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走出凉山的哈佛博士后: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

自述|走出凉山的哈佛博士后: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第1张

自述|走出凉山的哈佛博士后: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

“起点对人的影响肯定很大,但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毕竟,我们有几十年的时间来改变这一切。”

走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彝族青年阿蕾拉哈回顾了自己30多年的人生轨迹:从四川凉山昭觉县旁的一个小村庄,到大洋彼岸的马萨诸塞州,从一个凉山农村娃,成为哈佛大学的博士后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他在学业上历尽艰辛。“有时他连一支铅笔和笔记本都买不起”,“用石头写字画画”,“冬天很冷,因为没有好的鞋袜穿”,“前一天晚上没有剩菜带走,第二天中午只好饿着肚子”。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吃了很多苦。相反,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小时候艰苦的环境让我懂得珍惜。长大后,我也有机会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不喜欢“活在当下”,不认同“道理大家都懂,但很难做到”。只有行动和尝试,他才能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但他总是打破人生的预设框架:走出大凉山,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为一名专科生;2009年毕业后,我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获得了计算机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先后在Tieto、Symantec、Veritas担任软件工程师。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2014年考入韦伯斯特大学,攻读MBA学位;2017年考入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科珀斯克里斯蒂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22年1月,加入哈佛医学院计算生物医学中心,担任博士后。

“如蝼蚁为天鹅之志,其命薄如纸,应不屈。当梦想是马,就要对得起它的荣耀。”这就是Al Laha的生活态度。

6月22日,阿尔拉哈接受该报采访时,回顾了自己成长和奋斗的故事。以下是他的故事——

阿拉哈在哈佛大学校园的草地上。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艰难的环境让我懂得珍惜”

我出生在四川凉山昭觉县一个叫十里社的小村庄。我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父母是农民,半文盲。爸爸看得懂彝语,妈妈勉强认识简单的汉字。

我家经济困难。小时候,我只能在节假日吃肉。几个月不吃肉是正常的。但当时人们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习惯了而已。其实不光是我。相信在那里长大的同龄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

那时候我们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由于在农村很难找到书,我小时候有一种好奇心,我想收集和阅读我看到的任何书籍。

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地方落后,老师都不愿意久留,代课老师更换频繁,有的老师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村里的老师只能教到三年级。上完四年级,我们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村中心的学校。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剩菜带走,第二天我可能就要挨饿了,因为走回去吃午饭太远了。

昭觉县冬天很冷,我印象很深。我没有好的鞋袜穿,所以脚感觉特别冷。然而,当时周围的孩子也是这么做的。没有对比,所以他们也没觉得很苦。

有时候连铅笔和笔记本都买不起,就算买了也舍不得用,还是要写一排字。我写了两三行。(为了节省文具费用),我用石头在比较光滑的地方写字画画。

从山顶到昭觉河有一条小溪。在小溪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易写的石头。那些石头泡过之后,软软的,写字还挺好用的。还有不同的颜色。挺好玩的。那条小溪也是这个村子的饮用水来源。

阿尔拉哈(右一)在中学。

换个角度看,虽然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可以每天上山放牛,呼吸新鲜空的空气,在瀑布下洗澡...这些也是城里孩子享受不到的快乐。过去经历的困难应该作为一种经历和锻炼,而不应该烙上终身的烙印。

现在我真的不觉得自己吃了很多苦,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小时候艰苦的环境让我懂得珍惜。长大了,我也有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也没有觉得不公平。

父母对我的学习和事业给予无条件的支持。很多凉山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回凉山工作。甚至当了代课老师或者村官,都觉得以祖辈为荣,而像我这种在外的,都觉得在外打工没什么出息。所以大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到凉山工作。他们回到梁山建功立业当然是好的。

但是我父母非常尊重我的个人选择。他们一直对我说:爸爸妈妈没知识没文化。只要你认为你的选择对你的未来更好,我父母都会支持你。而且从小我妈就特别鼓励我好好学习,还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多交朋友,少树敌。我感觉父亲认真不轻易放弃的态度,母亲的鼓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

阿尔拉哈,刚刚大学毕业。

“很多困难其实是‘纸老虎’”

一路走来,有一些阻碍,但我也很享受奋斗的过程。这种奋斗过程中经历的充实和快乐,只有真正去做的人才能体会到。没有人愿意经历痛苦,但回过头来看,往往是最痛苦的时候收获最多。

我喜欢《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在泥泞的路上》这本书里一个同学写的一句话,当时我正在复习准备GRE考试。另外,一定要相信自己。比如我在读大专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不是因为我笨,而是我们不如别人,我相信我可以改变。

