)

前总统卡扎菲生于1942年,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今年是79岁,2011年他去世的时候是69岁。不管是69还是79,对于政治人物来说都不算大。

卡扎菲祖上属于游牧民族,他本人就出生在一个羊皮帐篷里,这两个因素使他一辈子都离不开帐篷。做了利比亚的一把手以后,他挑了好地方给自己扎下帐篷,办公、开会甚至接见外宾都在帐篷里进行,但是他的生活起居并不在帐篷里,帐篷用来办公休闲。

卡扎菲的帐篷里面并不讲究,铺上地毯放上桌椅板凳电视电话就差不多了,但是帐篷外面会有个沧桑的老头用古法煮茶,帐篷旁边必须安排几只山羊或骆驼,牲畜的体味和咀嚼声伴随着偶尔发出的闷叫,能让卡扎菲恍惚身在部落,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2009年卡扎菲到开会,期间他计划到搭帐篷,没答应;后来他又相中了一块属于土豪的草地,但是特朗普也不愿意;最后卡扎菲还是在那块草地上支起帐篷喝了茶,原因是那块地有一部分租给了客户,那个客户没有拒绝卡扎菲的要求。

卡扎菲他爹60岁老来得子有了卡扎菲,所以他从小得到了母亲和姐姐们的宠爱,这就让卡扎菲对女性怀有特别的好感和尊重,他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利比亚女性的地位,这对于一个传统的阿拉伯国家来说很不容易。

卡扎菲不但在军队里提拔女军官,还把自己的保镖都换成女军人,她们是卡扎菲亲自在军校里挑选的精英,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批,以此来肯定女性的价值,提升女性的地位。

关于他和女保镖们的风言风语只是风言风语,卡扎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声色犬马那一套他几乎不碰,倒是一天磕好几回头,遇上什么烦心事儿就不停地念经,甚至带着经书一个人坐在沙漠里发呆,直到悟出什么了才风尘仆仆地回来洗洗睡。

卡扎菲从小崇拜英雄,发育成熟前满脑子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这种思想推动他野心勃勃地成长,不料后来真的成功了,他从一个穷放羊娃变成了利比亚的一把手,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但没有磨灭反而被大大强化,于是他变得自信且狂妄,藐视普通人、藐视对手、藐视阿拉伯国家的领袖,藐视美国总统、藐视联合国、藐视一切。

所以他穿奇装异服带着美女,他高谈阔论举止怪异,他到哪儿都带着帐篷牵着骆驼,放浪形骸之外,满世界耍酷耍帅,横眉冷对千夫指。

(年纪越大面相越凶)

卡扎菲出生那年,利比亚还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期间英法军队趁乱赶走了意大利人,随后美国也跟进,纷纷修了军事基地长住。1951年利比亚独立建国,但是英美两国的军事基地没有拆,早期圈地建的农场和别墅里依然住着一些意大利人。

卡扎菲上了中学懂点事的时候,利比亚的一把手是国王伊德里斯一世,这个国王靠卖石油的钱笼络支持者,通过租给英国和美国的军事基地确保安全,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满脑子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卡扎菲是个穷学生,在他看来殖民主义还没有彻底根除,于是成立了学生组织,时不时带组员上街喊口号发泄多余的精力。想想我们自己上中学生那会儿内心其实还是个宝宝,可见这干大事的人打小就与众不同。

中学毕业后卡扎菲召集组织成员开了个会,会议一致认为,要推翻必须走军事路线,会议最后决定挑三个人上军校,其中一个是卡扎菲。

读军校期间,卡扎菲成立了“”,这个组织纪律严明,禁止成员抽烟喝酒逛意大利人的赌场和歌厅,认认真真学习军事技能,为以后干大事做准备。

1969年9月1号伊德里斯国王去检查身体,为第二天传位给侄子的退位仪式做准备,国王的将领们在一场高级别宴会上觥筹交错,卡扎菲带着“自由军官组织”的人把那帮人一网打尽,然后托人带话给国王说,你就别回来了,我已经政变了。

