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几大战役,盘点中国历史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历史上几大战役,盘点中国历史十大著名战役,第1张

中国历史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中国历史上十大战役)

“和平——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基本道路。中华文明五千年,战争无数。当然大部分是万人左右的战斗,但也有百万人左右的大规模战斗。所以今天边肖将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这个排名是非正式的,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十、消灭大顺政权之战(65万元)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至第二年(1645年)五月,在清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消灭了大顺政权。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大顺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清军击败(见山海关之战),领兵返回。29日,李自成在故宫武英殿仓促称帝。第二天,他带着他的军队离开北京,转移到山西和山西。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从山海关入京,命清朝吴三桂军为先导。吴三桂转世击败刘宗敏、李过等殿后大顺军,奉命继续追击。五月初三,在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北清水河畔与大顺军禁卫军交战。大顺军将军顾克诚阵亡,左光宪负伤。

九。誓言之战(70多万人)

注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经过这场战役,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在这场战役中,刘邦在垓下(今中国固镇县)围攻项羽。

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濠城沱河南岸,今河南淮阳与陆毅之间)进行了战略决战。韩信入侵失败,领兵撤退,命令左右两翼部队继续进攻。楚军攻打不利,韩信再次挥军反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被汉军包围。楚军所向披靡,兵荒马乱。

韩信命令汉军士兵晚上唱楚歌,导致楚军士兵想家厌战,士气崩溃。项羽率领800骑兵在四面楚歌中突围。过了淮河,被汉兵追上。最后项羽只剩下28个人了。项羽逃到乌江后,羞于见江东父老,拔剑自杀。盖北之战是楚汉斗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它不仅是楚汉斗争的结束,也是汉王朝兴盛的起点。

八。隋朝灭陈之战(72万人)

战争概述: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南北国力差距日益加大,灭陈成为隋朝最重要的政治目标。隋文帝隋文帝平定突厥,灭侯亮,隋八年(588)开皇。

十月,发动51.8万大军,兵分八路,灭陈。开帝九年正月渡河后,攻入建康城。叔父被俘投降,陈战死。分裂了近三百年的中国迎来了隋唐统一的时代。

七。鄱阳湖战争(85万)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之战,是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之水而进行的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场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是继赤壁之战之后的又一典型战例。这场战争中,朱元璋利用陈友谅的军队长期攻城,受挫。他分兵据守鄱阳湖,先断了退路。跟随部队的集中,巧妙地用火力攻击,歼灭其主力;两栖截击后,陈军在突围之际全军覆没。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著名的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六。淝水之战(88万)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

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北方地区由狄族建立的前秦统治。南方由东晋统治。前秦王苻坚想向南扩张,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行征召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率领60万步兵和20万骑兵南下,自以为能赢。他曾经骄傲地对部下说:“我的军队那么多,你只要把鞭子一扔,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大江大河。”

东晋丞相谢安,派八万兵与之作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游山玩水、下棋,以示镇定。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隔河对峙。在秦攻取淝水之滨的寿阳县之前,苻坚派部下朱序到引诱他投降。晋朝大将朱序,被迫在秦登陆,心还在东晋。朱序与金商议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傅坚得知金准备渡江淝水之战,要求撤退一块土地空进行战斗。

苻坚想在过河时攻击金,于是他命令撤退。秦军各族士兵一动,朱序趁机大喊:“秦军被打败了!秦军输了!”秦国以前的士兵听到召唤,立刻如潮水般逃向北方。金军乘势而上,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被箭射中,骑马逃命。秦军一路听得胆颤心惊,以为追兵已经到了。他没日没夜地跑,所以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下十余万人,十有八九损失惨重。

淝水之战后,前秦覆灭。公元384年,鲜卑慕容垂称帝,建立后燕。公元385年,阿强人姚苌杀了苻坚,占领长安,自称秦始皇,建立了后秦。与此同时,其他少数贵族也纷纷独立,建立独立政权。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五、禅院之战(90万元)

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廖圣宗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军南下,但刚一入宋,就遭到了北宋军民的忠实反对。辽军攻芦伟军(今河北徐水)、顺安军(今河北莱文),不利;攻打北平村(今河北万县)再次受挫。然后绕道攻宝州(今河北万青县)、定州,还是失败,再向东攻颍州。宋军守将齐彦武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与辽军死伤一万余人。

萧挞凛、萧观音率军攻克周琦,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共同攻打冀州、周贝(今河北清河)。宋廷泽“命各路兵、前州兵死于天雄军”。辽军攻克德庆(今清丰),三面包围梧州(今河南濮阳),宋朝大将李纪龙镇守梧州城门。当辽兵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时,宋汀兰大惊失色,惊慌失措。很多人主张南逃到金陵(今南京),或者西逃到四川。丞相寇叔力推公议,坚持真族。

