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打一个动物

闭关打一个动物,第1张

与5000多只动物一起“闭关”的78天

天刚亮,太阳还没醒来,长臂猿的歌声先响了。郁郁葱葱的树丛中,领头的长臂猿首先吟唱,其余的同伴也是一片和谐,此起彼伏。

这是上海动物园的早间音乐会,由五只长臂猿演唱,一大早就会有很多游客前来观看。3月16日公园关闭后,长臂猿仍在唱歌,只是没有游客。300多名工作人员留在公园里,精心照顾着5000多只动物,并试图在特殊时期保持“照常营业”。

自3月1日上海出现首例无传播源的本地感染者后,疫情愈演愈烈。3月28日,浦东、浦南及邻近地区率先实施全球静态管理。4月1日,浦西实行全球静态管理,浦西长宁区上海动物园全面隔离。

疫情之下,物资发放变得艰难而漫长。熊猫的竹子来自浙江安吉,大象的草在金山区,小猩猩的尿布粘在路上。在多方努力下,问题都一一解决了。饲养员从周围的山上挖竹笋,特殊的“通行证”带回新鲜的草。慈爱的母亲送来闲置的尿布...

在未能与游客见面的78天里,新狒狒王已经“登基”,熊猫搬进了新家,新生的小天鹅学会了游泳。他们都在等着在6月2日与失散多年的朋友见面,这一天公园将重新开放。

花园郁郁葱葱。来源:上海动物园

为5000多只动物抢菜

上海动物园有5000多种大大小小的动物。他们消耗850公斤蔬菜、510公斤水果、1300公斤冻肉、活鸡、兔子等。一天,和若干杂粮,其中250多只草食动物每天能吃4吨饲草。

疫情发生后,整个上海逐渐陷入停顿,保证动物们的“口粮”成了大问题。

动物饲料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食物。来源:上海动物园

3月16日,上海动物园正式闭园。4月1日,动物园所在的浦西地区被封闭管制。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为动物们“抢食”和“囤食”。

“刚开始抢菜很难,准备蔬菜水果也要花很长时间。”动物饲料配送中心采购员孙浩说,得知浦西要关闭的消息后,园方提前与供应商联系,按照7-10天的粮食需求进行备货。

当时动物园准备了1万斤左右的果蔬,以及冻肉、冻鱼等冻品约3到4万斤。就连相对冷门的果蝇、蟋蟀等饲料,也不择手段地购买。草队提前在哨位上储存了苜蓿和羊草,还储存了两周的吃草颗粒量。在控制期,青饲料缺乏时,饲养员还会摘一些叶子来改善草食动物的食物。

“我们提前储备的干草可以维持到6月份,但动物不仅要吃干草,还要有均衡的营养。”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团队主任沙说,食草动物的“粮仓”在金山区油车村,那里有一个专供上海动物园的牧草基地。

由于疫情、运力不足等原因,饲草已无法正常投放。裴恩乐主任了解到情况,向领导做了汇报。主管部门主任亲自沟通协调,建立了金山区绿化市容局、上海动物园、金山区油车村三方联动应急协调网络,打通了草料运输通道。5月9日,第一批鲜草从基地顺利送达动物们的“餐桌”。

工人们正在运输新鲜的草。来源:上海动物园

由于动物饲料配送中心的冷藏,储存了更多的食物。这家“动物食堂”建于2017年,建筑面积748平方米。动物饲料的采购、入库、储存、加工、配送都在这里完成。除了92平方米的粗粮仓库,还有6个冷库,用来存放需要低温冷冻的肉、鱼、饲料。

裴恩乐一直坚持建设有冷库的动物饲料中心。当时有人反对,“现在物流这么发达,没必要建这么大的冷库,太浪费了。”裴恩乐强调要考虑罕见的极端情况。“要多为动物着想,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让它们挨饿。”

裴恩乐(右二)在动物园进行调研指导。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闭园后,没有了游客,动物园里到处都很安静,但饲料配送中心比以前更忙了。每天,蓝色的箱子都装得满满当当,肥鸡堆到顶,新鲜果蔬的香味飘来飘去,箱子上贴着不同动物的名字。