平民伊德里斯找英国人帮忙,英国人不乐意,他惊慌失措地辗转去了,在那里度过了最后的14年,以94岁高龄去世,最后葬在沙特麦地那,作为一个穆斯林这就非常圆满了。要是后辈烧纸的时候告诉他卡扎菲没有善终,估计他可以瞑目了。

1969年政变得手的时候,卡扎菲才27岁。

27岁就做了国家一把手,而且是自己创业不是继承,这个就非常厉害了。还没到27岁的人可能觉得自己27岁一定大有所为,而那些奔四的人回头看远去的27岁,可能觉得自己那时候依然是个宝宝,所以啊这人跟人就是有差距。

(一身戎装)

卡扎菲出生在殖民时代,成长在殖民主义残留的时代,所以他容不得殖民主义。

政变夺权后不到3个月,卡扎菲就通知英美两国走人,不到半年两家的军事基地就腾空了。第二年他又用了3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意大利人驱逐出境,收回了他们霸占的土地和庄园。之后他盯上了石油公司,这个不太容易,前后花了3年时间,才以各种方式把欧美把持的42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统一由管理。

卡扎菲这么做,毫不意外地把主流西方国家给得罪完了。

利比亚石油只占全球储量的2%,从数量上来说少的可怜,但是拼不过数量可以拼质量,它家的油含硫少适合炼制,而且运过就到了欧洲客户手上,不像海湾国家要出、进红海过,高昂的运费就是卡扎菲利润的一部分。

经过这么一整顿,利比亚政府就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了。在卡扎菲出事前的2010年,利比亚每天产油150万桶,政府掌握着1500亿美元资产,而人口只有600万人,这种优势非洲独一家。

有了大笔的财富,卡扎菲可以随心所欲地实践他的想法。

卡扎菲盖了很多的商品房,然后以各种方式把房子分给国民;他推行了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修了高速公路网,甚至弄了一个类似我国那样的“大河工程”,因为担心石油枯竭还大量投资其他产业。

2010年那个时候,利比亚从经济上看没什么问题,高达1.3万美元,大部分有房有车;大学生毕业后只做体面的工作,不会去搬砖或者跑腿送外卖,这些活儿只会留给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利比亚经济较好,吸引了400多万外来打工者,这些人来自埃及、、、、、土耳其、等国,他们在利比亚的工地、餐馆、旅店、加油站等行业挣钱,当然还有一个高收入高风险行业,那就是作为雇佣军替卡扎菲卖命,不过名额不多。

以前在非洲打电话全球最贵,因为他们租用欧洲人的通讯卫星。1992年45个非洲国家组建了“非洲卫星组织”,想搞一颗自己的通讯卫星降低资费。组织成立后向、以及数家申请贷款,但是没人理他们,一晃14年过去了几乎没有进展。

后来卡扎菲慷慨地掏了3亿美元接手了卫星项目,大头经费解决了,欧洲开发银行这才追加5千万美元做了小股东,西非开发银行投了2700万美元,2007年非洲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颗,那之后不但打电话便宜了,远程医疗卫星电视也能传播了,失联已久的农村远房亲戚也联系上了。

类似出风头的事儿卡扎菲做了不少,他的财大气粗在非洲那个穷地方很亮眼,这都是卡扎菲目空一切的傲娇资本。

(卡扎菲和他身后的帐篷)

利比亚有个大问题,超过8成人口认同自己的部落大于认同国家,不管是以前的意大利殖民者,或是后来的伊德里斯国王,还是推翻伊德里斯的卡扎菲,都没有把部落这个事儿给整利索。

伊德里斯国王的大本营在利比亚东部,他自己家族所在的部落就在那边,原来的首都是东部城市,他对西部和南部地区的部落不管不问,甚至象征性的出访都懒得去,卖油的收入也是肥了自己人所在的部落。

