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拆分萤石上市意欲何为

海康威视拆分萤石上市意欲何为,第1张

萤石网络IPO过会背后,与海康威视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仍待解

(文/谢红娟编辑/马媛媛)与业内很多家居品牌已经第二次递交招股书不同,萤石网络在科创板的上市还是相当顺利的,因为其背靠“安防公司”海康威视,自身的科技属性。

近日,上交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发布审议结果,认为萤石网络首发上市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今年第180家上会企业。

招股书显示,萤石网络本次上市拟募集资金37.39亿元,其中22.09亿元用于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8.01亿元用于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3.91亿元用于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3800万元用于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创板萤石网络第一次会议后不久,海康威视再次启动分拆计划,拟将旗下子公司海康威视机器人分拆上市创业板。

对独立性的怀疑

背靠大树乘凉。

萤石网络母公司海康威视在业内有“安全卫士”的美誉。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集视频监控系统各种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系统于一体,主要面向政府和大中型企业。

萤石网原是海康威视的互联网业务中心。2015年3月,海康威视投资100万元设立萤石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公司化运作。随后,萤石网络基于海康威视的监控设备,推出了智能家居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

2018年至2021年,萤石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23.64亿元、30.79亿元和42.38亿元,最近三年同比增长54%、37.6%和37.6%;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2.11亿元、3.26亿元和4.51亿元,最近三年同比增长59.8%、54.5%和38%。

事实上,萤石网络的业绩增长与海康威视密切相关。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萤石网络向海康威视及其子公司采购的物资和商品金额分别为9.6亿元、18.32亿元、3.47亿元和2.62亿元,占各期采购物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0%、99.57%、17.34%和9.34%。

也就是说,萤石网在2018年和2019年完全依靠海康威视采购物料,2020年大幅减少的原因是萤石网在2019年底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和生产体系后,开始向相关供应商自主采购。

关联交易减少后,萤石网络与海康威视的重叠供应商数量激增。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萤石网络向与海康威视重合的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16.97亿元和24.55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81.88%和84.14%。

同期,如果不考虑从海康威视及其下属企业的采购,萤石网从与海康威视重合的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占总采购金额的93.95%和87.19%。

看来,萤石网虽然没有通过海康威视直接采购原材料,但还是使用了海康威视的“供应商名单”,是否具备自主采购生产的能力还有待观察。

依托海康威视的萤石网“进货”,海康威视也被视为“带货”的主要渠道之一。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萤石网络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金额分别为2.15亿元、5.24亿元和5.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0%、17.03%和12.44%。

更有意思的是,到目前为止,萤石网络还在使用海康威视的生产管理系统、RD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等。,且显示其与海康威视签订了系统授权协议,明确约定了双方在授权使用信息系统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将继续使用。

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重叠的经销商

在萤石网的上市询价中,“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问题。其中,“萤石网络与海康威视存在客户和供应商重叠,与海康威视及间接控股股东中电海康威视集团存在同业竞争”首当其冲。

虽然萤石网络与海康威视的终端用户有本质区别,但自2021年10月电科集团将红岩电气52.77%股权转让给中电海康威视后,分拆萤石网络上市的海康威视又多了一项智能家居业务。

观察人士了解到,鸿雁电器主营电器和电器业务,并以此为基础,拓展了以智能面板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业务。

也就是说,在中小企业的行业专用视频设备的智慧生活场景中,如商住用、小店、家庭农场等,海康威视和萤石网络的智能家庭摄像机产品存在同业竞争的风险。

对此,海康威视发布特别承诺,称将与萤石网络合作,逐步限制中小企业集团行业专用视频设备直连萤石物联网云平台,并将持续控制直连萤石物联网云平台相关设备的产品规模,避免对萤石网络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目前海康威视和萤石网络的客户占比很大。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萤石线上销售给与海康威视重叠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51亿元、12.82亿元和19.4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0.23%、41.64%和45.91%。

值得一提的是,萤石网络产品的销售模式与智能家居摄像头等产品基本相同。实现销售的渠道包括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渠道。目前以线下经销商模式为主。

也就是说,萤石网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与海康威视重合的经销商渠道。

至于重叠金额的增加,萤石网表示,主要是由于对电信运营商和大型海外区域经销商的销售金额快速增加。

如果不考虑对电信运营商和海外大型区域经销商的销售,2019-2021年,萤石网络对重叠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97亿元、10.15亿元和11.21亿元。虽然重叠金额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确实下降了。

“与此同时,我们公司与海康威视的重叠客户数量也大幅下降。”萤石网数据显示,重合客户数量也从2019年的965家下降到2021年的692家,在不考虑B2C客户的情况下,约占公司客户总数的22%。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356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