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第1张

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建成“一张网”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流经浙江五市,连接江海,积淀了几千年的深厚文脉。记者从浙江省文物部门获悉,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形成了覆盖大运河浙江段的“网”。

6月8日下午,一艘货船驶过京杭大运河上的陈宫大桥。新华社记者冯源摄

浙江大运河位于大运河的最南端。流经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5个遗产河段和13个遗产地,共有57个监测单元。其中遗产河长327公里,遗产区26.58平方公里,缓冲区103.21平方公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遗产监测研究室主任傅说,从去年开始,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该中心与多家单位共同建设了这套监测系统。它将主导大运河浙江段的所有监测数据,促进业务、技术、数据的融合,最终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目前,该系统已经收集了90多万条数据。

在浙江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记者看到,这套监测系统分为遗产概况、遗产监测和监测分析模块,可以实时获取各个遗产地的信息。付正举例说,该系统收集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卫星遥感图片。通过对比图片,可以看到运河沿线的变化,更好的监控两岸的建设,及时发现违建迹象。

据了解,通过地理信息、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实现了一个接口普查大运河(浙江段)基础数据,横向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部门数据,有助于提升大运河保护管理能力。

记者:冯媛

编辑:初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871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