为什么卡扎菲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的帐篷里?就是老国王在利益分配方面太抠门,要是当年能砸钱让卡扎菲所在的卡扎菲部落过得好一些,那利比亚现在可能依然是君主制,卡扎菲要么在油田里开铲车,要么在国王卫队里扛旗。

1969年卡扎菲推翻老国王后,就把首都搬到了的黎波里去了,那里是自己部落所在的地方,从此以后石油收入向自己部落和支持自己的南方部落倾斜,老国王所在的东部地区就受到了冷落,卡扎菲总共经营了42年,东部地区被冷落了42年,结果是东部变成卡扎菲的反对者聚集区,以前的首都班加西是反对派的大本营。

在具体的国家制度方面,卡扎菲既藐视老国王的封建制也藐视殖民者的资本主义制,他创造性地把宗教和社会主义融合到一起提出了“宗教社会主义”制,并把这种奇怪的设计写在书里,并用他最喜爱的绿色做了书的封面,这就是卡扎菲的绿皮书。

这种奇怪的制度解散了正常国家需要的机构,新增了一层一层的人民委员会,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委员会召开的大会上热情发言,像的全体成员民主大会那样,但是普通人没多少兴趣参与这种枯燥乏味的会议,所以这套制度在基层就流于形式。

在卡扎菲的设计里,国家不需要任何政治组织,尤其是反对党,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并收拾创始人。卡扎菲觉得大家的衣食住行我都安排妥了,有想法和建议可以到大会上踊跃发言,老老实实你侬我侬过日子不是挺好吗,还要啥自行车呢?

大概每个通过政变上台的人都缺乏安全感,所以卡扎菲对言论、工会和社会组织抓得非常紧,不给反对派们任何生存空间,他限制民众到国外旅游,限制年青一代学习外语,整个国家被他治理成了现代化的孤岛,这也是为什么利比亚人明明日子可以过,却要站出来推翻卡扎菲的原因。

(卡扎菲年轻时颜值还在线)

利比亚的情况跟两个邻居突尼斯和埃及不一样,它俩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于是聚众闹事,利比亚出现抗议活动,挑头的是东部那些长期反对卡扎菲的部落和势力。

当东部势力轰轰烈烈地上了街,原来那些想要自行车的人也就有勇气加入了,街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蹭上“”流量的国际媒体再一炒作,利比亚局势一小时一个样儿。

看到这种局面卡扎菲当然要设法阻止,任何人在他那个位置都会这么做,于是警察就被派出去镇压。可是因为害怕底下人不老实,卡扎菲的警察一直没有像样的装备而且疏于暴力培训,根本就镇不住场。几天下来反对派占了军火库哄抢了枪支弹药,西征的队伍都拉起来了。

卡扎菲的儿子带着最忠诚的部队出了门,同时给雇佣军们涨了工资并放开了名额限制,跟那些反对他爹的人交了火,内战就此爆发。虽然那些人打起警察如同切菜,但是跟正规军比起来还是不堪一击,几天下来死伤惨重,眼瞅着革命要黄。

事情到了这个阶段,、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毕竟他们看卡扎菲这个狂妄之徒不爽已经有些年头了,毕竟卡扎菲是一个毫无争议的独裁者,作为政治人物不抓住这种机会投机倒把,那是对自己职业的侮辱,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夏天,卡塔尔的表现最为亮眼。

2011年3月份,利比亚的反对派们收到了卡塔尔的几亿美元和石油,至少够他们用一个月;卡塔尔同时给国内的利比亚劳工提供带薪假,方便他们回国体验一把打仗的乐趣;卡塔尔还不止一次给反对派提供武器,尤其是。5月份“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表示需要30亿美元,卡塔尔立即打了5亿过去救急,反对派8月份进攻首都的黎波里的时候,卡塔尔派出半岛电视台的记者随军报道;当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的决定一出来,卡塔尔第一个举手表示提供飞机。

