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和化学作业管理指南

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和化学作业管理指南,第1张

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和化学作业管理指南

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运行管理指南

初中物理

一、工作目标

落实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宁市委〔2021〕19号)和《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宁教研处〔2021〕8号)要求,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基础,构建初中物理作业体系和校本作业体系,准确把握作业的教书育人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利用作业设计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促进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科的核心素质,从而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科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物理作业设计既要有基础性和通用性,又要兼顾发展性和个性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立足课程标准,贴近学生实际

作业要严格按照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紧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作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作业设计的内容要科学,贴近学生实际,把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方法和技能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基础,遵循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科学控制作业时间,将作业落实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能力的形成和习惯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它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养,有助于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准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书面作业,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口语作业、实验作业、小组合作作业。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作业,又要有面向学习有余暇的学生的拓展作业,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动作业,能体现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等。,让作业成为课堂的延伸,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

(3)认真批改作业,注重反馈引导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措施的依据。因此,要特别注意作业的批改、反馈和批改。批改作业要正确规范,评语要恰当。评语要积极、鼓励,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期望。通过对作业的精准分析,通过集体点评、学生提问、个人面对面批评等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错误,要督促及时改正,第二遍复习。特别是要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根据教师作业完成情况,除生活化的批改作业外,有条件的学校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作业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学生作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强化作业的补偿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过程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作业管理是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作业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务处、教学部门、教研组、备课组等管理和实施部门的作用。学校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系统地选择、改编和创作符合学习规律、适应学校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作业。要提高教师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准确设计作业。学校管理部门要建立讨论、培训和激励机制,制定校本作业管理制度,将作业管理与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使作业管理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建议

作业管理是学校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业管理要从问题和实际出发,实施路径要清晰。物理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科核心品质,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优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

作业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教学组和备课组要定期进行作业设计专题研讨,成立作业设计小组,确定专题研讨时间,完善作业备课流程,如建立专门的作业审核制度等。设计基于作业管理的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将作业设计的评价加入课堂教学评价。控制作业完成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建立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在校的大部分书面作业,课后完成适量的活动作业和实践活动。对于作业要求,教研组要有详细的实施细则,教务处要有检查、告知、督促老师批改作业的机制,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

(二)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责任

实施初中物理作业管理系统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学校应当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研究、布置、批改方式和纠错程序。学校应当督促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行批改,强化作业批改和反馈的教育功能。批改作业要正确规范,有适当的评语。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业情况,特别注重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及时跟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科学指导,展示优秀作业并与同学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鼓励改革创新,突出校本特色

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生源的学校,在开发、编写、布置物理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作业体系。可以组织编写和提出问题的比赛,作业设计的案例评价等。,从而提高教师设计作业的积极性。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现行教材,开发适合全体学生的基础作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级作业;根据学科特点开发的活动作业等。努力创新和编写跨学科的综合作业,培养科学思维和核心能力;力争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同时,要考虑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灵活采取限时完成、有条件免做、奖励提升等灵活手段,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物理作业体现校本特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回归学校的教育环节。

(四)综合系统设计和长期规划

作业的研究和实施要长期系统地设计,从课程的角度,从培养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划。作业要帮助学生减负,注意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学校层面要把作业管理提高到育人的高度,切实履行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开学时制定学生作业计划,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作业的统筹协调,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督和定期质量评估制度。学校应当将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纳入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绩效评价。设立监督电话、家校联系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明确检查、反馈、纠正和考核制度。

初中化学

一、工作目标

应改变普通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低下、功能异化等问题,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尊重学生差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作业的反思和评价,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本质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高效学习的发生。

二。基本要求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化学的教学分析与实施建议,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灵活性要求和发展要求,不盲目扩大。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作业目标,提高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一致性;根据各学校的学业情况,制定各教学单元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评价标准和建议,列出详细的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让作业设计精准服务课堂,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2。优化工作设计

(1)丰富形式,提高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基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初衷,除了常规的纸笔作业外,还可以采用课外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化学小报、调查研究、参观采访等方式。保证基础作业,增加实践作业、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创新作业和“互联网+”作业,促进线下作业和线上作业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

(2)操作难度适当,不同难度操作比例合理。积极尝试做弹性作业,根据学习情况,按照基础、拓展、提升三个层次设计作业,促进不同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3)内容科学作业的内容设计科学,要求明确,情境逼真,要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科学合理,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应该为开放式任务设置反映不同绩效水平的评估标准。

(4)突出素养作业设计要注意与小学科学课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及其他初中课程核心素养的衔接与协调,从化学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合作交流、创新精神等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的评价,又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设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德育育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仔细纠正反馈

对作业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和“错”的层面,要通过引导、鼓励、安慰等简短的评价方式,使作业成为师生交流的载体。批改作业要及时,符号规范,评语清晰。对于突出的、常见的错误,要分析原因,及时点评,做必要的记录,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问题,通过面对面答题的方式解决。规范学生修改的要求,及时纠正错误并反馈跟进。

4。实施评估流程管理

树立科学的评价观,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作业进行统计和记录,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通过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结合、观察访谈、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方法,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科学素养的全貌,引导学生身心发展。

三。实施建议

1。建立运营管理系统

学校要建立作业管理制度,从作业设计、批改、批改、反馈实施过程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2。确保运营目标的科学性

保证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的一致性,作业内容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作业目标。作业设计符合本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水平。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作业的难度和量,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3。标准化工作设计流程

各学科组在集体备课时,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习情况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然后根据课时目标制定作业目标,并根据作业目标逐一设计作业题目。作业题目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或原创等方式进行设计。设计单一作业题目时,需要设置题目的题型、能力水平、难易程度、预计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要根据岗位目标设计岗位评价标准,可以是评分规则,也可以是评价量表。

4。丰富作业完成的形式

在保证科学的操作目标和规范的操作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操作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作业形式上,可以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增加体验式、主动式、合作式、跨学科等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改变截止日期来增加作业的灵活性,如将“每日作业”改为“每周作业”或“单元作业”,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练习和家务劳动,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744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