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平台下虚拟跑鞋价格元至万元不等

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平台下虚拟跑鞋价格元至万元不等,第1张

StepN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平台下虚拟跑鞋价格5000元至4万元不等

3链web3 tour旗下企业StepN发布《中国大陆查账公告》称,StepN将于2022年7月15日在中国大陆查账,并停止向大陆用户提供GPS和IP地址服务。据了解,StepN平台下的虚拟鞋价格从5000元到40000元不等,用户存在变现困难等问题。专家警告虚拟跑鞋的欺诈风险。

借用“跑步能赚钱”的模式

迅速吸引众多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StepN是来自澳大利亚的YawnRong和JerryHuang两位开发者将连锁游戏中的代币与游戏、体育相结合的平台。游戏号称“以环保、碳减排为理念”,以“跑步能赚钱”的模式,迅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跑者。

玩家首先在App中购买运动鞋,通过实际跑步获得鞋子的GST输出。GST是Token(游戏内Token),游戏内运动鞋NFT的数字资产。同时,玩家可以通过消费GST来升级鞋子。鞋子的等级越高,玩家通过运动赚取的GST就越多,每天产生的GST也就越多。

应用内跑鞋价格从5000元到40000元不等。玩家可以选择购买一双或多双鞋子。官方说法是,鞋子越好,随后的商品及服务税收入越高。为了养鞋,玩家需要经常修理、升级、繁殖鞋子,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花费。

除了靠运动赚钱,玩家还可以在游戏中用两双鞋合成一双鞋,每双鞋可以合成七次。参与合成的鞋子等级越高,获得高等级鞋子的可能性越大,获得的GST输出也就越多。同时,平台还允许用户在游戏的公开市场出售NFT跑鞋,跑步和公开兑换的收益可以兑换成USDC(以美元为后盾的加密稳定货币)。

据悉,在用户购买跑鞋赚取GST代币的过程中,官方按照市场交易额的6%收取手续费。

超过300万用户参与其中。

市值超过10亿美元

游戏于2012年12月上线。截至今年5月底,该平台称其拥有超过300万用户。

据悉,这款游戏目前只在海外发售。经记者测试,国内应用市场无法下载该app。即便如此,这款游戏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国内玩家以各种方式参与游戏。很多攻略和经验帖也可以在国内的平台和网站上找到。

这款游戏也引起了资本圈的关注。2022年1月20日,StepN宣布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4月初,StepN宣布其市值已超过10亿美元。根据StepN官网信息,StepN月收入超过7亿元,日常交易费用净利润达到3342万元。其中,5月21日,StepN正式举办项目问答活动,StepN表示将跨链到BSC(币安智能链,可谓是与币安链并行的区块链),为平台带来更多用户。次日,其协议收入突破5000万元。

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虚拟跑鞋价格暴跌。

5月27日,StepN发布《中国大陆查账公告》,称为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将根据使用条款对大陆用户进行查账,并于2022年7月15日停止向大陆用户提供GPS和IP定位服务。

公告发布两天后,BSC连锁跑鞋价格下降90%,从25BNB降到13BNB,最低降到1.5 BNB。跑鞋的地板价从3万元降到3000元,其游戏代币GST的价格从200元降到20元。许多玩家输掉了他们的钱。

值得注意的是,StepN公告的第三点强调“下载通道从未向内地用户开放,提醒玩家谨防诈骗”,并使用主观善意的提示来规避相关法律风险,但已有不少网友举报是“web3.0版本的庞氏骗局”。

提醒

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要成为别人手中的“韭菜”。

打着“运动赚钱”旗号的新玩法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骗局。此前,趣步App曾以“每天走4000步,每月至少赚200元”为口号欺骗消费者。最终,趣步App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被政府部门调查。

这种虚拟世界中的交易游戏也受到了相关风险的警告。今年2月18日,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防范以超宇宙名义非法集资风险提示》,提醒人们警惕“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兑换虚拟货币、购买游戏装备的诈骗行为。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表示,社会上有很多通过web3.0包装的产品和项目,希望消费者能够提高警惕,不要成为别人手中的“韭菜”。

针对StepN是否是金融圈的庞氏骗局,以及消费者如何辨别是否是真正的NFT(非同质令牌),北青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潘麟说,中国对NFT产品的监管已经加强,在二级市场交易NFT本身就违反了代币交易规则。因此,这类NFT应用平台退出大陆市场只是时间问题。NFT涉嫌炒作,但庞氏骗局的逻辑不同,比如虚拟跑鞋的价格。主要炒作在二级市场,更像是传包裹。

潘麟建议:“现阶段国内NFT收藏只是为了收藏,以艺术分享为主,品牌IP推广为辅,不做交易。然而,不能交易的NFT真的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NFT目前不具备在国内大规模应用的条件,以价值炒作为诱饵的NFT产品都是骗局。艺术分享,IP推广,在志趣相投的用户中传播,都不是骗局。通常情况下,这种NFT收藏品的价值也很低,因为它不能进行第二次交易。”

本组文/实习生王思琪

本报记者文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261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