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帮助美国

中国怎么帮助美国,第1张

美国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拜登政府上台一年多来,终于首次系统阐述了对华政策。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了这一政策。5月26日,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了长达40多分钟的完整演讲,毫无新意,充满了矛盾和许多谎言。

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细节一:布林肯在表示无意与中国打“新冷战”的同时,强调要在中国周边构建“战略环境”,如印太经济框架(IPEF)、“四方(四边安全对话)”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细节二:他引用拜登的话说,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为了在这决定性的十年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战略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投资、协同和竞争”。

这样就改变了之前美国对华政策的二分法——“竞争、合作、对抗”,最具挑衅性的“对抗”一词甚至没有出现。

细节三:布林肯在演讲中重点强调了台湾省问题,同时表示美国在台湾省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湾省独立”。同时,他威胁说,美国和台湾将继续扩大合作。

总体来看,拜登最新的对华政策有哪些变化和改变?美国的台湾政策将如何影响台海局势?为什么拜登说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十年”?美国对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邀请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进行权威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

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现场视频截图

【采访/王慧整理/刘谦王慧】

观察者网:拜登政府执政一年多了。为什么布林肯直到现在才正式全面地阐述其对华政策?

吴心伯:拜登政府宣布对华政策相对较晚,原因如下:

第一,拜登上任后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国内问题,比如控制疫情,振兴经济,以国内为优先。

第二,在外交政策上,拜登政府首先选择了盟友。因此,他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修复特朗普时期受损的盟友体系,外交重点是欧洲盟友。此外,他还忙着回归特朗普退出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条约,比如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等等。

第三,特朗普执政四年,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和对抗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害。为了处理这个烂摊子,拜登政府决定,国防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需要时间来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华政策。

第四,拜登政府将其对华政策置于印太战略框架内,认为印太战略优先于对华政策,在印太战略推出之前不会推出对华政策。因此,今年2月,拜登政府正式发布“印太战略”报告,随后5月,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

观察者网:您对布林肯的对华政策声明有何总体评价?

吴心伯:我认为拜登政府整体上延续了川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有三件事没有变:

第一,对中国的定位没有改变,中国仍被视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长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第二,中国战略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以竞争的名义打压和遏制中国为基础;第三,对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充满傲慢和偏见。甚至还有很多歪曲和攻击中国的谎言。比如他说“中国有意重塑国际体系”等等。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个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演讲。一年前,国务委员王毅在谈到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时做了一个总结,就是“我们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还没有走出对中国的误解,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对华方式。”我们现在还处于这样的状态。

布林肯的演讲还揭示了美国的三个变化:

首先,美国现在希望增加与中国的直接接触和交流。拜登上任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华关系不是很重视,对与中国接触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因此,去年中美在阿拉斯加举行高层对话后,美方表示将评估接下来是否需要这些接触。当时,拜登政府似乎认为与中国接触就像给中国面子或施舍。现在布林肯直接说,美国准备增加与中国的直接交流。事实上,这种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包括拜登总统与习主席、布林肯国务委员和王毅的三次电话和视频会议,沙利文与杨洁篪的电话和会议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说明美方已经感觉到和中国沟通不可能了。

其次,在谈到中美合作时,布林肯提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合作领域,包括气候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扩散和军控、打击非法麻醉品、粮食安全、全球宏观经济协调等等。过去美方提到中美合作主要是气候变化问题,或者美方遇到困难向中方求助,比如从阿富汗撤军、伊朗核问题等等。总统相对比较冷漠,但这一次更具体了。

第三,美国在与中国接触时,会突出处理风险和危机。前一段时间,中美两国国防部长还重点讨论了sea 空安全问题。这说明美国意识到了中美爆发危机的风险上升,所以对此更加重视。

第四,布林肯在演讲的最后说中美要“和平共处”,这里用的词也变了。拜登去年会见习主席时表示,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存”。习主席说,可以加上两个词,即和平共处。这一次,美国方面补充说,它希望“和平共处”至少在口头上,美方接受了中美希望和平共处。