辽朝统一军萧挞凛英勇善战,率领数十名轻骑在唐周城下巡逻。宋军的将军张桓(周)在兖州前线射杀了辽宁南京军的指挥官和傅湘。他的头被箭射下,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听说塔特死了,痛哭流涕,于是他们“休学五天”。《辽史》载:“与宋必有一战,(萧)中弩,我兵(辽兵)失支,议和后决。还是天空厌倦了它的混乱,让南北人民都可以休息了!”此时,宋真宗一行在寇准的坚持下抵达唐周。

寇叔让宋真宗登上陕州北城的城楼,以示其意。“诸军皆长啸,数十里成名,声势百倍”。真宗用亲征来鼓舞士气,大宋军民有几十万,集中在前州附近。形势对宋非常有利。此时辽军孤军奋战,犯了兵家大忌,统帅萧挞凛被宋军杀死,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前进受阻,宋军在后,腹背受敌,陷入绝境。因此,廖渴望和平,试图通过谈判赢得战场上不可能的胜利。宋真宗无视有利形势,只希望辽军尽快撤退,于是双方开始讲和。战斗结束了。

四。王建灭楚之战(100万元)

二十一年,秦本率军攻楚北部,取十城,护送魏,揭开了攻灭楚的序幕。楚(其母为秦公主,曾为前秦人)之子常平君,迁居郢(今湖北荆州市)。

首战:秦王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又派李信、吴萌等二十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兵分两路攻打楚国。李信率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吴萌率军攻睡(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大败楚。李信再次攻打燕营(今湖北襄阳市襄州?怀疑是陈莹),那就打破它。于是领兵东进,与成府(今安徽东南部)会师。楚门大将项燕率军抵抗。项燕入侵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之机,发动奇袭,大败秦军,占领其两个营寨,杀了七个大队长。李信带着残兵逃了回来。

秦王嬴政意识到,楚国虽然弱小,但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是轻易就能消灭的。他去了王建在杨频(今陕西蒲城西)的家,敦促他统一军队,并根据他的要求派出了他指挥的60万军队。二十三年(前224年),王建和吴萌率领60万大军再次攻打楚国。楚国从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命令项燕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负责战争。王建采取自卫反击、避免决战、保存体力、伺机进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发难,却不肯出来。和《王建》里的战士们一起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注意他们的劳逸结合,进行投石和跳远,提高他们的体力和战斗技能。楚国的军队打不起来,时间久了,斗志懈怠,项燕只好率军东进。

决战:王建夺战机,选精兵在前,追击,在齐南(今安徽东南部)大败楚军,杀死项燕(此处有争议)。秦军夺取了楚国的许多城市。二十四年(前223年),王建、吴萌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攻下楚王,楚王惨遭灭门之灾。王建继续向江南进军,占领了越地。秦在楚建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昌河郡、会稽郡。

三。长平之战(100万元以上)

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和赵国军队在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西北)发生的一场战争。秦国和赵国因为争夺党员资格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从入侵秦国到赵割让给上党,再到秦国胜利,用了三年时间。最后赵军大败,秦国获胜占领昌平。在这场战役中,赵军被斩首,阵亡约45万人。

这是秦和赵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秦国连赢数战,赵国损失惨重,战场形势对赵国极为不利。秦国秘密任命著名的将军田雷为统帅。针对赵括求胜心切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的作战方针,诱敌出阵,然后切断赵的粮道,加以歼灭,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忽必烈灭宋之战(102万)

忽必烈灭宋战争是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的战争。268年,元世祖发动元朝灭宋之战。先是刘正、阿苏率军攻打襄阳,史称襄樊之战。274年元军攻陷襄阳,宋投降鲁,时任中书丞相史、枢密院事,率军顺汉水下到长江,志在建康。

公元175年,大将军陆率领袁的水陆两军击败了南宋的水军贾似道,史称定州之战。次年,元军攻占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向元军投降。但卢秀福等7岁的宋端宗在抚州即位,文天祥、张士杰、陈等大臣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元。

元军相继攻占华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守广东雅山。次年三月,张弘范在牙山海战中,进攻并消灭了南宋海军。陆秀夫劫持了年仅8岁的宋皇帝游助和赵敏,死于大海,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七个封建正统王朝。

一、高句丽之战杨迪皇帝的三诫(110万)

三征高句丽是杨光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发动的三次战争。这三次都是炀帝亲自出马。

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开始,刚巡视完江都的杨迪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种粮草军备。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杨迪正式登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由于杨迪的错误指挥,隋朝惨败,损失惨重,全国开始发生农民起义。次年正月,杨迪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由于杨玄感叛乱,他撤回了军队。

公元10年(公元614年)4月,杨迪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派出特使,将去年(公元613年)叛逃到高句丽的屈泗政府退回,杨迪皇帝的军队返回朝鲜。然而,高句丽国王没有遵照杨迪皇帝的命令入朝,也没有归还被他俘虏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臣到达高句丽时,看到当年被高句丽俘虏的大批隋人。“看了就哭的人,农村都有”。

高句丽的三征对隋朝的统治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战役,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而且造成人民生活贫困,严重激起阶级矛盾,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65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7
下一篇 2022-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