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水位下降明显的原因

贝加尔湖水位下降明显的原因,第1张

8.3级!贝加尔湖地震频发,湖泊还在变大,未来会变成海洋吗?

6月8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贝加尔湖水域发生8.3级地震。而中国地震台网测得的地震震级只有5.2,美国测得的结果也是5.2。

虽然不同的测量机构对同一地震震级的测量有一些差异,但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差异,具体的地震震级还要等官方报告。


网络截图

不管是8.3级还是5.2级,这次地震都有感觉。如果真的是8.3级,那就是灾难性地震,其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好在震中地广人稀,当地没有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倒塌,所以受灾程度相对较小。


数据映射

实际上,贝加尔湖地震频繁,每年大约有2000次地震。这些地震大多震级较小,属于不敏感地震,只有专业地震仪才能探测到。

每隔10-20年左右,就会发生5、6级地震;每20-30年就会发生一次7-9级的灾难性地震。

为什么贝加尔湖地震发生如此频繁?


数据映射

为什么贝加尔湖频繁发生地震?

地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行星撞击地震、火山地震、爆炸地震、塌陷地震等。,其中最重要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数据映射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有一个热核的事实有关。地球有一个温度和压力非常高的地核,温度高达6000℃。虽然温度高到足以熔化金属,但是这里的压力也很高,使得原本液态的物质被压缩成固态。

地核外面是地幔层,地幔层上面是寒冷的岩石圈,岩石圈上面是地壳。

其中地幔层与热的地核接触,所以地核附近的温度很高,高温膨胀上升,然后遇到冷的岩石圈就会冷却下降,形成“地幔热对流”。

在地幔热对流的作用下,地球表面会发生板块运动。在板块运动期间,容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比如中国的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即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贝加尔湖地震频发也是因为地质活动活跃,两大板块之间走滑活动,贝加尔裂谷断块多。这些断块漂移速度不一,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地震。


数据映射

频繁的地震会让贝加尔湖变成海洋吗?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虽然它的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它的深度很深,平均水深730米。最深水达1637米(2015年),蓄水量约23.6万亿立方米。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丰富,占世界淡水资源的17%-20%,是中国淡水总量的8倍,可供地球上50亿人使用。


数据映射

更何况还有曾经是贝加尔湖海洋生物的海豹“贝加尔海豹”。这些海豹曾经是海洋生物,与北冰洋的环斑海豹有亲缘关系,但环斑海豹生活在海洋中,贝加尔湖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数据映射

贝加尔湖曾经是海洋生物的家园,这让很多人好奇。贝加尔湖会从海洋退化成湖泊还是未来会演变成海洋?

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贝加尔湖未来可能会演变成一片海洋,其中频繁的地震就是前兆之一。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过去人们认为贝加尔湖是海洋被陆地分割后的内陆湖。随着雨水和河水的供应,咸水湖变成了淡水湖。

然而,科学家们从贝加尔湖的钻探中取出了一个核心样本。通过分析岩芯,发现贝加尔湖曾经是陆地,然后地壳断裂后形成了断陷湖。


数据映射

贝加尔湖有336条补给河流,源源不断地向贝加尔湖供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贝加尔湖越来越大。按照这个趋势,贝加尔湖甚至可能成为新的海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452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