观察者网:我注意到,两年多前,布林肯刚当国务卿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中国战略”——“竞争、合作、对抗”,与这个框架大相径庭。这次布林肯提出了以“投资、协调、竞争”为核心的对华政策新支柱。一方面去掉了之前最具煽动性的“对抗”二字;另一方面,前者几乎完全聚焦于中国,相对单一,而后三个词分别包含美国(投资)、国际(合作联盟)、中国(竞争)的全方位政策。你对这种变化的解读是什么?

吴心伯:拜登政府上台后,总体思路和逻辑不变:先处理国内问题,再巩固与盟友的关系,再处理中国问题。

这种调整体现了他去年讲的“三分法”,即竞争优先,对抗与合作兼顾,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去年7月,外交部副部长谢在天津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时说,美国的"竞争、合作与对抗"二分法是遏制和压制中国的"烟幕弹"。对抗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中国需要的时候就要合作;在有优势的地区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了牵制中国,不惜与对方对抗。

2021年7月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在天津与舍曼副国务卿举行会谈。

一年多来,拜登执政发现,这样自说自话的对华政策“三分法”落地不了,实施效果也不好。这一次,他们稍微做了调整,调整的重点其实是针对中国的。他们想增强美国的实力,然后赢得盟友的支持。

这也要追溯到美国更早的想法,即美国应该从自己的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目前拜登政府的重点不是与中国的双边互动,而是强化美国,把盟友拉过来,进而塑造中国的外部环境,从外部对中国施压。

美国虽然调整了方法,但基本目的没有变。其目的有二:一是阻挠和压制中国力量的崛起;第二,限制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朗普时期也是这两个目标。事实上,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一脉相承。

观察者网:布林肯在演讲中重点提到了台湾省问题。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了“美国不支持台湾省独立”、“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等表述。拜登在刚刚结束的亚洲之行中有关“武力保台”的言论,引发了舆论对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是否改变的讨论。在你看来,美国的对台政策有什么变化吗?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

吴心伯:我认为美国的对台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越来越空洞,越来越空感性。与此同时,它与台湾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实上,美国现在推行的是“一中一台”政策,这是严重的倒退。

这一次,美国国务院从其网站上删除了“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表述,表明它不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省的主权。这种性质非常严重,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大的倒退。

今后,我们将看到,第一,美国将不断改善与台湾省的官方关系。虽然说和台湾省没有“外交关系”,是一种非官方的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关系越来越官方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第二,美国对台湾省的军事支持将继续增加,尤其是美台军事整合。第三,美国将加大对台湾省进行军事干预的准备。

美国对台政策的这一系列重要变化将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去年11月,习主席通过视频会见拜登时表示,台湾省海峡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因为当局一再试图“依靠美国寻求独立”,而美国一些人有意“以台制中”。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必须加大对“台独”势力和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势力的威慑。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集。

归根结底,这是大陆在“台独”势力和美国的共同挑衅下做出的必要反应。因此,台湾海峡的风险和危机在增加。

如果台海出现问题,对中美关系将是一个颠覆性的问题。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台湾省问题。首先,美国应该把在台湾省问题上的立场从“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调整到“一中”,最终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不反对这一立场。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其他问题,包括中美关系的改善。现在,美国在台湾省问题上倒退并作出政策调整,这将是为中美关系采取激烈措施的后果。

微博截图

观察者网:布林肯表示,美国决心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同时还强调中国是美国唯一的“头号对手”,宣布将在国务院成立跨部门的综合性“中国小组”,统筹中国事务;并强调要为中国在周边构建“战略环境”。它提到的IPEF、QUAD、AUKUS等等都是由此带来的针对性操作。你对此有何评论?中国该如何打破局面?

