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汛期

广西汛期,第1张

连续6轮强降雨如何应对——直击广西防汛救灾一线

6月以来,已连续出现6轮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75条河流127站超警戒水位,多地出现洪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广西各部门为“洪水”消息所动,干部群众冒雨奋战,在防汛救灾面前筑起“堤坝”。

加强防洪调度应对超警戒水位

22日9时,自治区水文中心继续发布洪水橙色预警。当日上午,自治区水利厅派往梧州的工作组在下一点展开防汛工作。“今天是我们在梧州工作的第6天。工作组每天都会巡查水库、堤防、水闸、泵站、山洪等水利工程,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严格防范。”工作组成员陈长生说。

在梧州市水利局的一间办公室里,雨情水情等最新信息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今年入汛以来,梧州响应西江1号至3号洪水过境,预计23日西江梧州水文站将出现22米左右的洪峰水位。”梧州市水利局副局长邓英说。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桂林被淹的道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曹玉明摄

近日,包括梧州在内的广西多地迎来防汛大考,尤其是累积降雨,落雨区域与前期高度重叠。据自治区气象局统计,16日20时至22日6时,广西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乡镇有425个,占全自治区的34%,主要河流频繁发生超警戒洪水。

为减轻洪涝灾害影响,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大了流域重点水库、水电站和大藤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力度。其中,通过流域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西江梧州河段洪峰流量减少约1万立方米,洪水位降低约4米。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采取调度措施,广西在此次强降雨洪水过程中避免或减少了至少84.8万亩土地淹没,约40.91万人次人员转移。

及时监测和预警,确保安全转移

20日凌晨,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突降暴雨。丛坪村下陡水站22小时累计降雨量达250毫米。相关预警信息通过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自动发送到县水利局、乡镇、村级山洪。

警报器、锣、喇叭...18名村里工作人员赶到村里,挨家挨户叫醒低洼处的人,安排他们搬家。虽然暴雨导致一些房屋受损,许多道路和桥梁倒塌,但由于“一切都要转向,一切都要迅速转向”,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证。

6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工人们在修路。新华社记者黄摄

广西在关口前移的基础上,完善暴雨预警与应急联动机制,根据雨情、水情、灾情、天气趋势预测,及早启动应急响应,为防灾避灾多做提前。据统计,6月17日至21日强降雨期间,广西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6314.1万条。

同时,各地加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力度,新增专业监测设备2000多台,加大隐患点和风险区域巡查排查力度。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周闻介绍,自6月1日以来,广西共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18次,黄色预警130次,追加黄色预警65次,追加橙色预警26次。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先后派出1292批3876人,排查地质灾害8500余处。

争分夺秒帮助受灾群众

持续降雨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洪水、山洪等灾害。广西加强防汛救灾力量调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8日,融水县四荣乡九溪村遭遇暴雨袭击,引发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一些房屋被冲走,许多进村道路坍塌,交通和通讯一度中断。

危急时刻,95后村干部潘子平挺身而出,在泥泞的山路上手脚并用,冒雨行军,挨家挨户动员,带领村民分批突围避险。“大家都出来了,我终于可以放心了。”潘子平说。由于预警,九溪村59人成功脱险,全村139人安全转移。

潘子平(右一)与村民一起将老人转移出村。黎汉持摄

梧州市藤县塘步镇赵州岛,位于蒋勋河畔,四面环水。17日起,由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挺进“孤岛”,转移有隐患的岛民。“我们租了9条船,成立突击队,有序组织群众撤离,做好对安置点的服务保障。”唐镇副镇长魏长成说。

为应对此轮强降雨,广西统筹救援力量,形成了以3.49万名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为先锋、21万名“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为支援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20多万人紧急疏散避险,18万多人紧急转移安置。(记者徐海涛、杨赤、黄浩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080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