为什么卡塔尔对推翻卡扎菲这么热心呢?当然是有利可图了。

卡塔尔给欧洲卖天然气,利比亚给欧洲卖石油,两家在能源上是竞争对手,卡塔尔给反对派提供,万一赌赢了以后就能涉足利比亚的石油行业。果不其然在爆发仅仅一个月,卡塔尔就跟反对派达成一项石油交易,原本因为冲突全面停产的石油行业,因为卡塔尔的介入和斡旋重新启动,几个月前的风险投资立刻有了加倍回报。

反对派里有一支叫做“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的队伍,这支队伍是期间对付苏联人的利比亚圣战者组建的,战后他们回国想干翻卡扎菲像一样建国,结果差一点被卡扎菲和他的儿子们给一网打尽。之后他们蜗居在东部地区默默无闻,这次抓住机会死灰复燃,卡塔尔重点扶持的就是这支队伍。

上有的保驾护航,下有海湾国家的资金和武器支持,反对派们不断缩小包围圈。2011年10月20号,卡扎菲在老家的一个排水管里被人活捉,之后死在一帮激动人群的枪口之下,统治了利比亚42年的狂人就这样没了。

在8个月前的电视讲话中,卡扎菲铿锵有力地说:我已经老了,没有什么好怕的,我是一块撞向美国的岩石,我永远不会离开利比亚的土地,我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与自己先祖死在一起,就像个烈士。

如果他是个烈士,那他也算是说到做到了。

(卡扎菲和媒体及支持者)

5天之后卡扎菲连同儿子穆塔希姆一起下葬,他俩并没有进入老家的祖坟,而是被埋在沙漠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参与埋葬的只有寥寥几人,他们天不亮就出发,填完土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在让他们回去找估计也找不到,况且他们还对着经书发誓永不泄露秘密。

“”成立于2011年2月27日,几乎跟抗议活动同时出现,一出场就得到了海湾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承认,很多人幻想着埋葬完卡扎菲以后,这个组织会安排一场全民公投选出总统和议员,从此大家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启美好的人生。

然而这是一个美好的空想,空想程度还不如卡扎菲的宗教社会主义。

利比亚是个部落国家,8成以上的人只认部落不认国家,把部落长老们搁到一边建国是不现实的,让部落长老们主持局面那革命图了个啥呢?要说卡扎菲在42年间有什么巨大的失误,那就是他没有改变利比亚人强烈的部落认同。

况且“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就是一个大杂烩,里面包括老国王部落的反抗者,伊斯兰战斗团和他们的支持者,流落在外的利比亚知识分子,从卡扎菲身边叛逃的官员,加入没几个月想要自行车的青年平民。大大小小67个组织要分享革命果实,这么一大堆人能聊到一起吗?

当然聊不到一起,没有任何可能。

(原来首都的黎波里的卡扎菲广告牌)

老国王部落的支持者要求恢复君主制,伊斯兰激进分子希望建立宗教国家,爱好自由的民主人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效仿欧美,这三方的共同点是反对卡扎菲,卡扎菲没了他们也就没有共同点了。民主人士尴尬的地方在于虽然嘴上会说,但是手里没武器,有武器的谈不拢就动了手,民主人士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观战。

从2012年到现在2021年已经过去了9年,利比亚并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东部势力的和西部势力打打停停,其它地方玩着无政府主义。

因为局势不稳,外国投资者不敢去利比亚冒险,400万外来打工者大部分回国保命,导致利比亚人原来的生活彻底乱了套,曾经觉得卡扎菲时代日子过得难受,现在发现没有卡扎菲的日子更难受。

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要经历4个时期:搭建期、磨合期、巩固期和稳定期,现在利比亚卡在“搭建期”那里太久电脑都给卡死机了。试问利比亚人内心的苦能向谁说呢?大概只能在清明节给卡扎菲烧纸的时候倾诉一下了。

【主要参考文献】

  1. 埃里克·德纳塞《》
  2. 王金岩《试析部落在利比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 王厚立《我所知道的卡扎菲》
  4. 王明美《卡扎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99hufu.com/life/34272.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76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7
下一篇 2022-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