我相信我可以通过努力让明天变得更好,如果我生活在未来,我可以更好地克服今天的困难。我不喜欢“活在当下”这种看似文艺的说法。我觉得“活在当下”是一种妥协,因为现在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未来迟早会来。

最难的一点是先相信自己能做到,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通过行动建立自信。当时很多人说:“你是专科生,一辈子只能做技术员或者初级工程师。”因为他们没有行动过,也从来没有改变过什么,当别人试图改变的时候,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打击你。

比如网上还有人还在黑我,说我第一学历太差找不到工作。且不说我已经拿到了国内985、211高校的教职offer,即使我在出国前读完本科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当然这种人会说不可能。按照这种人的想法,农村人无论如何是翻不了身的,所以一辈子都离不开村子。这种逻辑很荒谬,但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很多人很容易被影响。所以想要改变,第一步就是要摆脱周围人对你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旦你相信自己,你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怎么做了。我要做的第一步是面对问题,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一步其实挺难的。我发现我的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曾经有意无意地回避自己的困难。他们不承认自己不懂,就不敢直视问题。如果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掩盖它,他们不会取得进展。

第二步,想办法解决问题,采取行动。很多困难其实都是“纸老虎”,一旦付诸行动,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比如我刚到大学的时候,英语不好,我觉得这是个问题。我承认比我周围的同学都差。然后就去网上找各种信息,查询英语专业的外教课程,逃课。很快我的英语赶上来了,我在班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比如学数学不够,我就去看一些擅长数学的人分享经验,然后听各种公开课,比如MIT(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课程,下载相应的资料给自己看,然后把书的推导过程覆盖一下,看看能不能推出来。

阿拉哈用镜头记录下的哈佛大学图书馆。

说实话,我的很多困难都是因为缺钱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比如申请学校,没钱交中介申请费,就要自己申请。美国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钱。我想找一间便宜的公寓出租。在我有车之前,我要考虑怎么去学校等等。当然还会遇到其他问题,比如在研究中找不到就很迷茫。

很多人总说:“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难做到。”我个人不同意。没有做过或者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真正明白看似简单的道理。听到不代表他们真的懂,只有经历才会真的懂。

“回国发展初步计划”[S2/]

目前,我和我的导师Robert Gentleman(我们研究中心的主任)正在合作研究智能医疗计算的相关问题。通过概率模型和深度学习,可以计算出各种数据不完整的疑难疾病(包括癌症)的病因,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这个课题比较难,而且我在哈佛才半年,还在进行中,可能要三四年才能完成这个课题。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进展,预计今年夏天我们会发表一两篇比较好的研究论文。

我的初步计划是回国发展。目前我已经得到了某211大学的教职,回国后会去那里当老师。如果以后有机会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那就太好了。

阿拉哈。

在国内,贫困生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多,但个人认为,读书改变命运的难度已经降低了很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也实现了电气化和联网,接触信息的机会更多,信息不对称程度在减弱。没有,就像我们到了初中还不知道,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练习资料。落后地区的经济条件肯定比十几二十年前好很多。此外,随着信息传递的加快,爱心人士也对这些地方进行捐助支持。我觉得现在很多条件比以前好了,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

(我想对还在挣扎或者想放弃的凉山儿女说),放弃了,一辈子就这样了,但是只要你努力去改变,哪怕你变得比现在更好,也是值得的,不是吗?不要相信那些说起点决定一切的人。要有“如蝼蚁,志存高远,命薄如纸,不屈不挠,以梦为马,不负青春”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朋友几乎都是积极向上的导师,所以我也很幸运。我相信只要你积极乐观,导师和朋友会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喜欢充满正能量的人。切记不要因为条件不好或者暂时的困难而抱怨。

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为了证明曾经否定你或者看不起你的人是错的。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心态上路,会很累,走不远。说到底,生活是为了自己。只要你努力让自己比现在拥有的更好,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值得你去追求,去享受奋斗的过程,去珍惜你已经获得的收获。

我感觉命运对我很好。这些年,除了学习和获取知识,我去过很多地方。虽然不能说读万卷书,但是我行万里路,看过很多不同的风景,交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朋友,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

我喜欢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一句话:你的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快乐的开头,但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而是你故事的其余部分——你选择成为谁。(意思是:你人生故事的开始可能充满坎坷,但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取决于你未来的人生道路,你选择如何走下去。)

起点对人的影响肯定很大,但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毕竟,上帝给了我们几十年的时间来改变这一切。另外,我签了两句诗——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船长。(出自英国诗人威勒姆·亨利的一首诗《无敌》,意思是:我是命运的主宰,我灵魂的统帅。)

希望你们都能过好自己的精彩人生。

阿拉哈用镜头记录了阳光中的哈佛大学校园。

拉拉哈用镜头记录了哈佛大学校园绿草如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971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