来之不易的竹子

谁也没想到,上海动物园会关闭两个多月。

首先要担心的是两只大熊猫的口粮。六岁的鹤峰和星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叫风光哥,是动物园里的明星动物。他们一天吃五顿饭,100斤左右的食物,最爱的竹叶来自200公里外的浙江安吉。

大熊猫鹤峰正在吃竹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海动物园肉食队副主任吴海丽说,竹叶的保质期是7天左右,而竹笋的保质期是3天。所以熊猫馆需要不断补充新鲜食物。

在4月份正式关闭之前,动物园联系了安吉的供应商,提前一周多的时间储备了竹叶和竹笋。但随着防疫措施的升级,供应商如果再来上海,将面临被隔离14天的风险。外地的竹叶送不到。大熊猫吃什么?

饲养员开始在附近寻找竹子。熊猫馆只有三个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动物园组织了十几个人成立了三个“队”,保证国宝的口粮。第一队是熊猫馆的员工,负责在动物园砍竹子;第二队是繁殖场的工作人员,帮忙挖笋,然后运到熊猫馆;第三队主要是其他外援,负责在佘山砍竹挖笋。

在大熊猫馆的后面,有一块种植苦竹的自留地。饲养员每天砍六七根竹子,锯成几段,然后在地上使劲敲,得到开裂的竹片。这些竹片经过清洗后,会被送到熊猫的餐桌上,保证它们每天的“竹子摄入量”。

四月,那时候的竹笋。繁殖场西北角还有一片小竹林,竹笋长得比较晚。“二班”拿着锄头,穿梭在杂乱的竹林里,挖出新鲜的竹笋。“第三小队”充当了熊猫的“外卖”。他们跑到佘山,砍下翠绿的竹叶,带回一根2米长的“巨笋”。

工作人员正在为大熊猫砍竹子。来源:上海动物园

“风景哥”似乎察觉到了最近的食物和往常不太一样。“鹤峰”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巨笋”,有点迷茫。它用双手抱住竹笋,咬掉了最嫩的笋尖。咔嚓几声,竹笋的壳掉了,我尝到了春天的味道。“星光”偏爱颜色偏黄的竹子,是光线充足的象征,吃起来脆脆的。

五月,笋季已过,该吃竹叶了。平时,新鲜的竹叶只要两个多小时就能从安吉送到熊猫馆。疫情之下,竹叶的发放尤为困难。

“熊猫想吃竹子。如果国宝吃不饱,那可不是小事。”裴恩乐不断向上级汇报请示,强调保证动物性食物的重要性。在各级领导的努力下,上海动物园拿到了一张特别通行证,48小时核酸证可以出行。

另一方面,安吉的供应商将新鲜的竹子运送到上海和浙江交界处的嘉善服务区。供应商卸货后,动物园的师傅独自将400公斤的竹子装上车,全程无接触闭环运输。回到动物园后,工作人员将竹子搬进冷藏室,低温保存。

一个多月后,“风景兄弟”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星光躺在竹子做的吊床上,旁边堆着绿色的竹叶。它抓了一把,把树枝和树叶塞进嘴里,忘记了吊床在摇晃...

大熊猫星光正在吃竹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动物需要我们”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300多名工作人员陪伴着5000多只动物。

"大多数员工都是主动留下来的。"裴恩乐回忆说,上海疫情以来,部分工作人员被临时关闭筛查,动物园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随后,园方号召员工留在动物园。浦西关闭前夕,越来越多的人赶回动物园,其中有120名动物饲养员、兽医和管理人员,还有行政、绿化保洁和后勤保障人员。

园区只有几个夜班岗床位,留守人员300多人。大部分只能睡在单位发的睡袋和躺椅上,吃食堂发的盒饭,住宿在单位提供。

“留下来的员工很辛苦,几乎每天都在岗位上。”裴恩乐知道,他们是动物园员工,家里有老公老婆孩子。他们选择在特殊时期留在动物园,是因为他们对动物的热爱。

沙·符兵正在给一头长颈鹿喂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沙·符兵是自愿留下的守门员之一。3月底,当他得知浦西要关园时,有点担心,马上赶回动物园放哨。朋友觉得他很傻,丢下老婆孩子不管,自己却自愿被困在动物园当铲屎官。沙符兵没有过多解释,只说了一句“动物需要我们”

