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资格做核酸检测机构

北京有资格做核酸检测机构,第1张

北京涉嫌违法的核酸检测公司:去年相关业务赚了2亿多

北京还有一家核酸检测机构“雷雨”。

昨天(5月29日),北京市召开第349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通报了北京中通兰博医学实验室违规多管混检的情况。目前,北京警方已对“中通兰博”涉嫌违法犯罪进行立案侦查。合肥后来宣布,将暂停其本地测试服务。

当天晚上,中国同富(1763。“中通兰博”的母公司HK)发表声明,就该事件道歉,并表示将进行全面的整改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同福目前正计划在科技创新板a股上市。去年,在医学检查服务收入方面,公司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在核酸检测业务的提振下,中国通服2021年“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已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

“中通兰博”的问题是什么?背后的上市公司有什么样的画像?

为了节约成本,赶进度,“中通兰博”违规操作,涉嫌犯罪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通兰博”成立于2007年。其母公司是2018年登陆HKEx主板的中国同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研究设计院共同出资,以原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为平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化公司是国内核医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天眼查APP截图

与此前因涉嫌犯罪被调查的“北京普实”和“北京金准”医学实验室相比,“中通兰博”的来历显然更受欢迎。“中通兰博”的意外惊雷让很多人大吃一惊——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北京卫健委通报称,通过视频检查,查看PCR仪上的扩增记录,发现北京中通兰博医学实验室溯源记录不完整,记录规则不清晰,无法提供原始标本流转单和扩增板原始纸质记录。部分时间点扩增档案记录与实验室自报检测数不符,违规检测多管样本。

“上述情况严重违反质量安全规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导致核酸阳性人员检测和控制不及时,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据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介绍,初步查明,该公司为节约成本、加快进度,严重违反核酸检测操作规范。明知过度混合检测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仍采用多管混合检测,涉嫌妨碍传染病防治。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男,52岁)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中国同富股份29日发表声明称,该事件暴露了中国同富对北京同富兰博监督管理的漏洞。公司深感自责,已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同时,立即开始从严、从快、从重追究北京同富兰博相关责任人,诚恳接受上级组织对中国同富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和处理。

报表截图(部分)

中通兰博的母公司是什么?

去年母公司医学实验室服务收入超过2亿元,已计划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中通兰博”是中国通富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同福2021年年报显示,73.0%的收入和83.2%的毛利来自医药板块,属于核医学行业。公司表示,是国内最大的影像诊疗用放射性药物、尿素呼气试验试剂盒及测试仪、放射免疫测定试剂盒生产企业。

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同福经济效益实现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资料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1.44亿元,同比增长20.3%;税前利润为人民币8.02亿元,同比增长34.6%。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医学实验室是中国通服业务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年中国通富实现增收增利WIND截图

集团独立的医学实验室服务主要为肝炎、内分泌、骨代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提供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该集团开始承担核酸检测等服务。不仅在北京、成都、武汉、合肥设立了核酸检测点,为个人提供服务,还承担了部分冬奥会的检测工作。

疫情下,虽然中国通服的经营受到冲击,但在新冠肺炎检测需求的提振下,仍能看到子行业的显著增长:报告期内,中国通服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34.1%;但独立医学检验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28亿元,同比增长77.0%。

年报截图

从数据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同福的医学检验服务受益于人们对核酸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

不仅“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在2021年实现了自身的增长,从“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及其他业务”近年来的全线毛利率来看,2021财年该条线的毛利率约为40.14%,2020年为25.21%;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31%和35.13%。疫情虽然给国内医学检验服务原有的营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线毛利率的上升。

年报截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同富早早瞄准科技创新板,准备两地上市。

去年1月,中国通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启动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发行a股并上市。在今年4月28日举行的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再次表示将加快科技创新板a股上市,筹集发展资金,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据悉,目前此事正在审批过程中。

从市场来看,中国a股市场布局的背后,是其市场竞争和估值溢价的多年隐痛。

从竞争环境来说,核医学行业相对于其他赛道,进入门槛更高,意味着行业竞争会相对较小。目前,行业内部存在中国同福和东城药业争霸的“双寡头”局面。目前,东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在战略布局上,登陆a股对中国意义重大。

由于市场估值的原因,香港股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中国作为龙头企业,h股上市的市盈率(TTM)只有15左右;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东城药业的市盈率(TTM)超过67倍。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竞争壁垒、行业地位、市场前景都是不错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但其估值和流动性之间存在差距空。

在二级市场等投资者看来,这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中国同福属于原料药企业,而目前市场是创新药领域,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中国同福坐冷板凳;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估值普遍较低,市场资金多青睐互联网等新经济公司。甚至在医药领域,创新药等赛道会更受欢迎。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拥抱a股,那么中国可能会迎来更大的空空间。

双重上市后,中国通富能否获得与其市场地位和业绩相匹配的估值,还有待观察。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今年以来,中国的股价整体处于下降通道。现在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通兰博”因违法犯罪被调查,对其核酸检测业务和市场认可度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

谷歌财经截图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708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