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游戏疯狂收割老外,中手游海外营收暴增倍,但越来越不赚钱了

国产游戏疯狂收割老外,中手游海外营收暴增倍,但越来越不赚钱了,第1张

国产游戏疯狂收割老外,中手游海外营收暴增73倍,但越来越不赚钱了

来源:作者:谢


来源:蠕虫的想法

国产游戏版本号被严格审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不可逆转的还有国产游戏出海的步伐。

6月7日,距离上一个版号发布两个月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更新了国产网络游戏的审批信息,共有60款游戏拿到了版号。但业内普遍的共识是,恢复审批并不意味着放松标准,每年发一千多个版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据统计,2019年共有1570款游戏获批获得版号。到2020年,批准的游戏数量减少到1405个。2021年,这一数字减半至755人。2022年,还不到半年,已经过审的两批游戏也就100多。

在新的行业背景下,中国游戏厂商的出海捞金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2021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相比之下,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仅同比增长6.4%。海外市场增量已经超过国内,出海市场份额接近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


制图:时代财经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走到最后,购买成本也在逐渐上升,海市竞争也更加激烈。根据时代财经28家上市游戏公司披露的海外营收数据统计,去年有16家游戏厂商的海外营收出现增长,但有12家游戏厂商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开始下滑。

在已披露海外业务毛利率的19家上市游戏公司中,塔仁网络、富春股份等7家游戏厂商的毛利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今年,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收入下降更为明显。第三方机构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5月游戏行业报告》显示,国产游戏国内外收入双双下滑。具体来看,海外市场,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实际销售收入14.46亿美元,环比下降5.8%,部分头部产品流量下降。

海外市场不再是蓝海。

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暴增73倍,不爱欧美,却爱东南亚

总体来看,中国游戏厂商海外营收增速大于下滑幅度。中国手游、华清杨妃、冰川网络、富春股份、三七互娱等共计5家公司涨幅均超过100%;从跌幅来看,仅凯映网络一家公司跌幅超过50%。

国产游戏还是有机会出海掘金的。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刚刚出海创业的手游。2021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仅增长3.6%,而海外收入增长72.60%至4.59亿元,占比从2020年的0.2%上升至11.6%。

从具体产品来看,与欧美日等很多发达国家的游戏市场更多强调出海企业的付费意愿不同,中国手游侧重于东南亚、港澳台、韩国等地。

中国手游《斗罗大陆-神之归来》凭借其IP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于2021年下半年首月在东南亚上线,并登顶泰国Apple store免费榜第一、畅销榜第三、老挝Apple store畅销榜第一;《新射雕英雄传》也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上线第一个月,获得了Apple Store免费榜第一名。

中国移动游戏副总裁玉娟最近总结说,海外游戏市场空的增长来自两个方向。第一,越南、印尼、巴西等新兴市场,人口和经济都在快速增长。相应的,游戏市场将受益于人口红利,持续增长。

不久前,第三方数据机构data.ai也指出,近年来,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下载量大幅增长,将成为中国游戏厂商重点关注的头部市场。

图片来源:data.ai

二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他们的增长更多来自于产品层面的突破。

“成熟的市场玩家对优质手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原神》这种以题材和美术风格风靡全球的优秀产品。由于他们足够高的产品质量,他们在全世界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玉娟说。

窗口在缩小,出海时代来临

SensorTowe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原神》以18亿美元的全球收入位列榜单第三。仅次于腾讯旗下两款游戏PUBG Mobile(合并了和平精英的收入)和王者荣耀的28亿美元收入。

这款由米哈游耗资1亿美元、耗时4年研发而成的精品游戏,激起了国内厂商愿意用自己的成功打磨精品游戏的勇气和雄心。

但这只是市场上的少数。行业观察人士张书乐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相对于拥有多年PC和主机游戏开发经验、资源丰富、技术储备丰富的海外厂商,中国游戏厂商的优势在于免费游戏、道具付费体验等一整套付费运营体系。

相应的,国产游戏质量低下,大量依靠低成本广告和短期收获消费者的换皮游戏占据市场。

新动公司董事局主席Dash在公司2021年年报中指出,今天的欧美手游市场,其实和2015年Tap诞生之初的中国游戏市场非常相似。GooglePlay的免费游戏列表中充斥着以令人发指的广告或粗糙的氪星为商业模式、画面粗糙的短期、逐利性手游。

然而,当国内所有游戏厂商都意识到“出海”是寻求生存发展机会的必要选项时,竞争也迅速加剧。据数据公司AppsFlyer发布的《2022中国应用全球化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离岸应用的获客成本同比增长约12%。

要支付的营销费用也在上涨。其中,Android北美市场游戏广告支出年均增长率为52%,在主要区域市场中最高。东南亚市场增长率为24%,日韩市场增长率为8%。iOS方面,IDFA新政后,西欧和拉美的游戏广告平均成本分别增长了111%和74%,北美的年增长甚至达到了136%。

采购成本与日俱增,不断压缩着离岸厂商的利润空。据时代财经统计,在披露海外业务毛利率的19家上市游戏公司中,有7家游戏厂商的毛利率明显下降。其中,塔仁股份的毛利率降幅超过20%,富春股份和浙江数字文化的毛利率降幅超过17%。


制图:时代财经

这些公司背后的游戏——《奇迹:最强》和《合并梦幻公馆》在Appstore和TapTap上也充斥着大量1星差评,指责游戏强行氪气,质量低劣。

作为时代财经的个人投资者,他致电上述公司的证券事务部。其中,浙江数字文化回应称,海外业务不是公司的主战场,目前仍处于逐步探索阶段。海外收入只占总收入的5.7%左右,所以单年经营业绩会有较大波动。

“国产游戏出海的窗口红利期越来越薄,强调RD和营销的游戏产品惯性也在阻碍其后续竞争力。”张书乐告诉时代财经,未来国产游戏只有出海,才能有大的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956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