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动作!子公司管理层调整接连获批,前五月产险增长稳健,寿险拐点未现

平安大动作!子公司管理层调整接连获批,前五月产险增长稳健,寿险拐点未现,第1张

平安大动作!子公司管理层调整接连获批,前五月产险增长稳健,寿险拐点未现

来源:券商中国

平安财险和寿险的管理层调整均已尘埃落定。

继上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杨铮任职资格获批后,平安产险施良勋总经理任职资格也于近日获批。

平安子公司管理层调整陆续获批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是平安集团的两家重要子公司。

其中,平安产险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平安集团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起点。以保费收入衡量,平安产险是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2002年。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35家分公司和7个电话销售中心,超过3250个营业网点

在此次出任平安产险总经理之前,石良勋已担任平安产险副总经理超过10年。

施良勋出生于1966年3月。他是和平的老手。施良勋自1990年10月加入平安以来,历任平安财产保险公司金融投资部总经理助理、保险核保部副总经理、非水险部副总经理、财险部副总经理、财险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自2016年起,平安产险总经理一职长期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建平担任。随着施良勋的任命,孙建平不再担任平安产险总经理,但仍继续担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孙建平出生于1961年11月,现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1988年加入平安,历任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也是一位资深人士。自1994年加入平安以来,杨铮先后担任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平安银行东区副总经理、平安车浩董事长兼CEO、平安产险总经理、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CEO。

一年多前,杨铮正式调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2020年12月,平安集团召开寿险团队会议,宣布任命杨铮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从消息公布到帖子获批,用了一年多时间。岗位任职资格的获批,也意味着中国掌门人平安人寿的调整正式尘埃落定。

杨铮的调任恰逢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改革。平安集团对杨铮给予了相当大的期待,希望通过此次调整,进一步推动寿险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各项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寿险改革提供强大动能。

前5个月财险平稳,寿险拐点尚未找到

近年来,保险业进入深度转型。平安的保险子公司业务也进行了大幅调整。

中国平安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82.83亿元,同比增长8.4%,中国平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00.72亿元,同比下降2.5%。

从月度趋势来看,平安财险的保费增长较为平稳。今年1月、2月、3月、4月、5月的保费增速分别为8.21%、10.97%、10.34%、8.35%、8.39%。其中,车险综合改革的调整影响基本释放,车险业务回暖是重要因素。

方正证券分析认为,受疫情影响,汽车生产和销售都遇到了很大的阻碍。4月份汽车销售遭遇重挫,财险保费收入月度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5月份有所好转,车险恢复正增长。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购置税减半,补贴力度加大。汽车销量有望回升,车险保费收入将进一步增加。

中国平安人寿的保费增长拐点尚未出现。今年1月、2月、3月、4月、5月保费增速分别为-0.62%、-1.61%、-2.27%、-2.42%、-2.50%。

更详细的一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平安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125.89亿元,同比下降33.7%。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从2021年底的60万人下降到53.8万人。

在今年4月底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平安人寿的改革是投资者和市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媒体报道,中国平安联席CEO陈新英表示,平安人寿通过三年的深入改革,可以在未来五到十年迎来更好的寿险发展。目前平安寿险改革主要涉及渠道和产品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渠道端改革主要集中在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网格渠道、兼职代理人渠道。在产品改革方面,提出了三个“产品+”概念,分别是健康医疗、居家养老和康复。根据计划,三年的深入改革将于今年完成。

股票回购是上市保险公司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国平安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约1.03亿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6%,共支付5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258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