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牛股

科创板牛股,第1张

会否复制2012创业板牛市行情? 激辩2022科创板

经济观察报记者季梁即使存在流动性、解禁潮等不确定因素,但业绩跑赢大盘,科技50指数走势尤为亮眼,使得市场掀起了2012年科技创新板是否会复制创业板,引领a股新一轮全方位牛市的激烈争论。

2022年初以来,a股延续去年跌势,震荡下行试探“市场底部”。在一次次疫情和地域冲突的夹击下,a股内外交困,踩踏行情频发。4月25日,a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5%,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整数位。此后一路跌至2800点底部。

经过4月底的踩踏事件,a股进入上行车道。数据显示,4月26日至6月10日,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科技创新板反弹尤为强劲。期间上证综指上涨13.80%,深证综指上涨17.91%,创业板上涨18.88%,科技50指数上涨27.05%。5月30日-6月6日,科技50实现5连阳,5个交易日涨幅12.61%。

前期的充分回调为本轮行情创造了反弹空,但科创板成立三周年解禁潮的临近给科创50的后市带来了不确定性。

容止投资基金经理李春雨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前期回调时,科创板个股股价跌幅非常大,估值跌至历史低位,使得性价比凸显。近期科创板引入做市制度、降低投资门槛的传闻助推市场活跃度提升。此外,公募等机构投资者配置科技创新板的比例仍然较低,仓位的增加空为科技50的上行提供了想象空间,而一季度的表现让市场对2022年科技创新板的表现充满信心。

CICC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峰表示,中国的稳增长进度、海外政策收紧及其对增长的影响是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全球资产价格的重要变量。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区间低位,景气指标也处于中低位。市场已经具备中线价值。虽然短期市场仍面临挑战,但风险偏好的即时改善有限,外需、消费、疫情等因素都在限制增长和复苏的弹性;但总体而言,只要中国“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中期内不应过度悲观。

流动性

4月26日至6月10日,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科创50反弹尤为强劲。期间,科技50指数上涨27.05%,大幅跑赢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5月30日-6月6日,科技50实现五连阳,五个交易日涨幅12.61%。

根据Wind的数据,科创板近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额都在600亿元以上,可见市场资金的关注度有所提高。6月2日,科创板股票成交额达到655.27亿元,为年内第二高,仅次于1月17日670.42亿元的水平。华鑫证券指出,主要原因是增量资金净流入的边际上移。从历史数据来看,成长风格的估值离不开充裕的增量资金,科创50对增量资金更为敏感。此轮科技50的估值上涨将取决于后续增量资金能否突破或延续目前的净流入。

科创50的强势反弹,让市场热议科创板是否会引领a股新一轮全方位牛市。多家机构指出,核心激励因素科技创新板近期的出色表现,可能叠加了其流动性未来可能大幅改善的超跌反弹预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科技创新板约占基金总配置的5.3%;其市值占比约为7%,说明基金仍有较大的加仓想象空间空。

浙商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该基金(普通股型+偏股型)持有科技创新板870亿股,科创50 614亿股,而科技创新板总市值接近4.9万亿,科创50约2.1万亿。浙商证券认为,2022年一季度科技创新板对全基金的配置比例接近2012年四季度创业板。随着工业增长逐步转化为行业利润,科技创新板的配置价值将日益显现。参考创业板的配置路径,目前科技创新板的低资金配置比例也意味着后续更大的仓位提升空。

德邦证券策略团队指出,目前科技创新板存在增量驱动。从逻辑上看,目前处于货币宽松但信用传导不畅的经济复苏初期,处于疫情防控有效、政策密集出台的窗口期。在这个阶段,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小,小市值和成长风格灵活性更为突出。截至6月10日,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428家,总市值5.02万亿元,流通市值约2万亿元,平均市盈率42.81倍。

5月13日,证监会发布科技创新板做市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可按规定向证监会申请科技创新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资格。根据市规定,参与试点初期的证券公司在资本实力和合规风控能力方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最近12个月净资本不低于100亿元;二是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及A类(含)以上。据银河证券测算,可能有28家左右的券商有试点机会。认为科创板整体流动性较好,成长性居各板块之首。基于后发优势,吸收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增加个股的流动性,抑制个股价格的大幅波动。

不过,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采访投行人士了解到,科技创新板大部分公司不存在流动性问题,甚至有少数公司存在流动性问题,这是市场的选择。做市商制度是对一般市场交易的补充,但不是决定性的,市场基本上是在做选择。

近期市场有传言称,科创板投资者门槛可能会降低。目前,科创板要求个人投资者的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中至少有5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并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消息称,科创板近期可能将投资人门槛从50万元降至20万元或10万元。多家机构表示,如果科创板投资者门槛下降,其流动性将显著提高。

