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任审计

基金经理离任审计,第1张

这3位基金经理任职1年多净值已"腰斩" 原因为何?

财联社6月5日电(记者李)年初以来,在持续的市场调整中,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被放大,再次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审视。

在上述背景下,管理光大证券资管子公司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的三只基金经理混合A,在产品成立一年多后,以其最大净值回撤超过50%受到市场关注。

事实上,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截至2022年5月31日,如果不算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2022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整体亏损14.66%,逊于上证综指,但小于沪深300、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主动股票型基金整体跌幅为13.997%。

但相比较而言,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型基金成立一年多,不仅跌幅远低于同类基金,甚至远逊于其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呢?

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净值减半

公开资料显示,光大阳光任职满18个月的管理人分别是、曾炳祥和季。

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基金运营人的投资能力是判断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但对于管理的基金来说,为了鉴别基金的实际管理人,需要将多位基金经理的产品与几位基金经理分别管理的产品进行对比,观察其持仓和净值的相似性,从而判断其在管理的基金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目前,王海涛共管理11只基金(A/B/C份额另计),管理规模11.33亿元。做基金经理2年多,最好的回报是9.75%。从单独管理的光大阳光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混合价值30个月的有腾讯控股、美团-W、招商银行、万华化工、五粮液、中国平安,持股风格应该属于市值型。

目前,曾炳祥共管理5只基金(A/B/C份额另计),管理规模32.29亿元。做基金经理一年多,最好的收益也只有-3.73%。除光大阳光18个月混合生活外,单独管理的光大阳光田丽债券均为债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纪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为光大永明人寿18个月。资料显示,季历任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上海人寿投资经理、华宝证券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2019年9月加入光大资管,担任光大资管投资经理助理。2021年8月6日担任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经理。

更进一步,在2021年三季度基金从阶段高点撤退,风格发生巨变之际,新聘纪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

在上述三位基金经理的管理下,截至6月2日,这只基金的净值为0.8805,以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A为例,而成立时的净值为1.6853。

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基金净值接近被腰斩。进一步,以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型A为例,其从2021年6月28日到2022年3月15日经历了超过50%的净回撤。

就规模而言,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光大阳光人寿混合a股18个月净资产0.34亿元,b股0.14亿元,C股0.03亿元,总规模0.51亿元,距离平仓线仅“一步之遥”。

从阶段性表现来看,无论过去1月、3个月、6个月还是今年,甚至近1年,都表现不佳,都处于“底部”水平,投资者对这只基金的持有体验也可想而知。

持仓式“左右跳跃”

客观来说,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截至2022年5月31日,如果不算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2022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整体亏损14.66%,逊于上证综指,但小于沪深300、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主动股票型基金整体跌幅为13.997%。

在上述背景下,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基金成立一年多,不仅跌幅远低于同类基金,甚至远逊于其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基金之前发布的定期报告来看,基金成立后,先是重仓押注港股龙头和白酒。到去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美团W、李宁、安踏体育等港股,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以及科沃斯、火星文、范俭生物、比亚迪等。

不过,就像光大阳光活了18个月一样,上述股票很多都处于股价阶段的高点。其中,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美团-W去年三季度跌幅超过40%,随后该基金同期净值跌幅超过25%。

但在2021年第三季度,当纪被聘为基金经理时,该基金开始押注医药。

不难发现,当时其重仓股都是“全进”的医药股。根据基金2021年一季报,基金重仓股依然是医药股。

今年一季度,该基金开始买入腾讯控股、美团-W等龙头港股。

以下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重仓股情况:

事实上,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其仓位调整仍不理想,市场整体下跌,该基金今年以来跌幅超过25%。

持有基金是“双刃剑”吗?

对于2021年5月6日才成立的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合基金来说,持有期18个月,净值接近减半,如果要在持有期结束时返还资金,理论上,未来5个月内净值至少要翻倍。目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顾2021年初,市场延续了2020年的上涨趋势。2021年初至2月19日,上证综指上涨6.42%;意味着2021年创业板元年的增长率是10.76%。

市场持续上涨,带动新基金发行,资金持续涌入基金发行市场。光大永明人寿18个月混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2021年上半年,一个接一个,这些爆款中有很多持有型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阳光18个月持有混合型基金由原光大阳光新兴产业资产管理计划(阳光8号)转型而来。

顾名思义,“持有期”是指基金到期后需要持有一段时间才能赎回。持有期基金虽然设定了持有期,但是没有购买限制,甚至可以用于定投。事实上,当时基金公司密集布局持有期基金的初衷就是从产品设计端间接引导投资者克制日内交易的冲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设定一定时间的持有期,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投资者未来收益的胜率。此前有公募行业人士表示,“持有期模式的初衷主要是防止投资者快进快出,导致基金本身业绩好,但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通过持有一定时间,尽量让投资者体验盈利,提高投资满意度,引导长期投资。”

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并没有明显高于开放式基金。事实上,很多基金在封闭期的表现并不好,投资者只能被动等待亏损逐渐扩大。从光大阳光人寿18个月混成立1年以上的例子来看,持有期模式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57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