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卖掉两套房,湖北夫妇以船为家在长江捡垃圾,如今怎样了

年卖掉两套房,湖北夫妇以船为家在长江捡垃圾,如今怎样了,第1张

15年卖掉两套房湖北夫妇以船为家在长江捡垃圾,如今怎样了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湖北荆州的长江上出现了一艘平底船。船板上,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奋力打捞河里的垃圾。

15年,他们夫妻卖了两套房,以船为家,在江上收垃圾。十几年来,他们在“长江清道夫”面前默默守护着一江碧水,只为后人能看到这美丽的一幕。


数据映射

2019年9月,他们夫妻被列入“中国好人榜”。他们用平凡的行动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他们是陈靖虚和孙鸿雁。

今天,我们将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1

陈靖虚和孙鸿雁是普通工人。1987年春天,两人都在工厂上班,相恋。三观一致,志同道合,感情迅速升温。

1989年冬天,陈靖虚带着丰厚的彩礼上门了。孙鸿雁的父母也对这个诚实的女婿非常满意,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他们成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陈靖虚·孙鸿雁

婚后不久,两人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儿子陈庆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欢笑。虽然他们生活贫困,但他们很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

然而,在陈庆17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故,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轨迹。

2007年3月,陈庆像往常一样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发现空异常凝重,他的父母一脸愁容的坐在那里。

我爸妈,本来应该在厂里上班,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家里,一脸的眉头紧锁。一定有什么不对劲。陈庆急忙问为什么。

这对夫妇叹了口气,不知道如何回答儿子的问题。沉默了一会儿,陈靖虚说:“工厂不景气,我和你妈同时失业。”

听到这个回答,陈庆松了一口气,轻松地说:“我以为这是件大事。如果我丢了工作,我就去找。天不会塌下来。”


陈靖虚

年轻的陈庆不知道他父母的条件和年龄使他不可能找到另一份工作。

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孙鸿雁急忙附和,“是的,只是另找工作。别担心,儿子,好好做作业就好了。”

儿子回屋做作业后,夫妻二人又陷入了沉默。孙鸿雁忍不住抱怨,“老陈,我们能怎么办?儿子马上要考大学了,以后结婚生子到处都需要钱。我们该怎么办?”

陈靖虚不知道这些问题,但他此时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2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屋外的垃圾给了陈靖虚一个大胆的想法——去长江里捡垃圾。

在长江边长大的陈靖虚,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感情。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条清澈碧绿的河流变得越来越脏。陈靖虚早就有了在长江里捡垃圾的想法。现在,为什么不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呢?


发货

于是,陈靖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孙鸿雁:“我们去长江边收垃圾,然后拉回来卖。”

当孙艳听到这个想法时,她显得难以置信。她的丈夫疯了。他怎么能这么异想天开?

看到孙鸿雁没有说话,陈靖虚继续解释道:“你看,河上只有许多船只来来往往。他们已经捕鱼一天了,船上一定装满了垃圾。我们可以用30块钱帮他们收拾,一天下来可以赚很多钱。”

听了陈靖虚的话后,孙鸿雁意识到她的丈夫真的有这个计划而不是突发奇想,但这个想法真的可行吗?

当孙鸿雁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陈靖虚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算了,就算你收集垃圾,你也得先有一艘船。怎么会有现在这个条件?”

看着丈夫孤独的表情,孙鸿雁决定卖掉父母留给自己的房子,支持丈夫,试一试。

陈靖虚对妻子的决定感到惊讶,但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他也为娶了一个善解人意、有爱心的妻子而高兴。


数据映射

第二天一早,他们赶回老家,卖掉房子,拿出所有积蓄,共计40多万,买了第一艘船,开始了他们的长江收垃圾之旅。

为了制造吉兆,他们把自己的船命名为“荆长靖一号”,意思是长江荆州段的水一直很干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当他们真正去做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困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

