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

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第1张

除夕夜的风俗有哪些 除夕夜的风介绍

1.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每个家庭最热闹、最享受的时光。大年三十,一桌子丰盛的年菜。一家人聚在一起,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凉菜、热炒、小吃。一般两样东西缺一不可,一个是火锅,一个是鱼。火锅沸腾,热气腾腾,温热闷热,预示着蒸蒸日上;与谐音,是吉祥有余的象征,也隐喻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好运;油炸食品,如龙虾、炸鱼等。,祝家人生活富足。

2.贴春联: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他们用工整、对仗、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它们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春联专著《春联的故事》论述了春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3.贴窗花:在中国,民间也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流行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异彩纷呈。

4.鞭炮:烟花爆竹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来了,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

5.压岁钱:压岁钱是长辈给晚辈的。在一些家庭,年夜饭后,每个人都不允许离开餐桌。大家吃完了,长辈会分给晚辈,鼓励自己的子子孙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长,做一个好人。有些家庭的父母晚上睡觉后会把孩子放在枕头下。更多的家庭有孩子聚集在大厅里,向爷爷奶奶、父母喊新年快乐,然后伸手拿红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221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