李由美投资总经理何金龙表示,科技50的反弹在此轮领涨了所有的宽基指数,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近期科技创新板投资门槛将降低的传闻,也将有利于板块估值的提升。在消息尚未尘埃落定的当下,科技创新板板块内部也出现了强烈的分歧。由于投资门槛,这两年科技创新板的业绩增长几乎吸收了估值。科创板面临三年一波的解禁,解禁量远大于创业板。这些也是市场区别于科创板的因素。何金龙强调,要注意盲目追涨科技创新板的风险。对于科技创新板的分歧,投资者要了解公司基本面,未来公司业绩的确定性,行业景气度,明确是否有业绩支撑的估值,以及目前的价格。虽然科技创新板内部分化逐渐凸显,但就该板块的优质成长目标而言,长期配置性价比将随着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可能增加带来更大的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期科技50走势亮眼,但整体来看,科技创新板资金仍呈流出趋势。Wind数据显示,4月22日至6月9日,科创板七周资金净流出81.92亿元,后六周均为净流出。2022年4月和5月,科技创新板成交额分别为6043.05亿元和6604.57亿元,仍远远落后于1月和3月近万亿元的水平。

详细解禁方案

成立三年后,科技创新板将于今年7月迎来解禁潮。数据显示,2022年科创板限售解禁总规模为10857亿元,“菲达”(即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首发股份)解禁规模约为4740亿元,占比43.6%;其中,7月份解禁规模为2151亿元,为年内单月最高。“肖飞”(即其他股东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其初始股份)的解禁规模约为3827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8月份的653亿元。原始股的巨额解禁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减持压力,给科创板的流动性增加了又一重负担。

分行业看,2022年科创板电子行业“菲达”解禁规模最大,“菲达”三年解禁规模达1693亿元;第二至第四位分别是计算机、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分别解禁915亿元、726亿元和659亿元。此外,环保和汽车行业的解禁规模虽然相对较低,但占解禁公司总市值的40%以上。

2022年,“肖飞”解禁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医药生物,为1052亿元;第二至第四位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分别解禁936亿元、889亿元和351亿元。此外,家电、环保、化工行业解禁比例相对较高。

个股方面,2022年,“菲达”前十大个股分别为华星源创(82%)、中国电研(76%)、祥生医疗(75%)、百仁医疗(75%)、景峰明源(73%)、航科科技(72%)、华特燃气(71%)、“肖飞”前十大个股分别为欧林生物(62%)、方圆(60%)、柯美诊断(59%)、宏伟科技(59%)、珠海冠宇(58%)、敖静医疗(56%)、于慧医药-W(56%)

关注科创板“解禁”,浙商证券指出,就交易而言,“肖飞”解禁将促进个股日均换手率和日均成交量。就股价而言,根据科技创新板开板以来“肖飞”的解禁情况统计,科技创新板个股股价在解禁前会有所调整,解禁后两周内跌幅会有所收窄,但解禁后一个月内仍有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从个股来看,解禁对“小非”的影响分化较大。对于科技创新板,2022年,约三分之二的公司将没有解禁压力。事实上,2022年“小非”解禁户数约占37.6%。鉴于“菲达”的解禁,参考创业板的经验,相关股票的股价在解禁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数据上可以发现,创业板股票的股价在解禁前略有下跌。“菲达”解禁后,个股平均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在30个自然日内不断扩大。

浙商证券认为,整体而言,“肖飞”对股价的影响明显更大。一方面由于历史数据,还原比例较高;另一方面,解禁的“肖飞”大股东是风险投资机构,战略退出的概率较高。在“肖飞”解禁之前,市场对减持的担忧更加强烈,导致股价提前下跌。

李春雨判断,解禁潮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对限售股抛售压力的担忧;但是,解禁不等于卖出,科技创新板和主板市场的投资者参与机构是有区别的。指出机构投资者主要参与科创板,对于非理性减持,抛售的动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在科创板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时。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科技创新板公司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接近5万,同比增长63%;专业投资者持仓占比近46%,年交易额占比超40%。科技创新板公司所有流通股东包括基金股东,共有63486只子基金持有科技创新板公司股份。从行业分布来看,以集成电路、新能源为代表的“硬技术”领域的公司受到资金青睐,平均仓位超过20%。

李春雨表示,从拉长周期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板作为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同时又符合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板块,将会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市场对科技创新板2022年的表现充满信心,因此看好科技创新板的长期投资价值是投资的重要方向,其未来走势将与美股的Lasdaq指数类似。

表现优于市场

近日,多家机构指出,科技创新板企业的行业成长性将逐步在盈利板块中得以实现。近期,科创50强劲反弹的背后,是科创板企业扎实的业绩增长在支撑。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明显跑赢大盘,呈现高增长。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部4803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4785家披露一季报。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7%;净利润总额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01万亿元、3.63万亿元、2163亿元和6962亿元,同比增长11.25%、6.87%、45.83%和20.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3亿元、2302亿元、268亿元和492亿元,同比增长5.23%、-3.3%、62.49%和-14.73%。科技创新板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大幅跑赢市场。