吴心伯:我认为美国经常不守信用。布林肯表示,他不打算与中国打“新冷战”,甚至不打算避免这种冷战,但事实上,拜登对华政策的许多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目前美国对中国打了两大牌:

第一张是地缘政治牌。拜登的“亚洲之行”其实是来对付中国的。他们参与了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IPEF)、“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都是冷战的那些,就是搞集团政治,搞小集团。

第二张是意识形态牌,也就是他们所说的价值观。拜登多次表示,美国和中国的竞争是“民主和专制”,是两种制度的竞争。

事实上,冷战时期也是如此。美苏冷战一个是地缘政治的较量,一个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

此外,拜登政府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脱钩经贸关系,推进供应链“去中国化”。这些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新型冷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这里我有两个意见:

首先,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地缘经济来对冲美国的地缘政治。美国的地缘政治是对抗中国的政治和安全集团。我们的地缘经济是指与本地区国家的广泛经济合作。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东南亚国家,我们都尽力与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包括双边、小多边、多边等等。

第二,在对外关系上不打意识形态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外交局面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原因是我们奉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我们应该继续奉行这一政策,继续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继续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不能和美国共舞,强调中美两种制度两种价值观的竞争。如果你谈论这些事情,你就会落入美国的圈套。

5月23日,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来源:澎湃图像

观察者网:日媒注意到,拜登是20多年来首次访日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你觉得这种打破平衡的“反常”外交行为能说明什么?

吴心伯:首先,这表明目前拜登政府的外交重点是联盟。去年,它专注于欧洲的盟友,今年,它是亚洲的盟友。要推行印太战略,所以这次访问主要以日韩为主,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谈。

第二,说明当前中美关系仍处于低谷。正如习主席今年3月与拜登总统视频通话时所说,当前,中美关系并没有走出美国上届政府制造的困境,而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中美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安排拜登访华是不合适的。

第三,如果美国决心打破僵局,改善关系,即使双边关系处于低谷,也可以进行访问。比如尼克松访华,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还处于冷战状态,但他还是来了,因为尼克松下定决心了。现在,拜登没有决心打破僵局,改善中美关系,所以他不可能访华。

观察者网:在这次演讲中,布林肯还正式表示,拜登总统认为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你对拜登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有哪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你认为拜登所说的“决定性的十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未来十年国际秩序会发生哪些重大的、决定性的变化?

吴心伯:我认为拜登关于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的说法意味着,在这个十年结束时,中国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这是他们最担心的,美国现在想尽一切办法阻止。

因此,我们刚刚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第一,阻挠和压制中国力量的崛起;第二,限制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我认为,拜登任期内中美关系的基本趋势仍将是“低波动”,而遭遇危机和风险的可能性将在高位运行。

所谓“低水平”是指中美关系目前的状态不太可能出现明显反弹。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波动”,也就是不稳定。随着美国采取各种措施压制和遏制中国,这些措施将不断冲击中美关系,甚至导致危机和风险,特别是在台湾省问题上,包括南海问题和其他领域。

未来中美将在广泛的领域展开激烈博弈,包括外交、安全、经济、科技、金融等等。但是,双方的合作将是有限的,不会在双边关系中占据主要地位,很难给双边关系带来显著改善。

至于未来十年的国际体系,我觉得很可能会进入裂变。

首先是要在经贸体系上裂变。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美国在很多领域要“去中国化”,我们也看到国际社会很多国家在“去美元化”等等。所以,未来国际经贸体系的裂变是必然的。

第二,全球治理体系也将被严重削弱,甚至分裂。二十国集团能否真正发挥作为世界经济宏观协调主要平台的作用,还是个问号。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本来就超越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但现在美国越来越多地将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引入这些平台,这将导致体系本身的弱化。

第三是国际关系的阵营。可能有三个阵营,一个是美国阵营,一个是俄罗斯阵营,一个是中间阵营。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冷战时代形成的以大国合作、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为特征的国际体系正在走向终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728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