“动物不像花草树木。如果一两天没人照顾它们,它们就会生病。”沙符兵说,饲养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喂养动物,还要清洁、观察、丰富和训练它们的行为,这些都关系到它们的健康成长。

“爸爸,你为什么不回家?”“爸爸要照顾小动物。当花园开放时,我会带你去看我的大象。”

沙看着视频里同事哄孩子,有点想家。他知道自己亏欠家人,解封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对妻子说“对不起”。

吴海丽正在观察熊猫的喂食情况。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和儿子一起看视频的时候,吴海丽成了独家直播,专门拍摄儿子喜欢的老虎、狮子、豹子。离家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对小动物更熟悉了,但对视频中的儿子却变得陌生了。但她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她呆在家里,看不到动物,她会更担心。

当吴海丽想念他的儿子时,他会去看望他的同龄“风景兄弟”,并与他们交谈。“风景兄弟”们似乎听懂了吴海丽的话,他们会主动靠近她,并抬起头来。“有时候看着他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沙·符兵似乎也有类似的“魔力”。每当他走近,大象就会慢慢走过来,摇摇头,有时还会用鼻子“吻”他。这让沙·符兵感到很温暖,在封闭的70多天里,他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更纯粹。这也是他在动物园工作了28年后,依然感到快乐的原因。

“一个不同的动物园”

太阳的头落向西方,伴随着老虎的低吼声,饲养员们离开了。黑夜慢慢吞没了动物园,黑暗而安静。当月牙儿爬进黑夜空,狼的嗥叫会如约而至——“嗷嗷嗷嗷”。随后,猫头鹰等鸟类会开始“夜话”,发出“欧、欧、欧”短暂而有力的叫声。

这一切,对于企鹅饲养员伍迪来说,都是新奇有趣的。平日里,她过着“朝八晚五”的生活,下班回家。入职三个月,在动物园关了两个月,胡迪觉得很开心,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动物。

饲养员伍迪正在给企鹅喂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天早上8点,伍迪会在准备企鹅的早餐前,把企鹅放生到企鹅山。关闭前,饲料中心储备了足够的深海鱼、小黄鱼、春鱼,还有鱼类冷冻间。挑选、清洗、去腮,把加工好的鱼放在手中,企鹅们就会高高兴兴地过来享用。

一个月前,因为原企鹅馆管理员被封,伍迪从大象馆调到企鹅馆。她刚来的时候,企鹅们不喜欢她,用嘴啄她。经过一个月的陪伴,伍迪用她的耐心和爱心赢得了它们的信任——企鹅们开始靠近她,围着她转。

周末的时候,“企鹅漫步”会照常进行,除了缺少游客。企鹅排着队,探出好奇的脑袋,迈着小碎步摇摇摆摆地走着。春天是繁殖的季节,有些企鹅会在路上捡一些小树枝带回去做窝。走了十几分钟就快结束了,他们的脚步也会慢下来,耽误了回家的时间。

有时候,伍迪会站在游客的位置,隔着玻璃观察企鹅。可能是太久没见过游客了吧。企鹅会开心地朝她跑过去,一头扎进池子里扑腾着游过去。过了一会儿,它们又把头探出水面,四处寻找着什么人。胡棣很高兴。她见过企鹅追逐蝴蝶,与树木“战斗”。“不管他们做什么,我都觉得可爱。”

周末,“企鹅漫步”会照常进行。来源:上海动物园

公园关闭后,吴海丽也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动物园:游客少了,鸟多了,动物似乎更活泼了。

一天早上7点多,她和饲养员拖着长长的苦竹来到熊猫馆,竹叶在地上拖着,发出声音。鹤峰听到这里,兴奋地跑来跑去,好像知道食物来了。吴海丽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她很高兴自己选择留在动物园。

吴海丽很高兴看到熊猫的自然行为,这表明它们对生活很满意。工作人员平时也会进行充实工作,提高动物生活的趣味性,让它们表现出更自然的行为。食物充足是最常见的,饲养员会把食物藏起来,锻炼动物的觅食能力。有时候,我们会丰富自己的嗅觉,把柠檬汁挤到食物上,让动物闻到不同的气味。