2021年年报中,科技创新板也大幅跑赢大盘。截至2022年4月30日,科技创新板420家公司已全部通过年报和上市公告披露了2021年主要经营业绩信息。上交所数据显示,2021年,科技创新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344.54亿元,同比增长36.86%;实现净利润948.41亿元,同比增长75.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2.21亿元,同比增长73.79%。同期创业板和主板营收增速分别为23.2%和17.5%;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9%和22.5%。

上交所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板近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1家公司营收翻番;近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61家公司增幅超过100%,高达18倍。科技创新板年营业收入中值由5.28亿元增至7.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中值由0.87亿元增至1.09亿元。然而,一些公司的业绩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股权激励费用增加,RD投资增加。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2021年,科技创新板公司RD密集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年RD投资总额达到852.4亿元,同比增长29%,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其中,百济神州、奥捷科技等38家公司的RD投资占比超过30%。上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科技创新板企业RD投资总额178.61亿元,同比增长75.93%。

科技创新板成立之初就明确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凸显其“硬科技”品质。截至4月底,共有123家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入选全国“小巨人”企业名单,占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占年上市公司总数的32%,占注册制上市公司总数的72%。

2021年,科技创新板专做特色和创新的“小巨人”企业呈现出高成长、重RD的显著特征,营业总收入1259.33亿元,净利润19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42%;RD投资总额达到112.7亿元,同比增长29%,平均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12.5%。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章启耀认为,科创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结构上,侧重于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等“硬技术”行业。,成为此轮资本市场实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有望类似于2012年的创业板,成为最大程度受益于“硬科技”行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红利的前沿板块。

2022科创板VS2012创业板

在科创50指数的火爆行情下,机构开始争论,把现在的科创板市场和2012年的创业板做对比;当时创业板迎来了第一次大牛市,到2015年开启了a股牛市。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科创板是一个板块式的成长风格机会,从基本面、资金情绪、政策环境来看,与2012年创业板牛市前夕类似。陈果指出,自5月以来,他一直在提醒科技创新板的机会。截至6月2日,科技创新板重点公司的拟投资组合已累计获得14.1%的收益和8.9%的超额收益。在显性增长背景下,科技创新板作为增长结构牛的板块方向,需要战略关注。现在的科创板环境和2012年创业板牛市前夕差不多。

汇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分析,目前的科创板和2012年的创业板有以下相似之处:一是科创板和2012年的创业板一样,都经历了较大的调整,估值泡沫已经释放;其次,科技创新板中的医药、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具有高景气度和高成长性,与2012年创业板企业的优异表现类似。再者,科技创新板正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由此带来的资金流入有望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板的配置仓位,这与2012年创业板的政策环境类似。

至于分歧,袁华明指出,首先,在科技创新方向上,科技创新板面临来自创业板的竞争,而2012年创业板是独家政策红利;其次,2012年前后,是中国经济转型初期,科技创新企业众多。企业空的成长性更大,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小。再者,科创板现行的投资者门槛制度,使得科创板的流动性不如主板和创业板,这也是与当时创业板的不同之处。袁华明表示,如果以2012年的创业板为参照,相对于解禁带来的压力,科技创新板改革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以及由此带动的资金流入的可能性才是驱动科技创新板未来表现的主导因素。目前稳增长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流动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更为有利。考虑到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触底的可能性,科创板下半年的表现值得期待。与创业板相比,目前科技创新板的流动性存在制度性劣势,对科技创新板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做市商制度以及对投资者门槛可能的降低,有助于提高科创板的流动性,但无法消除制度劣势带来的失衡。相信从长远来看,取消科创板的投资者门槛,加强投资者教育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石投资认为,虽然目前来看,2012年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上市条件和交易水平的差异也是影响科创板能否再现创业板走势的重要因素。由于科技创新板企业的上市条件相对宽松,相应的上市公司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具体的投资机会可能需要更加仔细的筛选。此外,2012年后,创业板市场的演绎也受到外延并购的助推,为后续的商誉雷积累了风险。相信科创板能否重现创业板2013-2015年的辉煌,可能还需要后续宏观环境和企业盈利能力的进一步观察。

李春雨还表示,2012年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最大的相似之处是估值和板块定位。一方面,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的目的是支持代表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科技创新板整体估值和当时的创业板一样低。最大的不同是,目前美联储处于加息缩表过程中,而2012年美国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环境,因此估值的压力会明显不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版权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季梁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本市场部记者
关注券商、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动态,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撰写原创新闻。
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取新闻线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426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