3

2007年5月,夫妻二人正式开始在长江里收垃圾。然而,就在河上行驶了不到两个小时,陈靖虚就发现妻子有些不对劲,脸色苍白,额头冒汗,一副可怜相。

陈靖虚迅速停下了船。她还没来得及问发生了什么事,孙鸿雁就吐了一个垃圾袋。陈靖虚意识到他的妻子晕船。


数据映射

“但是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经死了”,在战争开始之前,孙鸿雁倒下了,她的内心充满了内疚,但是陈靖虚没有抱怨。她反而反复自责“我的航海技术太差”。

孙鸿雁知道她没有退路,必须克服这个困难。于是,她坚持每天陪着丈夫下船,再怎么晕也不让丈夫回。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魔鬼训练,孙鸿雁终于习惯了坐船的感觉,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漫长旅途的第一步。

这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开着京长京一号去收垃圾。当他们看到河上停着一艘船时,他们兴奋地向那艘船驶去。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问是否需要清理垃圾,就被机组人员的行为震惊了。

只见船员将一桶桶垃圾倒入长江,原本清澈的江面瞬间变得浑浊。


数据映射

孙鸿雁急忙拦住,“你怎么能往河里倒垃圾?太不卫生了。”

几个船员哈哈大笑:“不倒河里你倒哪儿去?你接受吗?”

孙鸿雁点点头,“是的,我们是收垃圾的。30号船,我们会清理船上所有的垃圾。”

船员一脸不可思议:“我们有病,就把垃圾倒进河里,付钱让你清理。”说完,他们继续往河里倒垃圾。

看着越来越浑浊的河水,孙鸿雁再也忍不住了。她让他们不要老是摔倒,免费帮他们清理。然而,船员们把她当成了神经病,根本不理她,倒空了垃圾就走了,只留下一片泥泞的江面和一脸惊愕的陈靖虚夫妇。

看着越来越远的船,陈靖虚和他的妻子默默地拿起网袋,清理刚才的垃圾。我不知道。我很震惊。他们在这个位置清理了100多公斤垃圾。

陈靖虚和他的妻子看着堆积在整艘船上的垃圾,沉默不语。虽然这让他们看到了商机,但他们更担心河流污染。


数据映射

起初,他们只是把收垃圾作为谋生的手段。现在,他们已经把保护河流环境作为他们的使命。

之后,他们一边清理船上的垃圾,一边打捞河底的垃圾。一个月后,他们仅在河底就捞出了多达3吨的垃圾。虽然又脏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做了十几年了。

4

在他们的坚持下,他们在这个流域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剧组也越来越认可他们。他们不再把垃圾倒进河里,而是请陈靖虚和他的妻子清理垃圾,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2018年,鉴于他们对长江保护的贡献,政府奖励他们80万元。

沉重的账单没有让他们冲昏头脑,反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他们决定用这笔钱买一艘更大的船,继续垃圾收集业务。

然而,他们又一次面临着当初创业时的难题——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


孙鸿雁

这一次,他们毫不犹豫地卖掉了房子,他们设法筹集到足够的钱买了一艘船。这次他们没地方住,就以船为家,继续他们清理长江垃圾的使命。

孙鸿雁常说,“我现在做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我在长江边长大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几十年的坚持,不仅改变了剧组对他们的看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明白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被称为“长江拾荒者”。

2019年9月,陈靖虚、孙鸿雁入选“中国好人榜”,被称为人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他们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们的儿子陈庆也考取了船员证,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将老两口的使命传递下去。

此外,大学毕业的陈庆也给父母带来了高科技,让他们收集垃圾更加方便。

陈靖虚·孙鸿雁

登船的第一天,陈庆在父母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软件。通过这个软件,监管部门可以看到他们的动向,然后根据他们的垃圾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而且,陈庆还在船上安装了起重机和污水箱,不再需要人力搬运垃圾,为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

看着父母沧桑的脸庞,陈庆既心疼又自豪。他将肩负起父母的使命,继续做一名“长江清道夫”。长江依旧清澈,让后人看到这美丽的一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567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