裴恩乐坚决反对“把动物当宠物养”的观念。在上海动物园,游客不能给动物喂食,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裴恩乐的设想中,一个好的动物园应该是一个活的动物的博物馆,无论稀有与否,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人们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动物表现出自然的行为,和谐相处。”

闭园期间,上海动物园对小熊猫展区进行了装修,尝试让蓑羽鹤和小熊猫生活在一起。“混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裴恩乐看到熊猫躺在树上,四爪伸开,甜甜地睡着,很有成就感。“这说明它喜欢这个环境,不紧张,好满足。”

闭园期间,小熊猫展区改造完成。来源:上海动物园

新同学

尽管这个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动物们仍在茁壮成长。

春天是繁殖的好时候。沙·符兵统计了这一时期出生的食草动物,包括羚羊、斑马、袋鼠等。他甚至记得哪些小动物是哪一天出生的。"当公园开放时,游客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在上海动物园,灵长类动物饲养室和鸟类孵化室需要饲养员24小时值班,“奶妈”经常在深夜照顾小动物。

晚上11点,是灵长类宝宝喝一天最后一口奶的时间。他们的吃饭时间和食谱都是严格规定的。喝完牛奶后,饲养员林俊要帮它们换护垫和尿布。这些宝宝大多是因为妈妈照顾不了才被送到灵长类动物喂养室的,这就需要饲养员有更多的爱和耐心。

虽然林俊未婚,但他非常擅长换尿布。他的工作是照顾这些婴儿的日常生活。这个原本是机械专业的“80后”,因为喜欢小动物,来到了上海动物园,成为了一名“超级奶爸”。

由于封箱时间变长,电商暂停发货,三个宝宝的纸尿裤告急。林俊不得不去二手平台购买。找到卖家后,他把跑腿的送去了动物园。几位好心妈妈得知原因后,坚持不收钱,免费送给小动物。

小动物可能很淘气。有时候,你刚把它放进尿布里,下一秒就把它脱了。林俊也不生气,所以他又把它穿上,拍拍小动物的背,哄它们睡觉。有时候他们会突然醒悟,乞求拥抱,这是信任的表现。看着新生婴儿一天天长大,林俊觉得自己被需要,很有成就感。

小猩猩抱着林俊撒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新生的动物只能通过镜头临时与游客见面。闭园期间,上海动物园推出了10个闭园日记vlog,有十几场直播,每场都有一两万人在线“云游动物园”。

这是裴恩乐导演一直想做的事情。他提出了“动物园+”的想法,利用直播和网络动物园,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园,从而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距离退休还有5年,裴恩乐想做的更多——继续完善河马馆建设、岸边植物景观建设、强弱电房改造等等。与动物打交道30年,他一直有一个目标,“为动物创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在封闭的日子里,动物们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大熊猫悠闲地啃着竹叶,长臂猿继续举办摇滚音乐会,企鹅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仿佛有一种抚慰的力量。屏幕前的人从小动物的“一切如常”中获得平静,抵抗焦虑和未知。直播间里经常飘着这样的留言——“太可爱了,太治愈了!”“疫情结束一定要来看你!”

工作人员在园内消毒。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6月1日起,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6月2日,上海动物园也将恢复开放,迎接久违的游客。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我们度过了一段很长的封闭期。”裴恩乐感谢大家的努力,留在园区的员工也将陆续回家。林俊迫不及待地想拥抱他的达克斯狗,尽管他每天和父母视频时都会看。“但是狗也听不懂。我只想回去抱抱它。”

就像一场马拉松,临近终点线,裴恩乐既期待又欣慰,“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开园”。枯枝败叶被一扫而光,鲜艳的花朵整齐地排列着,褪色的“一米线”被重画,割草机嗡嗡作响,绿草混合着消毒剂的味道弥漫在花园里。错过了整个春天的游客会发现,烈日已经取代了春花,但其他一切如常。

新京报记者吴彩倩

编辑刘谦

校对吴兴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648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