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网约车遭遇钓鱼执法背后:乘客原为征收办公职人员,涉事执法人员此前曾受处分

哈尔滨网约车遭遇钓鱼执法背后:乘客原为征收办公职人员,涉事执法人员此前曾受处分,第1张

哈尔滨网约车遭遇钓鱼执法背后:乘客原为征收办公职人员,涉事执法人员此前曾受处分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曾野

网约车吸烟被拒时,乘客以司机无证件为由举报。涉嫌遭遇“钓鱼执法”的网约车司机立即将相关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主管部门随即介入。

6月13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对此事件进行了处理,并发布了官方通报。通报称,涉事乘客杨某某系哈尔滨市松北区交通局借款人,现已退休;两名执法人员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调离执法岗位。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被处理的交通局运管站执法人员周某某、钟某此前已被处罚。

事发后,网友怀疑涉事乘客杨某某为哈尔滨尚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高管,但该公司工作人员称两人并非同一人。6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杨在被借用之前,曾在松北区征收办工作。也有网友发现执法人员周某某佩戴的手表疑似劳力士品牌,价值不菲。

网传涉事汽车司机发布的汽车视频截图

乘客车厢内禁止吸烟

当场威胁要“收拾他”

网约车司机发布的相关视频显示,6月11日晚,副驾驶乘客试图在车内吸烟。被司机拒绝后,他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回车站吧,兄弟,我打车。没有经营资格证,还没有网络承包资格证。一辆小黑车,如果我想回家又不让我抽烟,那我就把他收拾了就完了...以后我会让你认识我的……”

随后,该乘客随后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哥们”如何处罚黑车。对方回复“罚款5000元到20000元”,乘客请人带执法证,称“一个人不行,要两个执法人员”,并表示可以先收罚款。“法治的批准将在明天完成。你急什么?”当司机问乘客“哪个单位”时,男子回答:“我是热心市民。”

车到了乘客口中的“车站”后,现场来了两名执法人员,其中一人穿着制服,另一人穿着普通衣服。他们的工作证件显示,他们是“哈尔滨市松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执法类型”是交通执法。

经查,此网约车驾驶员证件齐全,乘客举报无效。乘客当场质问司机:“你有手续,为什么说没有?”司机回答:“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是什么身份?”

打车网司机公布的与乘客的总回忆显示,司机拒绝与他见面,并问他报案时为什么要打私人电话而不是座机。对此,乘客没有正面回答,称“有事见面再说”。

网约车涉事乘客杨某某

许多人被处理了

之前已有两名执法人员受到处罚

6月13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对“乘客被制止吸烟,召来执法人员”事件进行了处理。据中国交通报微博“交通发布”报道,针对此事件,哈尔滨市松北区成立专门调查组,依法依规开展调查。

通报称,网约车乘客为哈尔滨市松北区交通局借款人杨某某,现已清退,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在执法过程中,松北区交通局运管所相关工作人员存在执法程序和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区司法局存在行政执法证件日期核对不严等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相关人员依法依纪受到严肃处理。责令区住建局、区司法局党组作出书面检查,切实整改。

执法人员钟当晚未穿制服。

同时,给予区交通局运管站执法人员周某某、钟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执法岗位。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责任人受到党内警告、诫勉、责令检查、批评教育。

封面新闻记者发现,涉事的两名执法人员周某某和钟某此前已被处罚。2019年8月16日,哈尔滨通报了两起侵害群众利益不作为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因“对非法经营行为监管不力”,给予松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局)运输管理站工作人员周某某党内警告处分,给予运输管理站工作人员钟某政府记过处分。

执法人员钟佩戴的证件。

乘客有特殊身份?

知情人说他确实是公职人员

网约车司机除了发布相关视频外,还通过视频进行评论,认为举报他的乘客杨某某认识执法人员,怀疑他本人是公职人员。对此,他质疑公职人员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是否合适,其举报行为涉嫌打击报复。

根据搜索到的信息,哈尔滨尚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高管杨某某与涉事乘客同名。据此,有网友怀疑这两人是同一个人。“那个乘客知道网约车需要经营资格证和网约车资格证,而且他打完电话后,真的有穿着制服,带着证件的执法人员来现场。如果你说自己没有特殊地位,那就很难说服大众。”

6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哈尔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确实有一位姓杨的经理,与涉事乘客同名。“但这两个人不是同一个人,那晚发生的事情和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当地业内人士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涉事乘客杨某某并非哈尔滨尚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员工。

据哈尔滨当地知情人士透露,网约车涉事乘客杨某某确实是公职人员。在被哈尔滨市松北区交通局借用之前,他在松北区征稽所工作。

执法人员周某某佩戴的手表引起关注。

高价手表吸引眼球

执法部门存在系统性腐败

官方公布后,多名网友透露,执法人员周某某当晚佩戴的手表疑似劳力士品牌,款式为绿色“水鬼”。最便宜的一款市场价10多万元,其他一些款式超过20万元。

周某某佩戴的这块手表引来网友热议。"以他的工资,他买得起这样的奢侈品吗?"“如果这块表是假的,不可思议,我不相信公职人员会戴假表。”“如果某些网约车真的有问题,为了减少罚款或者不被罚款,不排除私下给钱的可能。”

据封面新闻记者检索,2017年至2018年,哈尔滨市共查处了两起交通、交警系统执法部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中国新闻周刊》曾报道,这两起案件中,涉案人员“分工明确、明码标价、互相包庇”,国家执法部门一下子变成了“经营场所”,系统化、崩塌式的腐败程度令人震惊。

据介绍,2017年6月26日,哈尔滨市成立“6.26”专案组,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严查其背后的“保护伞”。当年11月13日,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发布通报称,共查处129名交通等部门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为非法营运出租车充当“保护伞”。“多人非法干预执法,接受委托作为非法经营者说情,收受利益”。

2018年6月25日,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另一起案件:122名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为“疯狂货车”充当“保护伞”。在这122名公职人员中,有108人来自公安系统,其中包括100名交警。两天后,哈尔滨市公安机关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27日”作为整体的“警示教育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345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