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源于什么时期,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朝代

元宵源于什么时期,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朝代,第1张

相传,吃元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某月正月十五,楚昭王路过长江,看到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内红的甜食。楚昭王问孔子,孔子说:“这浮萍果也是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在以后的这一天,赵浩棋命令手下抄下这种水果,和山楂一起煮,做成红色的馅儿。这就是现在元宵节的雏形。从此,吃元宵就成了一种传统。

元宵又称汤圆,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用汤煮。也是元宵节最有特色的食物,历史悠久。因为这种在锅里煮的汤圆会漂浮和下沉,所以最初被称为“漂浮紫苑”。后来,在一些地区,“漂浮的紫苑”改名为元宵节。

吃元宵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意味着团圆与和平。元宵通常在元宵节吃,它也作为一种小吃吃。一般馅料有很多种,其中芝麻馅是最常见的馅料。除了一般的种类,元宵还有一些种类,比如用酒做的小笼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11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6
下一篇 2022-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