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千课万人

什么是千课万人,第1张

1193万人!“网课一代”迎来人生大考

文/陈伟静

2022年6月7日,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除了出国,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都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迎来他们的“人生考验”。

我大一的时候,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然后到了高二高三,反复停课,呆在家里,上网络课成了常态。考试戴口罩也成了他们独特的记忆,甚至有些校园出现了疫情感染。这些无疑给他们的高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人,比去年增加115万人。这一届考生真的很难。

6月7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考点外,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入学前与送考老师击掌。当日,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网课代”遇上大考

两年多来,由于疫情反弹,局部管控时有发生,也有部分地区存在校园聚集现象。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带来了挑战。

高考前夕,上海的考生们正准备返校。在家呆了几个月,上海秋季高考就延期一个月。5月,正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北京的考生不得不将密集的复习工作从校园转移到家中。

受疫情影响,北京丰台239名考生在高考前一天被运送到闭环考点,在此住宿、就餐,完成了为期4天的高考。

6月,内蒙古、辽宁等地疫情再次出现起伏。

“今年高三,高一的时候遭遇疫情,开始在家停课。从高二到现在,他们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也有将线下教学调整到线上教学的可能。他们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上在线课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网课”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热词,今年的高考生也被称为“网课一代”。他们不仅要学会适应网络课堂,还要符合防疫的要求。

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当时武汉的高中生直到5月6日才回到校园。

在熊丙奇看来,网络课堂意味着学校可能开展的一些活动相对减少,比如游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将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整体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对自主性的更高要求。自主性高的孩子会比别人学得好,反之亦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次高考更多的是自主性,这也意味着这些学生未来的发展可能会相对分化。

储朝辉也表示,今年的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在知识教育和学习上可能不会有太大损失,但在能力培养上,现场操作确实比较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能力结构的发展。

“除了学校的调整,学生自己也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合自己的调整。这其实是我们这一代学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熊丙奇也认为,这种考试,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或自主管理能力的测试,实际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同学表示,换成网上课后,学习效率受到了很大影响。“上网络课之前,我的成绩都在前15名。网课结束回到学校后,第一次考试就降到了80分,”一名学生说。"

“理论上,利用在线学习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应该更有效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学习根本不是一种模式,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学习不是最好的。在他看来,人类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过去,我们通过题海策略僵化了我们的学习,摧毁了学生的兴趣。

“学校。家庭应该给这些孩子一些帮助,比如鼓励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告诉他们如何使用网络或者参考书、参考书来提高效率。”程对说道。

竞争会更激烈吗

今年是“双降”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却恰逢高考报名人数最高的一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193万,比去年增加115万。这是否意味着高考会更加激烈?

“评价高考竞争激烈,要看高考录取率。虽然高考报名人数增加了,但这几年的高考录取率不减反增。”熊丙奇说,去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很多考生和家长也担心高考竞争会更加激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总体录取率较高。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1001.3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444.6万人,职业院校招生4.14万人,高职院校招生552.58万人。以此计算,高考录取率达到92.9%,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1.6%。

6月7日,四川省成都七中考点,考生进入考场。当日,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中新社记者张郎摄

在他看来,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放开中职毕业生升学限制,让更多中职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高年级学生数量增加等。

楚也认为,高考的难度不会明显增加。“通常情况下,难度是指进什么样的学校。现在,55%的考生进入了高职,我们的毛入学率也在上升。已经有很多高校面临招不到好学生的困难”。

从学生数量来看,竞争可能不会更激烈。既然网上教学考验学生的自律,让努力的人受益,那么是否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更进一步,是否会让穷人更容易生下孩子?

“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程说。比如城市里一些非常好的中学,他们的图书馆可能和一些大学的图书馆一样好,但是农村的图书馆就远远落后了,所以网络可能有助于解决很多问题。

在熊丙奇看来,我们不能认为在线教育会降低教育公平。一方面,农村孩子不一定比城市孩子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网上的学习环境也不一样。另一方面,网上学习,有的家长重视教育,督促孩子或者给孩子请家教,学习环境也不一样。

熊丙奇认为,对于每年进入大学的1000多万学生来说,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行“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

他说,我国高校仍然存在“重招生轻培养”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也偏向于“进”的录取分数而非“出”的实际质量。“唯分数”“唯学历”的结果就是一些学校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一些学生“混文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521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